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上冊語文階段測試題

  對於初三語文的學習,在平時做一份良好的檢測題能有效的檢查出你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至於,在考前要如何做練習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做份初三上冊階段性測語文試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初三上冊階段性測語文試題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2分***

  A.按捺***nà*** 星宿***xiù*** 街頭巷尾***hàng*** 蓬蓽生輝***bì***

  B.頎長***qí*** 字帖***tiè*** 呱呱墜地***gū*** 大有裨益***bì***

  C.聒噪***guō*** 附和***hè*** 忍俊不禁***jīn*** 麻痺大意***pí***

  D.熱衷***chōng*** 累贅 ***léi*** 煞費苦心***shà*** 剛愎自用***fù***

  2.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2分***

  A.在即將親眼見到大活人之前,他們對自己所想象的這位文壇泰斗形象頜首低眉,敬重有加,內心的期望擴大到誠惶誠恐的地步。

  B. 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於是點上一支菸,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急的文字。

  C. 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

  D. 南京長江大橋遠看也是一道直線,直線美不美?直線是否更符合新的審美觀?不宜籠統地提問,不能籠統地答覆,藝術形式處理中,往往是失之豪釐,差之千里。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1***雅安地震中,兒子抱著88歲的老父親排隊等待救治, 之情讓人感動。

  ***2***近來,日本針對我固有領土釣魚島一再挑釁,製造事端,對此,大家無不 。

  ***3***莫言在樓道昏黃的燈光下忘我寫作,有人從身邊經過他都 。

  ***4***人類的智慧和大自然相比實在是 。

  A.反哺 義憤填膺 渾然不覺 相形見拙

  B.哺育 義正辭嚴 渾然不覺 捉襟見肘

  C.反哺 義正辭嚴 混沌不知 相形見拙

  D.哺育 義憤填膺 混沌不知 捉襟見肘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穿的只要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

  B.蘇州園林修剪和栽種樹林也著眼在畫意。

  C.只要我們和自然和睦相處,就能保護好地球——我們的家園。

  D.我市在西部大開發中能否抓住機遇迅速發展,關鍵在於加速培養大批各行各業的拔尖人才。

  5.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就業形勢的不容樂觀,讓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成為很多人魂牽夢縈的事。

  B.西雙版納以民俗獨特、風景秀麗、動植物種類繁多而聞名遐邇。

  C.諸葛亮是我國家喻戶曉的人物,千百年來,他以集忠誠和智慧於一身而備受人們的尊敬。

  D.任何人的成績與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相比,都只不過是滄海一粟。

  6.下列關於名著的關聯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它為我們真實地描述了北平城裡一個人力車伕——祥子的悲劇命運,無情地揭露了舊社會把人異化成鬼的罪惡。

  B.《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與《童年》的作者分別是奧斯特洛夫斯基和高爾基,這兩部作品都是作者根據自己的經歷創作的。

  C.《紅巖》是國民黨集中營的倖存者羅廣斌、楊益言創作的長篇小說。

  D.《朝花夕拾》是魯迅1926年所作的回憶性散文集。作品記述了作者童年時期的生活和求學的經歷,追憶了那些難忘的人和事。

  7.請將下面的詞語用楷體準確、規範地抄寫在格內。*** ******2分***

  志存高遠 德才兼備

  8.口語交際。*** ******2分***

  今年我市為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建立全國園林城市,建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彩繪牆示範街,示範牆。可有人卻在上面亂塗亂畫,如果你被遇到了,你準備怎樣表達自己的看法。

  9.仿寫句子。***2分***

  生活如山,寬容為徑,循徑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寬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動聽; , , , 。

  10.文言詩文默寫填空。***12分***

  ***1*** ,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2*** ,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

  ***3***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雖有嘉餚》***

  ***4*** ,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5***幾處早鶯爭暖樹, 。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6*** ,萬鍾於我何加焉!***孟子《魚我所欲也》***

