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如何進行家訪

  家訪是溝通學校與家庭聯絡的橋樑和紐帶,是共同教育好學生和子女的有效手段。班主任在家訪中能注意與家長和學生的談話藝術,能提高家訪的效果,也能使家長、學生避免對班主任或教師的到來反映冷淡、尷尬的局面。 以下是小編根據這個問題整理了相關的資料,供你參考。

  如何把握與家長、學生的談話藝術呢?

  班主任家訪藝術***一***;:有禮

  俗話說:人到門前都是客。班主任作為一種特殊的客人到學生家庭進行家庭訪問,是多數家長歡迎的客人。我們不談家長接待我們時的禮儀***如何具備待客接物禮儀***,也不要期望學生家長接待我們時具有合乎我們心意的、較為講究的禮儀。作為班主任或教師到了學生家庭進行訪問,首先自身要做到有禮。見面主動問好,稱呼,微笑對待家長或學生,做到“一團和氣”感染家長或學生,家長才會“客客氣氣”,這是開啟話匣子,與家長和學生進行推心置腹交流的關鍵一步。

  班主任家訪藝術 ***二***:有趣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對感興趣的資訊易於接受,因此,班主任在與家長、學生談話的時候,要堅持有趣的原則,從家長、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談起,這樣才能使你與家長、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縮短,才能使家長樂於接受你的觀點。

  班主任家訪藝術 ***三***:有據

  如果班主任向家長或學生灌輸某個道理時,舉例純屬子虛烏有,或驢頭不對馬嘴,家長或學生不僅不會接受,反而會嗤之以鼻。班主任的威信,在家長及學生心目中將會大大下降,如果班主任批評學生的事實不確鑿,理由不充分,家長、學生不僅不會違心認錯,反而會據理反駁,使班主任處境尷尬,所以班主任與學生談話一定要做到言之有據。家訪時班主任談到這方面的問題時一定要謹慎,儘量不要傷及家長或學生的自尊,即使要談除了有據,也應有趣地談。

  班主任家訪藝術***四***:有數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家長、學生談話,當然也不例外,找學生談話,事先班主任要明確談什麼,怎麼談;要達到什麼目的,並在備課本上記錄一下,"決不打無準備的仗"。同時,對談話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也要有個大概的估計。要力求談一次,成功一次。良好的準備能確保談話的成功。

  班主任家訪藝術***五***:有度

  班主任家訪時的談話,要掌握好尺度,不能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家長或學生,更不能因為一時不高興,說一些有損學生家長自尊心的話,甚至進行恫嚇或辱罵,要以黨和國家的方針、法令,以及道德規範為準繩,不能在學生面前散佈偏激的言論,發一些不著邊際的牢騷,談話也要因材施教,由於學生家長的性別、性格、年齡等不同,對其談話的內容、方式也應不同。

  班主任家訪談話,固然要遵循正確的原則,但也離不開好的教育方式、方法。為了達到一個理想的談話效果,班主任與家長和學生談話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班主任家訪注意事項***一***:要把握談話的時機

  班主任家訪注意事項***二***:要選擇適當的談話場所

  與學生交談總離不開具體場合,交談場所雖然不是談話的具體內容,卻是語言交談賴以進行的外在環境,而且對語言交談有很強的制約作用。首先,談話場合影響人的心理情緒,對語言交談有誘發作用和暗示作用。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一種情況:一個不善言談的人,在令他興奮的場合會侃侃而談;相反,一個很愛說話的人,在特殊的場合中,也會沉默不語,這充分說明談話的背景對說話情景的誘發作用;其次,談話場合會影響人的語言行為,對語言交際有控制作用;再次,談話場合還可以豐富詞語意義,使現象交談語言含有言外之意。因而,作為班主任,在抓住最佳談話時機的前提下,必須精心選擇交談環境。談話的場所,可選擇在辦公室,也可以在室外進行,視談話的內容而定。但需要指出的是,利用談話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切忌在眾目睽睽的課堂或學生家庭中進行,因為這樣做,學生往往會認為是教師故意給他們難堪,有意和他們過不去,弄不好齒未啟,僵局已定。

