蒙版的型別及應用技巧

  蒙版在PS裡的應用相當廣泛,蒙版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反覆修改,卻不會影響到本身圖層的任何構造。如果對蒙版調整的影象不滿意,可以去掉蒙版原影象又會重現。真是非常神奇的工具。

  我們平常老說蒙版蒙版的,實際上蒙版有好幾種,我知道的有四種:一是快速蒙版;二是圖層蒙版;三是向量蒙版;四是剪下蒙版。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絡咱不管他。

  一、快速蒙版:

  我只用它建立選區,看一個例項:好多磨皮教程裡要求把mm的五官留出來,只磨面部面板,咱就用下這個快速蒙版。它在哪?這裡,按Q也行。

  下面我們用它把mm的面部面板選出來,點那個鈕,選畫筆,前景色為黑色,塗你要磨的部分,塗過界的用白色畫筆塗回來,來回塗是不是很方便?

  怎麼是紅色?紅色就對了,預設的就是紅色。下面點建立快速蒙版左邊的鈕,退出快速蒙版,按Q還行。

  看見選區了吧,先別急,蒙版蒙版,剛才紅色的部分是矇住的,不是我們要的,反選就行了唄!複製一下看看效果。

  這時要你的發揮了,剛才不是用了畫筆嗎,那麼畫筆的功能就能夠用在這裡,不是邊界生硬嗎,那我們用軟筆頭,還可以用不同的透明度,你甚至可以用各種圖案筆刷刷出各種圖案選區,另外還可以羽化呀,總之你一定做的比我的好。

  二、圖層蒙版:

  圖層蒙版是我們作圖最最常用的工具,平常所說的蒙版一般也是指的圖層蒙版***這節裡所說的蒙版均指圖層蒙版***。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掌握蒙版,你就別說你已經邁進了ps的門檻。

  為什麼開篇先引用了調侃專家的一句話,我剛接觸蒙版的時候就是看了這樣的教程,解釋圖層蒙版裡,他不教你用畫筆,而是讓你用漸變,我的媽呀!蒙版還沒明白,又多了個漸變,今天咱們就從最最菜鳥的認識說起。

  有個網友說蒙版就好像橡皮,咱就從它的像橡皮的地方說起。

  一、蒙版是橡皮?

  先來認識一下它,先建一個看看:為了看出效果,我們開啟一個風景和一個MM,MM在上,風景在下,給MM層新增一個蒙版:

  點箭頭所指按鈕,在MM層出現了一個蒙版圖示,而且這個圖示是顯示被編輯狀態,現在的操作就是在蒙版上進行了。

  我們試著把MM融到花叢裡: 首先選黑色畫筆,塗抹我們想隱去的部分,是不是和橡皮一樣呀?哎呀!塗過界了!不怕,這時咱選白色畫筆塗回想露出的部分,這樣來回塗,就不用擔心過界了。你還可以用軟筆頭把邊緣塗的儘量自然,還可以用低透明度塗出若隱若現的效果。

  到這裡我們是不是體會到了它與橡皮的不同?

  實際上它與橡皮最大的不同還在於它只是在蒙版上操作,沒有對圖片造成一點破壞,而橡皮擦過後,圖片的畫素已經擦掉了。因此,在蒙版上如果做的不滿意,我們刪掉蒙版就行了,不會對圖片有任何影響。

  它與橡皮的不同是本質上的,蒙版建立的是選區,它與通道有內在的聯絡,這些咱不管他,知道怎麼用就行了。

  要刪除蒙版可在蒙版圖示上點選右鍵,會出現刪除蒙版選項,還可以將蒙版圖示拉到垃圾桶。

  二、蒙版不是橡皮

  我們已經知道蒙版不是橡皮了,那它就應該有其他的用途,下面我們看看它還可以怎麼用?

  1、漸變融圖

  如果您老人家對漸變還不理解,那我只有勸您先去學學漸變再往下看了。經常到網上找教程的人一定見過這個圖,在理解了我們剛才的方法後再來看看用漸變就不難了。

  對人物層新增蒙版,拉出黑白漸變,黑色部分隱藏,白色部分顯示,灰色部分過度,關鍵是用漸變後過度非常自然,這是我們用手塗抹弄不出來的效果。

  2、調整層的區域性調整:

  我們作圖的時候,經常只想對一些區域性進行調整,建立調整圖層***調整圖層的知識這裡不涉及***為我們提供了便利,因為調整圖層同時連結了一個蒙版,通過對蒙版的操作,可以讓調整的效果按照我們的意願在哪裡顯示或隱藏,顯示多或少。

  在箭頭所指建立調整圖層裡的所有選項,都同時建立圖層蒙版。

  本人在最初看到這些圖示時簡直暈死了,但弄懂蒙版後再看這些圖示,簡直可愛死了,因為它們可以讓我們隨心所欲的對圖片進行調整,下面看個例子:

  假設我想把MM的臉部調亮點,而其他部分不要調,就可以建立曲線調整層,然後用黑色畫筆把MM臉部擦出來。

  3、其他區域性調整:

  調整層裡同時建立了蒙版,不是調整層裡的調整我們給它加個蒙版不是一樣實現區域性調整嗎?

