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的號是什麼

  蘇洵是北宋有名的詩人,一生創作了很多名篇名作,一直到如今都被人誦讀,而他親手培養出的兩個孩子也是同樣出色。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蘇洵的號,希望對你有幫助。

  蘇洵的號

  從史書上我們得以知道,蘇洵的字為明允,號老泉,像一些古籍中,若是提及了他,都會稱他為蘇老泉,之後才是對他的一系列評價,但是後人在翻看一些古典詩詞時,卻對此有了異議,部分人認為號老泉所指的是蘇軾,而非蘇洵,這一觀點的產生,一時間讓所有讀者都拿捏不定。

  蘇洵號到底是不是老泉,各方人有各自的見解和證據,就拿認為老泉是指蘇軾的人來說吧,這些人是拿出多部作品進行研究的,在蘇軾的一些詩篇中,曾提到他自稱是老泉山人,這就成了證實身份最直白可靠的證據。想想當時尊卑是特別嚴謹的,若蘇洵真號為老泉,那麼作為自己的兒子,在文章中,應該是要避諱一下的。

  然而,這一切都是我們的推測,從歷史著作中,我們可以知道,在南宋之後,提起老泉,都知道這是大詩人蘇洵的號,而之前對於蘇軾為老泉的猜測,就顯得牽強一些了。最可靠的一處,就是蘇洵的墓誌銘了,上面的內容很全面,而其中的一切,也都可以證實蘇洵號的確為老泉。

  蘇軾曾寫過祭奠自己父親的文章,而他的主題就是祭奠“老泉”,怎麼說也不會有人自己祭奠自己吧!所以這一現象,就可以把之前的?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虜猓??靠隙ㄏ呂矗?珍?暮攀鞘裁?shy;-老泉,想必大家也不用再糾結了。

  蘇洵是什麼時候考上進士的

  其實,蘇洵並沒有考中過進士,雖然他參加了考試,但都以失敗告終,他的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還有他的二哥蘇渙都中了進士。所以,雖然蘇洵的文章享譽千古,但他卻有沒有考中進士的遺憾。

  蘇洵生於名門之家,年少的他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少爺,不喜歡讀書,終日以遊山玩水為樂,娶了大家閨秀程氏後也不見好轉,沒有擔負起一個家庭的責任。在發生了一系列事件後,蘇洵終於明白了自己的責任,二十七始發憤,通讀名著,研究詩書,終於寫出了自己的文章。

  但是對於蘇洵什麼時候中的進士這個問題,在一些文獻上還有其他答案。有人說蘇洵在二十七歲一發憤之後就中了進士,後來還跟兩個兒子一起入朝做官。也有人在寫歐陽修的時候,提及了蘇洵父子三人都中了進士。而在《中國歷史大辭典》這樣的權威記載中,明確說了蘇洵“歲餘舉進士,又舉茂才以等科,皆不中”,說明他並沒有拿到文人們夢寐以求的“進士”這頂帽子。

  對於蘇洵什麼時候中的進士,可能只有古人知道了。現在的文人墨客很多認為應該給蘇洵補一個進士之名,因為他的文章,以及他在文學中的造詣和對後世的影響,進士之名綽綽有餘。

  北宋文學家蘇洵逝世

  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蘇洵母親史氏病故,葬於眉山縣修文鄉安道里蘇氏祖墳。蘇洵第一次上歐陽內翰書說:“洵少年不學,生二十五歲始知讀書,從士君子游。”時間實已太晚,何況一開頭的時候,態度又不很認真,仗著聰明,看看與他同輩的人,都不見得比自己高明,以為讀書沒有什麼難。但是到第一次應鄉試舉人,他卻不幸落第。這次失敗,使他痛自檢討,再搬出幾百篇自己的舊作細讀,不禁喟然嘆道:“吾今之學,乃猶未之學也!”憤然將這批舊稿,一把火燒個乾淨,決心取出《論語》、《孟子》、韓愈文來從頭再讀,繼續窮究詩書經傳諸子百家之書,貫穿古今。每日端坐在書齋裡,苦讀不休者達六、七年,併發誓讀書未成熟前,不寫任何文章。此時,蘇洵已二十七歲。所以歐陽修作墓誌銘,張方平作墓表,史本傳皆言:“年二十七,始發憤讀書。”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七月,日蘇洵被任命為祕書省試校書郎,霸州文安縣主簿,是月命蘇洵去禮院與陳州項城縣令姚闢同修太常因革禮書,是月仲兄蘇渙出知漣水軍,未行提點利州路刑獄,蘇洵父子於西郊送別。八月蘇軾蘇轍參加制科考試及殿試。九月蘇軾被任命大理評事,蘇轍被任命祕書省校書郎。十一月蘇軾辭別父親去鳳翔赴任。

  北宋志平三年***1066年***,三月,《太常因革禮》編撰完成。蘇洵所著《易傳》尚未完成即病重,命子蘇軾述其志寫完《易傳》。四月二十五日病逝於京師,時年58歲。六月具官船載洵由蘇軾蘇轍扶護出都城,蘇軾妻王弗靈柩亦隨載而行,自汴入淮溯江而上抵江陵,十二月入峽延水路於第二年四月護喪還家,十月二子尊父命於其母合葬。

  蘇洵文章的語言,字字珠璣,句句珍寶,既古樸凝練,又生動形象,妙語連篇,內涵豐富,讀了使人回味無窮。蘇洵論文,見解亦精闢。蘇洵提倡學習古文,反對浮豔怪澀的時文;主張文章應“有為而作”,“言必中當世之過”;強調文章要“得乎吾心”,寫“胸中之言”。他還探討了不同文體的不同寫法和共同要求。他特別善於從作品比較中品評各家散文的風格與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