  班主任家訪注意事項***三***:要有耐心

  班主任找學生談話,應積極主動,但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認為今天談畢,明天就變好。學生聽了班主任的談話產生了思想波動,或在改正錯誤過程中出現了反覆,這都是正常現象。我們不能一味責怪學生"頑固"或"屢教不改",而要作具體的分析。比如,有些學生愛面子,在批評和勸告面前,心服口不服,對這種學生不要逼得太緊,可以先讓他回去再想想,以後再談,逐步弄通思想。有的原先口服心服,後來經一些人的挑撥,又變得不服氣了,對這種學生要耐心等待,持之以恆地談話,做工作。但對少數執迷不悟,無理取鬧的學生,則不能姑息遷就,一味等待,要採取有效措施,給對方以心靈上的震懾,促其猛醒。

  班主任家訪注意事項***四***:談話的態度要平和,語言要委婉

  班主任整天和學生打交道,免不了要發生一些碰撞。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談話的態度要儘可能平和,平易近人,尤其是對差生。可是,作為班主任往往能對好同學和藹可親,可一遇到差生,總擺出一副盛氣凌人的架勢,要求學生絕對服從,稍有頂撞,便火冒三丈,不管三七二十一說一些不該說的話,做一些不該做的事。結果,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加深了師生間的矛盾和隔閡,這是不足取的。大家知道,差生好比患了病的人,而患病的人比健康的人更希望得到關心和溫暖,班主任在與差生談話時,如能態度溫和,平易近人,把他們看成是"受了傷的花朵","恨其錯"而更"愛其人",不嫌棄他們,用滾燙的語言去溫暖他們,伸出溫暖的手去挽救他們,他們就會把班主任當作親人,在心裡鼓起重新做人的勇氣。同時,談話的語言要委婉,對學生的批判指責可以用提出希望的方式來表達,比如說,你在某方面還"有待加強"、"有待改進"、"做得還不夠",等等。這些字眼都比較委婉,帶有鼓勵性。這樣談話效果會更好些。

  班主任家訪注意事項***五***:談話時要進行角色轉換

  學生犯錯誤或做錯事,原因是多方面的。班主任找學生談話時,不要一味地責怪學生,要設身處地為學生想一想,把自己放在對方的位置上,去考慮問題,客觀地想想對方的處境,分析產生錯誤的思想根源,只有"將心比心"地分析問題,談話又能談到點子上,學生才會接受。如果班主任和差生談話時,一味地把成績放在第一位,學生有了進步不去及時鼓勁,一旦犯了錯誤***即使很輕***,便大加指責,結果使學生心灰意懶,一蹶不振。其實,犯了錯誤的學生正象有了裂縫的瓦罐一樣,班主任親切的交談,平易近人的態度,正是一貼彌補裂痕的黏合劑。這時,班主任如能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上,設身處地多為學生想想,尊重他們,相信他們,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利用各種條件及時加溫,學生心中的上進之火,定能熊熊燃燒起來。

  班主任家訪注意事項***六***:要平等地對待談話學生

  班主任談話時,必須平等待人,堅持用民主的方法、說服的方法,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絕不能拿班主任來壓人。特別是對犯有這樣或那樣錯誤的學生,就顯得更為重要。應該看到,這些學生在思想感情上往往與絕大多數學生處於一種隔閡的狀態,他們對周圍的訓、諷刺、冷眼十分敏感。因此,班主任談話時,必須以平等的地位和與人為善的態度對待他們,使他們感到老師的友愛,父母般的溫暖,從而在心靈上喚起共鳴。如果擺出一副居高臨下,批評人,教訓人的架勢,即使談的句句在理,聽者也會產生反感。即使有的人表面上認錯,心裡仍會不服氣的。

  與學生談話是教師的一項常規工作,非常重要,必須做好。但談話的藝術和技巧只有在工作實踐中鍛鍊,才能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