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是一篇充滿了昂揚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氣概的文章。如何讓學生掌握這篇課文?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妖嬈”等1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聯絡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感受建設者勇克難關,頑強拼搏的英勇氣概。

  教學重點

  瞭解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所遇的困難,感受勇克難關的英勇氣概,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引入課題

  觀賞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遊覽了神祕的絲綢之路,祖國的西部真是景色奇麗,蔚為奇觀。現在,讓我們一起去欣賞西部的雪域聖城——美麗的拉薩。

  ***大螢幕展示拉薩,師簡介拉薩概況***

  指名談拉薩印象。

  師:在人們的心目中,“出國易,入藏難”。拉薩地處偏遠,交通閉塞,給物資流通,文化交流帶來了重重困難,是全國唯一一座未通火車的城市。為了造福廣大人民,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2001年,黨中央作出了指示:

  ***揭題,讀題***——《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設計意圖:本文無情節、趣味性弱。從拉薩入手破題,一是為了化繁為簡,由易到難,二是為了學生了解拉薩概況,知道修建青藏鐵路的目的。***

  二、讀懂閱讀提示,明確閱讀要求

  1.自讀閱讀提示,看看學習這篇文章有幾個方面的要求。

  2.交流。閱讀提示中共有3個要求。

  ***1***默讀課文,說說青藏鐵路是一條什麼樣的鐵路。

  ***2***建設者在修建青藏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3***將收集到的有關西部大開發的資料,講給同學聽。

  ***設計意圖:課內閱讀課文就是要檢驗學生能否運用在精讀課文時學到的學習方法進行閱讀。閱讀提示作為編者寫在教材前的話,有提示全文,引領閱讀的作用。應重視這一寶貴的教學資源,讓學生能讀,會讀。***

  三、感知課文內容,瞭解文章大意

  1.自學課文:請按閱讀要求默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作批註。

  2.檢查自學:自學生字,生詞的情況。

  3.整體感悟:你覺得閱讀提示中哪個問題對讀懂全文最重要?***第二問***有一句話在文中反覆出現,強調了這一點。這句話是——“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四、直擊重點,自學探究

  過渡:是啊,要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修建過程中,建設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自讀課文,勾出課文相關語句,聯絡實際或資料進行批註,小組交流。***學生自學勾畫,小組討論交流***

  五、想象情境,領悟內涵

  出示句子:“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學生交流,教師主要抓住以下幾點隨機點撥。***

  1.研讀“困難1”

  ***1***瞭解困難:“正在修建的是一條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冰土鐵路。”

  ***2***體驗困難:

  ①聯絡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文中哪些句子說明了什麼是“凍土”“海拔”。

  ②聯絡資料談談高原凍土給施工帶來了哪些阻礙?

  ***3***克服困難:

  “科技人員晝夜在隧道里實地考察,發現冰岩溫度的變化規律。經過反覆觀測,分析和實驗,他們終於找到了噴射混凝土的最佳溫度,制服了逞凶一時的凍土。”

  ①體驗情感:從“晝夜”“反覆”,你體會到了什麼?聯絡生活實際談一談。

  ②補充資料,深化認識:課件《生命禁區的早晨》。

  ***設計意圖:文字中呈現的嚴峻現實與學生生活實際相去甚遠,突破難點的關鍵的體驗,圖片資料的價值,在於“形象大於思維”。活生生的人物能讓學生加深感受,縮短時空距離,震撼心靈,盪滌靈魂,深化認識。***

  ***4***感情朗讀,激發情感。

  戰風雪,鬥嚴寒,在 生命禁區的高原,這是一種無法想象的施工,當我們體會到這些,你會怎樣讀這段話?***指導朗讀第5.6自然段***

  師:所以,面對困難,誰不知道——“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2.研讀“困難2”

  ***1***瞭解困難;“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輪番向這支隊伍進攻”

  ***2***體驗困難:把對你觸動最大的地方讀給大家聽,並聯系實際或結合資料進行想象。

  ***3***克服困難:

  ①理解詞語:哪些詞語體現了科技人員的艱辛?