  ***7***《陋室銘》中表現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

  ***8***《河中石獸》揭示道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 ?”

  二、閱讀。***60分***

  ***一***閱讀甲、乙、丙三段選文,回答11~13題***10分***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選自《魚我所欲也》

  【乙】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選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丙】孫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僕①聞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孫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問何謂三利,何謂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怨歸之。此之謂也。”孫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祿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於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堯、舜其尤病諸⑤。”

  【註釋】①僕:對自己的謙稱。②蹴然:吃驚不安的樣子。③怨歸之:怨恨會集中於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於下層。⑤堯,舜其尤病諸:這種事連堯、舜他們都特別擔心做不到呢。

  1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3分***

  ***1***故不為苟得也*** *** ***2***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 ***

  ***3***行拂亂其所為*** *** ***4***衡於慮*** ***

  ***4***僕聞之 *** *** ***6***主惡之 *** ***

  1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3分***

  ***1***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

  ***2***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可以免於患乎?

  13.【甲】【乙】兩段選文提出論點的方式有什麼不同?【丙】文中,孫叔敖所持的觀點與【乙】文中哪句話意思相近?***4分***

  ***二***閱讀下面的選文,回答14~18。***19分***

  陽光的真諦

  新春第一天,陽光燦燦的,搬了把椅子坐在老家門前的桂花樹下,置身於溫和的陽光中,心境格外舒坦平靜。陽光從桂花樹冠的葉子間漏下來,撒地成金,漏出一地秋光般的溫馨想象來。在溫暖之外,那是多麼豐實的一種感受啊!

  二十多年前,父親扛著鋤頭將山中的野桂花樹移栽到了家門前,日月輪迴間,它們的主幹,從曾經的拇指大小長到如今碗口粗細了,二十多年的日月光華,二十多年的風霜雨雪,將它們造就得根深葉茂,妖嬈動人。身在異鄉,老家門前的桂花樹成了我生命中的風景,一想到它們,我的心中就裝滿了父母親情。這二十多年的每一個春節,為了能夠陪伴在父母身邊,我總是沒什麼理由可講地回到了鄉下,正因如此,我甚至不知道在自己所在的城市裡過春節是個什麼滋味。

  父親站在門楣之下向遠方眺望,他鬢如雪,發如霜,目光有些滯澀了。順著他的目光看去,我看見了我熟稔已久的,那座屬於我的家鄉的最高山峰——白羊山。若是有云繚霧繞,在家門前看到的白羊山只能是若隱若現、撲朔迷離的。而眼前,白羊山是那樣澄徹清朗,白色的山石如羊群撒落在山嶺之上,甚至歷歷可數,那種山野牧歌般的氛圍讓人充滿了對人生的念想。我坐在陽光下,坐在充溢著鄉野氣息的故土情愫中,陽光的手指靜靜地在我的發間,在我沾染著日月風塵的臉上、手上摩挲,溝渠之水帶著春天的激情,唱著陽光的歌謠,在身邊潺潺流淌。我收起目光,一片桂花樹葉飄落在手中攤開的書頁間,白紙黑字間那一葉蔥綠,在陽光下泛著油亮的光澤;低眼處,滿地是鞭炮的碎屑,陽光下喜慶的紅色,將新春的氣氛襯托得格外有神采。

  父親走進房間招呼母親去了。去年,母親因為一次意外,股骨骨折,不得不動換骨手術住院,母親陷入了病痛的痛苦中。天各一方的兒女,偶爾回去探望一下,盡經濟上的心力,呆一兩天也就不錯了。最終,呆在醫院的,只有白髮蒼蒼的父親,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守在病床邊,悉心照看著病中的母親。俗語說:少壯夫妻老來伴。這樣的時候,父親的行動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詮釋了。

