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絲綢之路句子賞析

  絲綢之路是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那麼同學們在做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絲綢之路》的句子賞析時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呢?小編在此整理了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絲綢之路》句子賞析,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絲綢之路》句子賞析

  1、望著這座群雕,就彷彿看到了當年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彷彿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

  絲綢之路的巨型石雕矗立在陝西省西安市玉祥門外,這裡正是漢代古都長安,也是絲綢之路的中國,這座群雕是歷史的濃縮,是昔日繁華的見證。所以作者站在這裡,“彷彿看到”“彷彿聽到”,自然而然地遙想起絲綢之路兩千年前輝煌的歷史。這也是作者寫作此文的動機觸點。

  這句還與課文的尾句“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每當人們凝望‘絲綢之路’巨型石雕,無不引起對往日商貿、文化繁榮的遐想……”相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渾然一體。

  2、中國使者拱手致謝,高興地說:“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絡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中國使者的這句話點明瞭全文的中心。這條路將遠隔千里的中國與安息國聯絡在了一起,使兩國人民友好往來,互贈禮品,進行經濟、貿易與文化的交流,所以中國使者才由衷地感嘆這是一條“偉大的路”。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絲綢之路》課文賞析

  《絲綢之路》是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以獨特的視角,生動描繪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一幕,再現了西部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說明了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

  據史載,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至公元前115年***,率300人使團到烏孫,又從烏孫分派副使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等國訪問。漢使到安息,安息國王派大將率2萬騎兵到東部邊境迎接。漢使回國時,安息還贈送大鳥卵***鴕鳥卵***、黎軒眩人***羅馬雜技藝人***給漢武帝。

  作者先描寫了矗立在陝西西安市的“絲綢之路”巨型石雕,然後由點及面、由情入理地闡明瞭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由群雕遐想到兩千多年前的情形,重點描寫了漢代張騫的副使與安息國將軍在邊境上互贈禮品的場面,展現了兩國不同的禮節、文化及經濟發展。課文描寫細膩生動,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栩栩如生。作者接著概述了絲綢之路對中西方國家經濟、貿易、文化的促進與繁榮所起的重大作用。最後一段與開頭相照應。

  課文生動再現了昔日絲綢之路上“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後漢書·西域傳》***的繁榮景象。文章結構清晰,語言生動,敘述情節具體可感,易於激起讀者對西部繁榮歷史的遐想。

  1、為什麼稱作絲綢之路?

  因為在這條道路上,主要的貿易物品是絲綢。

  2、“絲綢之路”是一條怎麼樣的路?在課文中尋找一句合適的話來說明。

  ⑴“商人們在這個東方大都市開了眼界,正滿載貨物返回故鄉。”──這是一條運送貨物的路。

  ⑵“望著這座群雕,就彷彿看到了當年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彷彿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這是一條繁忙的路。

  ⑶“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絡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這是一條偉大的路。

  ⑷“從那以後,一隊隊駱駝上對在這漫長的商貿大道上行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這是一條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3、說說“絲綢之路”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經過。

  ⑴時間:公元前115年。可以從現在推算時間,讓學生感受年代的久遠。

  ⑵地點:伊朗高原北部。出示“絲綢之路”地圖,讓學生尋找到從西安到伊朗高原北部的路線和距離,感受到路途遙遠。

  ⑶人物:安息國的將軍、中國使者。重點介紹博望侯張騫,可以從課文中的一句話“張騫在此之前,已於公元前139年和119年兩次歷盡艱險出使西域。”匯入,聯絡課外蒐集的資料向學生介紹張騫出使西域的經過和貢獻。

  ⑷事情:安息國將軍熱情迎接中國使者,雙方交換禮物。

  4、想象:安息國的將軍和中國使者見面的時候,是怎樣的場面?用一個詞語來概括。

  ⑴隆重。

  ⑵熱情。

  5、“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絡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讀讀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你是怎樣理解“聯絡”這一詞語的。文中描寫“我們”是怎樣“聯絡”的?

