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語文閱讀訓練

  八年級語文下冊的閱讀訓練,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有計劃、有目的的閱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的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一***

  ①我的一個女友從美國回來了。出國前,她是清華大學的高才生,在哈佛讀完博士之後,我們以為她會留在美國矽谷那樣的地方,要不就是在華爾街做高階金領。這是她出國之前的夢想。

  ②但她回來了。我們還以為,她回國,是想當個大公司的CEO。現在“海歸”這麼吃香,她一定是要有更大的發展。

  ③可是,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她居然跑到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買了一個臨湖的房子。房子是木頭搭建的,房前種了很多菜,屋後栽了很多花。她居然過起了閒雲野鶴的生活!

  ④很多人對她的舉動大跌眼鏡——她才30歲,那麼好的年華,況且,真的是前程似錦,可她居然放棄了。許多人大為不解。

  ⑤我問她:“你每天做什麼?”

  ⑥她說:“上上網,看看書,把設計好的東西發到顧客的郵箱換銀子,穿布衣,吃自己種的菜,保證沒有化肥農藥,親手修剪那些花花草草,下午睡醒後寫寫喜歡的小說。這是我喜歡的生活,我覺得很禪意,很芬芳。”

  ⑦“那多浪費啊!”我說,“你讀到了博士,還是從哈佛回來,這樣慢慢老去,多可惜。”

  ⑧“不,怎麼樣選擇自己要的生活都不可惜。”她說,“難道說我去做CEO就不可惜?我每天穿行在鋼筋水泥裡,每天像機器人一樣忙碌就是充實?我曾經那樣生活過,不久,我的胃腸功能紊亂,得了慢性胃炎,有頸椎病。為保持身材,我吃得少,頭髮掉得多,我用含鉛很多的化妝品,呼吸著不乾淨的空氣……可我小時候的夢想是有一個木頭房子,房前種菜,屋後栽花,我坐在那個小屋子裡寫小說……這就是我想要過的日子。以前,我總想等到自己60歲了再去營造那種日子,可是,我怕活不到60歲我就累死了,我還怕自己到了60歲就沒有這種心境了,我還怕自己變得再也沒有夢想,被錢和勢利的眼光支配了一切,那是最可怕的。既然我現在能過一種這樣的生活,為什麼我還要等到60歲?30歲為什麼不可以?……”

  ⑨我聽呆了。

  ⑩房前種菜,屋後栽花。這是一件多麼美麗的事情啊。這是一種歷經了紅塵風雨之後的選擇,它那麼美麗,那麼禪意,那麼芬芳。我不再替她可惜,不再為哈佛女博士回來種菜栽花感到不可思議。

  無獨有偶。前幾天我參加了一場同學聚會,會上,大家抱怨著生活的無奈,有錢人說太累,做生意要打點這個那個,要堆著笑臉,有了錢還膽戰心驚;沒錢的也說自己累,怕下崗怕裁員;溫飽尚可的小公務員也在抱怨,抱怨工資太低,沒有機會出國逛逛,只能過一般的生活……大家都有種種的不如意,沒有人注意到——春天來了。直到某個同學的孩子嗲聲嗲氣地說:“爸爸你看,這朵小黃花開得多好看,春天來了啊。”

  這句“春天來了”,讓煩躁的人群靜了下來,大家這才意識到,我們活得多累啊,為了名、為了利、為了錢、為了權,我們居然忽略了整個春天。而我那個選擇迴歸田園的哈佛女友卻早就明白:春天就在每個人自己心中,只要快樂,其實做什麼都是一樣的。

  1.“我的一個女友”小時候的夢想和出國前的夢想各是什麼?

  2.為了說服“我”,作者在文章第⑧段一共列舉了多少理由?

  3.文章第段開頭一句在文章結構中有什麼作用?

  4.請根據上下文,在文章第段的省略號處新增一句語意連貫的話。

  5.文章的標題有什麼好處?

  ***一***答案

  1.小時候的夢想:有一個木頭房子,房前種菜,屋後栽花,她坐在那個小屋子裡寫小說。出國前的夢想:在哈佛讀完博士之後,留在美國矽谷那樣的地方,要不就是在華爾街做高階金領。

  2.①曾經每天穿行在鋼筋水泥裡,腸胃功能紊亂,得了慢性胃炎,有頸椎病,頭髮掉得多,用含鉛的化妝品,呼吸不乾淨的空氣,厭煩這種生活;②小時候夢想回歸田園;③怕活不到60歲就累死;④怕自己到了60歲就沒有這種心境了;⑤怕自己變得再也沒有夢想,被錢和勢利的眼光支配了一切;⑥現在能夠過這種迴歸田園的生活。

  3.過渡段。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4.示例:當上領導的說自己官當的有些小,官大一級壓死人,再有意見也得忍,還得投機鑽營,別站錯了隊,生怕前功盡棄。

  5.①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②運用對偶,寫出了一種意境和積極的人生態度;③題目新穎,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二***

  ①去浙江遂昌的金礦國家礦山公園遊覽,恰逢一隊參觀的學生團。領隊的老師,拿起兩塊礦石,問同學們,哪個是金礦石?