  一會兒,父親將拄著柺棍的母親從屋內扶了出來,我搬來一張椅子放好,扶母親坐下。父親說,有陽光多好啊,你媽媽可以好好晒晒太陽,這樣,對她的身體恢復有好處。我看了看父親,父親的目光雖然滯澀,但對親情依然執著固守,散發著慈愛的光芒。他搬來一把椅子靠母親坐下,陽光下,桂花樹影間,流淌著父親母親一生一世的親情,那份化不開的情感,有如秋天來臨時,那滿樹濃郁的桂花甜香。

  陽光的真諦是什麼呢?坐在父親母親身邊,沐浴在陽光的氛圍中,我想著這樣一個問題。我知道,任何時候,陽光都是無私的,也是無畏的,所到之處,它總在驅逐黑寂和迷障,將遙遠的距離拉近,使迷離的事物清晰,它可以讓生活中失落失意的人,在剎那之間將生命看得百般珍貴,產生不捨的感覺;也可以讓一顆冰冷的心復甦,燃起焰火般的渴望,透過沉鬱的現在看到美麗的將來。親情之愛呢,有如溫暖的陽光,它可以讓花香濃郁,生活明麗,日子香醇。

  14.本文題目“陽光的真諦”的含義是什麼?***4分*** 15.文章開頭第一段屬於什麼描寫?有什麼作用?***4分*** 16.揣摩加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4分***

  ***1*** 陽光從桂花樹冠的葉子間漏下來,撒地成金,漏出一地秋光般的溫馨想象來。在溫暖之外,那是多麼豐實的一種感受啊!***2分***

  ***2*** 這二十多年的每一個春節,為了能夠陪伴在父母身邊,我總是沒什麼理由可講地回到了鄉下,正因如此,我甚至不知道在自 己所在的城市裡過春節是個什麼滋味。***2分*** 17.請簡要賞析第三段中的畫線句子。***3分*** 18.讀了這篇文章,請聯絡自身經歷闡述你讀完這篇文章的感悟。***4分*** ***三***閱讀下面的選文,回答19~23***17分***

  ①科學家一直認為直到4萬年前,早期人類才開始突破自身一成不變的思維定勢。但近年的考古發現,早在20萬年前,人類的創造力便嶄露頭角了。不過,不是進化中突發,而是經過“細水長流”般的累積才得以出現的。

  ②長期以來,考古學家都認為,使用符號如語言是現代人認知能力的最重要指標,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標誌。但近來,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笨?莢誑脊偶鍬賈醒罷移淥?執?形?睦叢礎?/p>

  ③20世紀90年代開始,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考古學家沃德利發掘西布度洞穴並進行了研究。其報告顯示,西布度穴居人於7.7萬年前便開始從木本植物中選擇樹葉製作寢具;樹葉出自一種具有天然防蟲效果的樹,可以驅防那些目前攜帶致命疾病的蚊子。研究人員在南非其他地區發現,距今10萬年至7.2萬年前,居住在布隆伯斯洞的原始人能製作用於裁剪獸皮衣服的骨錐。這些用具和工具十分簡陋,“但在一個僅由自然物質所組成的世界裡,想象新事物及將其付諸實現的能力便幾乎成了魔法。”這是創造力起源的歷史視角。

  ④雖然早期人類的創造力令人印象深刻,但我們的遠祖與現代人在創新的廣度和深度上仍存在巨大差異。到底是怎樣的原因使我們這一種群從遠祖之中脫穎而出呢?這是探究創造力起源的另一維度。

  ⑤物競天擇促使人類形成更大的腦。就腦容量而言,更新期靈長類動物的平均腦容量是450cm3,與黑猩猩相仿;160萬年前的直立人約930cm3;而10萬年前的現代人為1330cm3。在這樣的腦容量下,估計有千億神經元在處理資訊,在約長1.65萬千米的有髓神經纖維中傳遞,穿過1.5×1014個突觸。