  學生會找出中國使者和安息國互相交流的地方。找到中國使者為安息國帶去了“綾羅綢緞”,而安息國則將自已國家的”駝鳥蛋”,以及特色文化“魔術”、“雜技”等獻給了中國。

  6、通過分角色朗讀,你體會到了兩國人民怎樣的心情?學生充分交流。

  在文中有安息國臣民等待時的“浩浩蕩蕩的大軍在邊境迎候”,剛出現駱駝隊時人們的“歡呼”“奏樂”“歡騰”。中國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滿面笑容”;安息國將軍的“翻身下馬”“高興得連連點頭”等地方,可以看出兩國的友好與融洽。

  7、絲綢之路的作用是什麼?請用畫下來。

  促進亞歐交流和人類文明發展的紐帶。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絲綢之路》課文

  一座古樸典雅的“絲綢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門外。那馱著綵綢的一峰峰駱駝,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飽滿,栩栩如生。商人們在這個東方大都市開了眼界,正滿載貨物返回故鄉。望著這座群雕,就彷彿看到了當年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彷彿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

  公元前115年,一個天高氣爽的早晨。

  在伊朗高原北部,一位身著戎裝的將軍正在安息國邊境守候。將軍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後兵馬不計其數。這浩浩蕩蕩的大軍奉安息國國王的命令,正在迎候遠道而來的友好使節。

  東方隱約傳來一陣陣丁零丁零的駝鈴聲,士兵們循著鈴聲望去,遠處出現了一支駱駝隊,駱駝隊前面飄揚著鮮豔的旗幟。

  “來了!來了!”安息國士兵歡呼起來。

  “列隊歡迎!”將軍發出了命令。

  騎兵迅疾分列兩隊,一左一右,擺成夾道歡迎的陣勢。樂隊奏起了軍樂,人群一片歡騰。

  中國使者從騎著的駱駝上下來,右手高擎節杖,滿面笑容,大步向前走去。將軍翻身下馬,立正高呼:“本將軍奉命率官兵歡迎大漢國使者!”中國使者抱拳,作揖還禮:“有勞將軍遠迎。我是博望侯張騫的副使,謹代表大漢皇帝向安息國國王陛下致敬!”將軍還禮表示感謝。

  中國使者指著身後的駱駝隊,說道:“這是大漢皇帝敬贈安息國國王陛下的一點薄禮。”只見每峰駱駝的背上都馱著兩個大包袱。開啟包袱,各色綾羅綢緞,五彩繽紛。

  安息國將軍高興地連連點頭,說道:“盼望已久的大漢使者終於到了!我謹代表安息國國王陛下,向大漢皇帝的使者贈禮。”他把手一招,四名士兵送上兩個大禮盒。開啟一看,裡面裝著許多特別大的鳥蛋,每個足有斤把重。這是當時中國沒有的鴕鳥蛋。

  中國使者正要道謝,將軍又把手一招,走上兩個人來,原來是魔術師。打頭的一個拔出一把匕首,插入自己嘴裡,頓時吞了下去。只見他一拍肚子,匕首又從嘴裡吐了出來。第二個則張開大口,噴出一團又一團火苗。魔術師的精彩表演,讓在場的人們都看得驚呆了。將軍含笑說道:“今天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特地讓他們前來助興。”

  中國使者拱手致謝,高興地說:“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絡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這僅僅是張騫出使西域後,東西方交流的生動一幕。張騫在此之前,於公元前138年曾歷盡艱險出使過西域。公元前119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友好往來。從那以後,一隊隊駱駝商隊在這漫長的商貿大道上行進,他們越過崇山峻嶺,將中國的養蠶、繅絲、冶鐵、造紙、鑿井、灌溉等技術帶向中亞、西亞和歐洲,將那裡的葡萄、核桃、石榴、蠶豆、黃瓜、芝麻、無花果等食品帶到我國,還有獅子、犀牛、良馬等動物,也傳進了我國。我國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刻,由於吸收了外來文化的長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

  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每當人們凝望“絲綢之路”巨型石雕,無不引起對往日商貿、文化繁榮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