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

  新的學期來了,四年級品德教學計劃怎麼制定?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一

  一、指導思想:

  遵循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社會主義建設必須依靠教育的指導思想,按照國家對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要求,在全日制小學教育中,必須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方針,使兒童、少年受到比較全面的基礎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為培養各級各類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奠定初步的基礎。

  二、制定教學計劃的原則

  1、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紮紮實實的提高教育質量,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2、遵循兒童、少年身心發展規律,使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注意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志趣、特長。

  3、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切實加強勞動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

  4、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搞好課內外結合,以課堂教學為主,重視並開展各種有益的課外活動。

  5、適當拓寬知識面,增加一些新的知識和實驗,力求課程內容難易適度,合理安排學生課業負擔。注意發展智力,培養能力。

  三、具體做法:

  思想品德課 進行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社會主義為中心的社會公德教育和社會常識教育,從小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進行道德、民主和法制、紀律教育,進行社會生活和社會發展規律以及社會主義建設常識教育,培養愛國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道德品質,高尚的審美情趣,初步樹立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法制和紀律觀念,對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方向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 為了提高這門學科的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

  ***一***、課前

  1、認真學習《思想品德課教學指導綱要》,弄清課程的性質、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原則和教學實施及評價。在總體把握教材體系的前提下,熟知所任年級的教學目標和要求,然後熟悉每一課教學內容,制定學期教學計劃。

  2、認真備課,要備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過程,特別要弄清知識點,不出理論差錯;並要準備好直觀教具和電教媒體,有些課還必須做好課前調查訪問等。

  3、瞭解學生現實思想,便於在課內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二***、課內

  1、上課講述要生動、具體、形象,運用媒體,創設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達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的目的。切忌枯燥乏味,空洞說教。

  2、思品課的結構一般可以採用“揭示課題——學文明理――聯絡實際――辨析導行――總結延伸”這樣的模式,情感激發要貫徹始終,要講求實效。

  3、思品課的“看看說說”、“說說做做”、“說說評評”、“說說學學”、“思考和練習”等練習,應在課內完成。“做做”“學學”方面的要求,應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

  4、“自學課文”要讓學生自讀明理,並付之行動,不要包辦代替。

  5、要完成課本後總複習。

  6、教態親切自然,服飾整潔大方,板書工整、簡明、規範,語言生動簡練,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堅持用普通話進行教學。

  ***三***、課後

  1、思品課教學應重視與班主任工作,少先隊活動,晨間活動和各科教學的內在聯絡,注重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協調一致,發揮德育的整體功能,促進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規範的形成。

  2、重視考核學生對所學的政治常識、道德規範的掌握程度和思想行為表現,評價方法採取期末書面考查和平時行為考核相結合。要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採用等級制,分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

  3、要重視向課外的延伸,指導學生的行動,注意平時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的檢查和督促,並做好《德育手冊》上的評定記載工作。

  四、教學進度

  第一單元

  讓誠信永相伴

  3課時

  第二單元

  我們的民主生活

  4課時

  第三單元

  我愛我的祖國

  4課時

  第四單元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4課時

  複習

  3課時

  篇二

  一、班級情況分析。

  四年級4個班共有300人,這個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注意與四年級上冊教材相銜接,根據課程標準的內容,從瞭解和認識自己的家鄉的歷史、為家鄉做出貢獻的名人開始安排了: 一、 引以為榮的家鄉,二、縮短時空的通訊,三、 四通八達的交通。 通過第一單元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第二單元是引導學生感受通訊的發展變化。第三單元是讓學生感受交通運輸對社會的重要性,感受到社會的變化,培養自覺愛護交通設施的和交通環境的責任感。

  三、教學措施。

  1、 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結合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引導學生認識生活,適應社會,成為社會需要的人。

  2、 通過學習、實踐、體驗、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學會研究社會問題的基本方法,教師盡力創造模擬學生的生活環境,以形成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3、 將品德、行為規範和法制教育,愛國教育、集體主義教育, 國情、歷史文化教育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潛移默化地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辨別是非的能力。

  四、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備註

  1第一單元: 引以為榮的家鄉 主題一、 歷史悠久的家鄉

  2主題二、 革命精神照後人

  3主題三、 值得驕傲的家鄉

  4主題四、 多樣的風俗

  5主題四、大家共同出本書

  6第一單元引以為榮的家鄉 總結、提高

  7第二單 縮短時空的通訊 主題一、通訊的種類與發展

  8主題二、 天涯若比鄰

  9主題三、 感謝你們的服務 期中測試

  10主題四、 愛護通訊設施,遵守通訊規範

  11主題五、 溫情寄給希望小學

  12第二單元 縮短時空的通訊 總結、提高

  13第三單元 四通八達的交通 主題一、交通運輸與我們息息相關

  14主題二 、 乘務員辛苦了

  15主題三、 愛護交通設施

  16主題四、 我心中的交通藍圖

  17第三單元 四通八達的交通 總結、提高

  18複習

  19期末品社考查

  周次教學內容備註

  1第一單元: 引以為榮的家鄉 主題一、 歷史悠久的家鄉

  2主題二、 革命精神照後人

  3主題三、 值得驕傲的家鄉

  4主題四、 多樣的風俗

  5主題四、大家共同出本書

  6第一單元引以為榮的家鄉 總結、提高

  7第二單 縮短時空的通訊 主題一、通訊的種類與發展

  8主題二、 天涯若比鄰

  9主題三、 感謝你們的服務 期中測試

  10主題四、 愛護通訊設施,遵守通訊規範

  11主題五、 溫情寄給希望小學

  12第二單元 縮短時空的通訊 總結、提高

  13第三單元 四通八達的交通 主題一、交通運輸與我們息息相關

  14主題二 、 乘務員辛苦了

  15主題三、 愛護交通設施

  16主題四、 我心中的交通藍圖

  17第三單元 四通八達的交通 總結、提高

  18複習

  19期末品社考查

  以上就是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工作計劃全文,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篇三

  一、情況分析:

  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四年級兒童不斷擴大的社會生活為主線,以關注每個兒童的成長為前提,以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為目標,以體現育人為主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為理念,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聯絡的社會環境、社會生活和社會關係的互動作用,獲得對現代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的參與能力,在感悟和體驗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逐步養成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所必須具備的道德觀、價值觀及相應的良好行為習慣。

  本教材與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三年級教材的體系結構基本一致。本教材以兒童社會生活為主線,編制了“我們在一起”,“成長不煩惱”,“聰明的消費者”三個單元,全書23課,每課依內容和容量不同,安排3~4課時,一冊書安排37課時左右,留出一定課時學校和教師安排相應的地方課程及相關活動使用。

  學生分析:

  我們這裡四年級的學生淳樸,活潑,積極向上。這學年是他們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學目標:

  1、見物見人,以物及人,力圖在“物與人”的內在聯結中,達到品德課與社會課的綜合,以實現兒童完整的人格,實現“既學會做事,又學會做人,在做事中學做人”。

  2、讓學生逐步學會對各種各樣的現存事實作出正確的價值辨析和正確的價值選擇。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