  ⑥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體質人類學家賽門德費瑞通過檢測現代人、黑猩猩的前額皮質發現,其中有幾個主要分割槽在人科進化過程中經歷過重新改組。如現代人的額及前額葉皮層***負責實施計劃與組織感覺輸入的部分***在容積上幾乎是黑猩猩的兩倍。並且,此區域神經元間的水平空間增大約50%,給了軸突和樹突更多空間。“這意味著大腦能有更復雜深遠的聯結,可以處理神經元間更為錯綜複雜的交流。”

  ⑦認知科學家嘉寶認為,當代那些極富創造力的人群,都是優秀的幻想者,總會通過以往的某個記憶或想法自然地聯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種聯想有助於觸類旁通,並導致創新思維的突破。且更大容量的大腦意味著更優秀的自然聯想力;擁有數十億並且空間寬闊的神經元的前額葉皮層可以處理更多刺激,有更多神經元可以參與特殊片段的處理,擁有更細緻的記憶,探索更多潛在刺激間的聯接。目前,嘉寶正通過計算機模擬大腦是如何在分析與聯想模式之間進行切換,並最終幫助人類走出認知萌發期,學會從新角度看待事物,從而讓大腦產生創造力。“僅僅擁有更多神經元是不夠的”,“人必須將大腦灰質的用途發揮到極致。”

  ⑧大約在10萬年前左右,我們祖先的思維就已經猶如一個乾燥的火絨盒,等待著合適的社會環境將其點燃。蘇黎世大學的克里斯托夫發現,在一個行軍蟻窩旁,一隻雌猩猩拾起一根細枝,將其一端插入鬆軟的土中,擋住巢穴***,等待兵蟻出來。當蟻群爬滿細枝10釐米長度時,她便將細枝拔出,熟練地將上面的螞蟻吃掉。黑猩猩會使用簡單的工具,但不能將知識上升為先進科技,也不會在使用工具的基礎上加以提高,如製作新的工具。而現代人每天都在汲取他人的思想、經驗,並加入自己的創新,直到獲得一個全新、複雜的事物。比如說,沒有一個人能掌握行動式電腦中所有的複雜科技,這些科技成果來自好幾代發明者的才思積累。人類學家將這種技術的積累稱為“文化棘輪效應”。它首先要求人們將知識代代相傳,直到有人能想到改進方法。倫敦動物行為學家劉易斯•迪安通過研究揭示了為什麼人類有創造力而黑猩猩卻沒有:擁有認知能力,故我們的祖先能輕而易舉地將知識傳遞給別人。

  ⑨不止如此,倫敦大學進化遺傳學家馬克•托馬斯,從4萬年前生活於歐洲的晚期智人達到創新高峰這個事實得出結論,採獵群體的規模越大,孕育出新科技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大群體內,越是經常與他人接觸的人,越有可能學到新發明。倫敦大學考古學家考沃德研究2012年考古發現,認為由於大約7.1萬年前南非由人口密度增長而帶來了技術復興,並得出結論“像病毒一樣,文化創新需要特定的社會環境加以推動”。這是創造力產生更為重要的原因。

  19.本文從哪幾個角度闡述了人類創造力的起源問題?***3分***

  20. ⑥⑦兩段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3分***

  21.簡要概括“文化棘輪效應”產生的條件。***4分***

  22.舉例說明本文運用的一種說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23.分析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4分***

  ***1***大約在10萬年前左右,我們祖先的思維就已經猶如一個乾燥的火絨盒,等待著合適的社會環境將其點燃。

  ***2***“僅僅擁有更多神經元是不夠的”,“人必須將大腦灰質的用途發揮到極致。

  ***四***閱讀下面的選文,回答24~28.***14分***

  日成一事,方可有為

  王開林

  ①一位熟識的讀者告訴我:幾年前,他曾在精神方面出現了危機的前兆——空虛和迷茫。於是他主動應對,閱讀了一些書。忽然悟到,大家人云亦云,反覆強調“有志者事竟成”,那個“事”通常都指大事,然而天下大事太少,小事如麻,倘若我們一味地想做大事,別說良機有限,貴人難遇,就老實地掂量自己的才智吧,也未必夠用。悟到 這一層,他當機立斷,確定了一條嶄新的座右銘——“日成一事”。這個“事”只限於小事和微事,但必須做得有條不紊,有始有終。一段時間後,他走出困境,取得了突出的業績,成為同行中的領軍人物。可見,日成一事,方可有為。