  ②老師手裡的兩塊礦石,在燈光下,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形態。一塊礦石裡面,像撒了金粉一樣,每一個角度,都發出耀眼的光芒;而另一塊礦石,則像被墨塗過的一樣,周身是黑色的,幾乎沒有什麼光澤,與我們平時見到的石頭,似乎並無二樣。孩子們嘰嘰喳喳地爭論開了。很快,一個聲音佔了上風,那塊閃閃發光的,肯定是金礦石,沒看到裡面全是金粉嗎?但也有人小聲地質疑,如果答案是明擺著的,老師為什麼還拿來考大家?

  ③見同學們各自表達了看法,老師揭曉了答案,那塊黑色的礦石,才是真正的金礦石。而閃閃發光的那塊,則是普通的硫鐵石,裡面沒有任何黃金的成分。它就是人們常說的“愚人金”。

  ④同學們炸了鍋。很顯然,大部分學生,都被那塊硫鐵石的閃閃亮光給迷惑了。

  ⑤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不是說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嗎?為什麼金礦石裡的金子,卻黯淡無光,沒有呈現出金子應有的光芒?

  ⑥老師讚許地一眼那名學生,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這也正是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討的。老師揮揮手中那塊黯淡的金礦石,環視一遍大家,這塊石頭裡面的金子,需要粉碎、淘洗、提煉,才能從石頭中分離出來,成為我們平常所見的熠熠生輝的金子。而淹沒在石頭和其他礦物質中的金子,是看不出它的光澤的。也就是說,真正金光燦燦的金子,是經過了一遍遍淬鍊之後,才最終呈現出金子的本色的。

  ⑦我一直默默地站在旁邊,好奇地注視著他們。聽到這兒,我恍然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這真是一個聰明的老師,他不僅要告訴他的學生科普知識,還潛移默化地向孩子們傳授做人的道理呢。

  ⑧果然,老師話鋒一轉,對圍在他身邊的學生們說,在老師的眼中,你們每個人都是這樣的一塊金礦石,但是,必須經過一道道的淬鍊,你們才會成為一塊金子,散發出你們青春應有的光彩。

  ⑨老師的話,引來一陣陣掌聲。我留意到,孩子們稚氣未脫的臉上,都流露出興奮的神采。

  ⑩忽然,有個學生,高高地舉起了手。

  老師示意他說話。遲疑了一下,那名學生似乎是鼓足了勇氣,大聲地說,老師,我在上海的一家黃金博物館看到過一種“狗頭金”,它通身都是金黃的,耀眼的,據說,這就是它本來的面目。我覺得,真正的金子,就應該是這樣的,天生的氣質,“腹有詩書氣自華”嘛。學生越說越流利,也越說越興奮,語氣中充滿了自信。看得出,這是一個很聰明,也很自負的孩子。

  老師不停地點著頭。學生說完了,老師讚許地說,你的課外知識很豐富,很好。你說的“狗頭金”,確實是一塊完整的金疙瘩,它是黃金家族裡面的瑰寶。不過,它並非天生一塊金磚,事實上,它是天上富含黃金成分的隕石,在墜落地球的過程中,因為與大氣層發生劇烈摩擦、燃燒,其他的物質都燃燒掉了,只剩下黃金,才凝整合完整的金塊的。也就是說,它不但經過了淬鍊,而且是更加嚴酷的淬鍊。如果沒有經過大氣層嚴酷的淬鍊、燃燒,那塊金子,就會一直黯淡無光地散佈在礦石之中。

  老師再次環顧大家,動情地說,我剛剛說過,在老師的眼中,你們都是金礦石,你們都具備金子一樣的潛質。但是,如果不經過千錘百煉,你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發現自己的潛能,也一輩子都不會發出金子的光芒。

  老師喝了一口礦泉水,繼續說,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塊金礦石,只是太多的人,沒有被開採出來,或者沒有經過淬鍊,而錯失了自己本該燦爛的人生。因此,我想告訴大家,別以為自己是塊金子,就一定會閃閃發光,發光的金子,都是經過一遍遍淬鍊的。

  沉默。忽然,同學們都鼓起掌。

  我也鼓掌,為這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也為了我們本該熠熠生輝的金子般的人生。

  1. 閱讀文章第②段,作者為什麼要詳細描寫兩塊礦石的形態?

  2. 第⑤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類似的自然段還有哪一段?

  3. 品析第⑥段句子中加點詞語在表達上的妙處。

  老師讚許地一眼那名學生,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這也正是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討的。

  4. 文中的老師引導學生逐步認識金礦石的真實目的是什麼?請對這位老師進行簡單的評價。

  5. 這篇文章的故事情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請簡要進行分析。

  ***二***答案

  1.一是為大部分學生產生誤判作鋪墊,二是為老師接下來引導、教育學生作鋪墊。2.承上啟下。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自然段還有第⑦段。

  3.“讚許”這個詞將老師欣賞、鼓勵學生的神態生動地表現了出來,折射出了老師的教育藝術。

  4.文中的老師引導學生認識金礦石只是一種教育手段,老師真正的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明白自己就是一塊金礦石,如果不經過千錘百煉,那就不能發出金子般的光芒。這位老師能巧設教育情境,循循善誘,引導學生獲取人生啟迪,充滿教育智慧。

  5.本文記敘了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辨認金礦石的經過,從“學生誤判”“老師公佈答案”,到“學生質疑”“老師解釋”,再到“又有一名學生質疑”“老師再次進行解釋”,最終學生獲得的深刻的啟迪,情節富於變化,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