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高三政治教學方法總結

  新課改的實施為改進高三政治教學指明瞭方向,那麼高三政治教師該如何教學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新課改下高三政治教學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新課改下高三政治教學方法

  1.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

  高三政治教師需要認真研究新課改的教學要求,明確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法,特別要注意在教學觀念上做好轉變。要重視落實新課標下以學生髮展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教學思想。因此,教師首先要做好角色的轉換,把課堂教學的主體還給學生。作者從樹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和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入手,做到愛護和關心學生,做他們的貼心朋友;同時從實處尊重學生,贏得學生的尊重。再是通過平等對待學生,不以學習成績的好壞來認定學生的好差,特別注意關心學習落伍的學生,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幫助。最後是自己在政治課中抓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教學,作者經常在教學當中引入一些具有鮮明價值判斷的案例,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及表達他們對政治事件和人物的看法、觀點和價值判斷,對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對不恰當的觀點和價值觀也從不壓制,而是循循善誘,做到以理服學生,以情感化學生。

  2.教師教學模式的轉變

  針對一些教師在高三政治教學中課堂教學與課外知識聯絡不夠,甚至脫節的現象,作者認真仔細研究好課程的教學內容,做到力求全面,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結構清晰,條理分明,歸納簡明,方便記憶等。這樣就可以為教師做好課堂教學內容聯絡課外知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作者還注意關心和研究時事熱點,養成關注時政熱點的良好習慣,做好時事資料的收集、分類、分析和資源整合的工作,把課外政治素材有機地融入政治教學的體系中去,避免再走課堂教學脫離生活實際的老路。作者在教學的實踐當中,努力做到簡化課堂教學,壓縮要點,同時增加了課程的時代活力,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課程教學效率。

  3.教師教學方法的轉變

  教師要做好教學方法的轉變,需要注意從增強教學手段的多

  樣化和做好課堂的組織引導工作等方面進行思考。結合作者的教學經驗,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精心組織“導課—開展討論—過程評

  價—課外實踐”的這種富有層次的教學,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教師要做好導課。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教學內容的需要,靈活採用情景引入、角色扮演活動引入、故事引入、時政引入和多媒體教學引入等各種導課方法,由於這樣的導課富有動感、新鮮感、趣味性、現實性和知識性,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而大大提高了學生融入課堂的效率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比如,作者在講述“當代國際社會”這一單元時,通過播放當今備受關注的“敘利亞危機”的視訊、嚴肅緊張的視訊畫面感染了學生,引發了他們的熱切關注和思考,從而因勢利導,讓學生從中體驗到學習政治是貼近實際的、有用的,而不是枯燥乏味的。由於導課很順利,為下面課程教學的進一步開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4.學生學習習慣的轉變

  傳統的教學模式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阻礙了他們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對此,作者通過不斷深化課程教學和考試的研究,提煉和精簡課程要點、考點,把知識點以儘量直觀和方便記憶的形式歸納出來,以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

  做好高三政治新課改下教師在教學觀念、模式、方法和學生在學習習慣上的轉變和創新,需要教師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不斷探索課程教學的規律,深化課程教學的改革,從而有效提高政治教學的成效。

  提高高三政治課堂教學效率方法

  1.基礎知識回顧

  從近兩年的廣東高考文綜政治卷的命題特點看,政治試卷注重基礎主幹知識的考查,基礎得分直接決定考生的高考成敗,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重視基礎知識訓練,明確要求學生必須過好基礎知識關。它的具有要求有,形式:選擇題專練;內容:以近期複習的內容為主,突出基礎知識的訓練;題量:5~6道選擇題;完成形式:課上限時5分鐘內完成。

  2.高考命題探討

  高考命題探討是高三備考政治高效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特徵。它包括高考考綱解讀、高考真題歸納及高考命題預測三個部分。

  高考考綱解讀是在老師指引下讓學生明確本課內容高考考什麼、怎樣考,從而使本節課的課堂複習做到有的放矢。

  高考真題是本課複習知識在高考中的具體呈現。講解高考真題,可以通過多媒體或學案的形式向學生展示近三年來廣東卷及全國各地卷,然後分別從考查內容、命題形式、命題分值、評分標準、命題意圖等方面進行分析、歸納。

  高考命題預測是建立在高考考綱、說明以及往年高考題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並對即將進行的高考有積極指導意義的見解。

  3.高考考點精講

  在教學活動中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完全正確的,但並不能由此弱化、替代教師的主導作用。重難點知識的突破、知識間內在的聯絡、知識結構的構建、知識規律性的認識均離不開教師的點撥。作為教師,要創設情境材料,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交流,做到生生互動,並選擇適當時機,點撥學生學習中的疑惑,夯實考綱中規定的考點知識,並適時提升教材所蘊含的“三維”目標。

  當然在教師講解過程中要把握量和度,側重分析教材的重難點、可考點、聯絡點、變化點、採分點以及做題的方法、思路、技巧甚至規律,同時,還要注意課堂的緊湊性,不考的不講,自學能懂的不講,以達到節約點撥時間,真正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4.考點跟蹤訓練

  課堂跟蹤訓練題貫穿於考點的講解環節,做到講練結合。訓練題的設計針對性強,突出分層和限時。在教師的評講環節中,要突出引導學生進行規範作答,點評高考的評分標準,同時也要重視引導學生學會解題方法、技巧和步驟的歸納。

  5.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是在較短時間內對本節所授政治課內容進行的一個簡短的系統性、概括性、延伸性的總結。

  6.佈置作業

  教師佈置作業是為了鞏固本課內容而佈置的課後練習,是反饋課堂教學效果的及時資訊,為下次課的糾和補提供依據。

  高效進行高三政治複習策略

  1.要立足教材想聯絡。所謂想聯絡,就是想教材的前後聯絡以及教材與熱點問題的聯絡。這就要打破框節界限,恰當重組教材。例如,經濟生活部分,複習消費就要與生產、就業、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等內容結合起來;複習價值規律的作用就要和國家的巨集觀調控結合起來。在哲學常識部分,既要複習每個觀點、原理的具體內容及方法論要求,又要善於從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價值觀等多種角度來觀察和分析問題。在政治常識部分,我國的民主制度、政黨制度、民族宗教政策等,必須有機地聯絡起來。

  2.要立足教材想時事。例如,在複習國際形勢和我國的對外政策時就要想到我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的反恐與經濟合作,中非合作,我國對南海問題、釣魚島問題的立場態度等等。在複習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部分內容時,就必須想到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以及入世10多年給中國帶來的鉅變等相關內容。在複習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實踐和認識等內容時就必須想到我國“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順利成功對接、“蛟龍”號下潛突破7000米等事件。在複習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這部分知識時,自然地聯想到在網際網路的使用問題上,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公民與政府的關係等。總之,複習每部分知識時,必須對實際問題、熱點問題在頭腦中進行一次認真的排查,然後設計成具體的情景材料來落實教材的基礎知識。

  3.必須立足熱點想教材。例如,青藏鐵路、西氣東輸兩大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都十分注意保護生態環境,都克服了巨大的困難,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都是為了資源的優化配置,既有利於西部的開發,又有利於東部的發展。這個熱點就包含了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係,普遍聯絡的原理,正確地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等。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