  ②日成一事,就是要儘可能地把小事做好,把細節顧全。讀一本書,就把這本書讀明白,不“殺書頭”***國學家黃侃的說法,只讀個開頭,就將書撂下拋棄***。寫一封信,就把這封信寫周詳,慎勿差池。見一個人,就把這個人見清楚,莫留疑惑。植一棵樹就把這棵樹植成活,勿使枯萎。諸如此類。日成一事,既是一個原始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久而久之,不說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至少也能集腋成裘。

  ③日成一事,就是要儘可能地把小事做好,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曾國藩有一副名聯,可謂快人“慢語”:“好人半自苦中來,莫貪便宜;世事皆因忙裡錯,且更從容。”我說曾國藩是“快人”,其意並不難解,他是近代公認的立德、立功、立言的頭號典型人物,大家都認定他是快刀斬亂麻的頂尖高手。殊不知,他經常勸人要慢工出細活,天下事非從容而莫辦。無獨有偶,民國元勳黃興也是“快人”,半生戎馬倥傯,但他好整以暇,最愛對人說的四個字是“慢慢細細”***長沙方言,意為做事不求快而求精***。大德高人,我們學不來,但其言之要義值得留心,無論做大事還是做小事,單純地追求快速都不行,急就章靠譜的總是太少,精心之作則須仔細打磨。

  ④也許有人會犯嘀咕:日成一事,這是否要求太高而又逼迫太緊?首先,日成一事,是專指小事;其次,日 成一事,是專重細節;此外,日成一事,是要快人減速;還有,日成一事,是要懶人提勁。雖是小事和細節,你若日日慎意而為,精心而為,你將具備過人之處。

  ***選自《青年文摘》2013年,有刪改***

  24.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2分***

  25.選文開頭從一位讀者的經歷寫起,有什麼好處?***3分***

  26.選文第③段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4分***

  27.請簡要分析選文的論證思路。***3分***

  28.讀了選文以後,請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收穫。***2分***

  三、寫作***60分***

  ***一***"愛是一縷金色的陽光。"我國現代文學家魯迅說:"教育是植根於愛的。"教師對學生的愛,表現在毫無保留地奉獻出自己的精力、熱情、才能和知識,使學生更好地受到教育,在知識上、精神上和品德上取得最好的結果。

  要求:

  1.閱讀上述材料,認真審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3.文體特徵鮮明;

  4.要有真情實感,不得抄襲和套作;

  5.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等資訊。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必說母親用生命挽救危難中的孩子,警察用鮮血維護人民的利益,也不必說身處逆境者創造奇蹟,單是一粒平凡的種子萌發竟能把堅硬的骨骼分開,一隻蝴蝶啟動翅膀便會引起一場颱風,乾涸數月的仙人掌卻能開出鮮花,就足以令人驚歎不已。即便是當我們從沉睡在像空氣一樣的幸福中悄然醒來,匆匆奔走在生命旅途而突然駐足,也會常常發現,在我們生活的平凡世界裡、人生歷程中,竟有那麼多的人、景、物、事,是那樣的感人肺腑、撼人心魄、發人深省、啟人心智……令人情不自禁為之震驚、為之折服、為之崇敬、為之謳歌,而我們的靈魂也因之變得堅韌而強大,真誠而善良,睿智而完美。那麼就讓我們為之深深地鞠躬吧!

  要求:1.以“向 鞠躬 ”為題。

  2.將題目補充完整再作文,文體不限,不少於600字。

看了""的人還看:

1.中考語文模擬題及答案

2.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3.2016年初三上冊語文月考試題及答案

4.初三語文現代文閱讀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