  比如區域性去色:假如我們想做出只有一朵葵花有顏色的效果。首先複製一層,將複製層去色,新增蒙版,塗出葵花就行了。

  下面再舉一個區域性應用濾鏡的例子,就拿topaz濾鏡舉例。Topaz濾鏡是頗受非議的一個濾鏡,網上好多人對“她”嗤之以鼻,我在這裡用這個“她”就是表示對它的喜愛,在磨皮時我基本上每次都用,正所謂“沒有不好的濾鏡,

  只有用不好濾鏡的人”,跑題了…… 用好topaz的關鍵是不能看出應用痕跡,那我們就用蒙版把不想顯示的部分隱藏起來不就行了嗎。

  4、蒙版的常識

  以上想到哪說到哪,有點亂,再縷縷,縷縷………——趙本山語

  a、建立蒙版——當然可以在選單裡建;

  b、新建顯示全部——全部是白的蒙版。全部顯示。剛才我們做的就是,也是預設的;

  c、新建隱藏全部——全部是黑的蒙版。全部隱藏。在圖層調板裡按著Alt鍵點新建蒙版就是隱藏全部蒙版。如果想調整的部分小,建立黑蒙版後,用白筆塗出要顯示的那一小部分,很方便。

  d、調整層建立的都是顯示全部蒙版,要調整很小的一部分時,可以將蒙版填充黑色,就變成了隱藏全部蒙版。

  e、你可以在蒙版上操作,也可以在圖層上操作,這裡就不截圖了,分別試著點一下蒙版圖示和圖層圖示,注意它們的編輯狀態。

  f、按著Ctrl鍵點選蒙版圖示,可以獲得在蒙版上的選區。

  g、你可以使用影象調整選單下不反白的選項對蒙版進行調整,也可以對蒙版使用幾乎所有的濾鏡,做出各種奇妙的效果。

  h、你還可以將通道里獲得的選區貼上到蒙版上。

  i、按著Shift鍵點選蒙版圖示,可以停止使用蒙版。

  j、點選箭頭所指的連結按鈕,可以解除蒙版與圖層的連結,可以自由拖動蒙版或圖層單獨移動。這在做動畫時用得著,下面這個動畫就用到蒙版。

  還可以新建立選區或載入儲存的選區,再建立蒙版,這時建立的蒙版就是選區形狀。看下圖:

  網上還有現成的蒙版素材,可以做出各種效果。

  蒙版與通道有內在聯絡,這裡不說,我也說不好……

  蒙版在其他好多地方還有應用,比如計算,那些都是四年級的,咱弄不懂……

  三、向量蒙版:

  向量當然和路徑有關,一提路徑我就頭大。一個偉人說過:如果說蒙版是邁進ps的門檻,那麼路徑就是邁進專業選手的門檻!***偷偷的告訴你,這個偉人就是我***,又走題了……

  向量蒙版,就是在蒙版上只能進行路徑操作,畫筆是不能用了,給你準備了一隻鋼筆,這鋼筆可不是好玩的,我業餘的,一直玩不好。

  如果要在蒙版上再新增蒙版怎麼辦呀,這時再加的那塊版就是向量蒙版。向量蒙版的操作與圖層蒙版一樣,只是變成了路徑。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四:剪下蒙版:

  剪下蒙板著實不好理解呢。

  建立剪下蒙版時要有兩個圖層,對上面的圖層建立剪下蒙版後,上面的圖層只顯示下面的圖層的形狀,用下面的圖層剪下上面的圖層,即上面的圖層只顯示下面圖層範圍內的畫素。***成繞口令了……***

  剪貼蒙板隻影響它的下一個圖層。

  我們來實際操作一下: 還用這個MM,在MM層下層填充一個小一些的方形,在兩個圖層間按著Alt鍵點選,就對MM層建立了剪下蒙版,當然也可以在選單裡建。看看效果,再拖動一下方塊層,再看看效果。

  剪下蒙版的應用有好多,不能細講了,比如摳圖時修飾邊緣,做一些特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