  ②想象“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的工作情景。

  ***4***感情朗讀,昇華情感

  師:天氣惡劣,繁重危險,多麼特別,多麼凶險的施工!當我們體會了這些,你又會怎樣讀這段話呢?***讀第8.9自然段***

  師:所以,——“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設計意圖:對形象的感受應該重於對觀點的感悟,這是語文的學科特點。本環節抓住兩個片段輻射開去,把朗讀、想象、體驗、感受以及情感的昇華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披文以明理,體驗以入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六、拓展教學資源,豐富形象

  1.拓展資源:青藏鐵路工程足以讓世界震驚。老師從網上獲得了一些資料***大螢幕出示,老師講述《建設者的“苦”“笑”“酷”》***

  師:既然這項工程難度之大,讓人難以想象,為什麼還要堅持“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你從中感受到什麼?

  小結:正是建設者挑戰極限,勇創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設者勇克難關,頑強拼搏的氣概,才有了一次次實驗,一次次攻關,一次次失敗,一次次成功。突擊隊員和科技人員一次次呼喊出同一個心願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2.聯絡生活,激發豪情:這就是壯麗的青春,這是一曲新時代的“青春之歌”,他們奏響了生命的最強音,他譜寫了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新篇章!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在2005年10月15日,青藏鐵路提前三年全線竣工,將在今年7月1日正式通車,***大螢幕出示中國鐵路交通圖,紅線標出青藏鐵路走向。指名介紹***

  ***設計意圖:“語文的外延是生活。”引導學生關注青藏鐵路的現在和未來,讓他們比普通公民對鐵路建設有更深刻的理解,懂得西部大開發這一國計關乎民生,期待進而激發學生“拳拳童心,胸懷祖國”的豪情。***

  青藏鐵路的竣工,將引起西藏的巨大變化,我們不能忘記曾在這片凍土上揮灑血淚的建設者。如果要在鐵路經過的海拔最高處為建設者立一塊豐碑,你會在上面寫下什麼呢?***生動筆寫***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既使學生感情蓄勢到一定程度得到及時宣洩,也是加強理解,內化情感,昇華情感的手段,是語文工具性的體現。***

  七、總結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一、說教材: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記敘了在自然環境惡劣,施工條件異常艱苦的情況下,西部建設者們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個個世界難題,攻克了國際性技術難關,創下了世界鐵路建設奇蹟,那就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風火山隧道貫通的經過。本課字裡行間飽含著對西部建設者們的歌頌與讚美。

  二、說學情:

  小學五年級學生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寫作能力和語文綜合運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對他們學習的指導要有針對性和啟發性。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青藏鐵路是一條怎樣的鐵路,建設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2、認識本課14個生字,蒐集和交流青藏鐵路和西部大開發的相關資料。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聯絡上下文及交流討論,瞭解青藏鐵路是一條怎樣的鐵路,建設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2、通過蒐集和交流,瞭解青藏鐵路和西部大開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建設者對修築鐵路和西部大開發的滿腔熱情。

  重點、難點:

  1、理解冰碴子、凍土區、高原缺氧、混凝土噴射等術語的含義。

  2、瞭解青藏鐵路是一條怎樣的鐵路,建設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感受新一代建設者遇到的困難以及克服困難的艱鉅與頑強毅力。

  課時安排:本課是一篇自讀課文,時間安排是一課時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 引導、點撥法。

  學法: 本課教學活動採用自讀自悟,小組討論,展示交流等學習方式。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語激情,引入新課

  一堂新授課,匯入的設計至關重要,所謂“萬事開頭難”嘛。富有情趣的匯入,就像在師生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樑。通過這座橋樑,師生的心會更接近。正如俗話所說“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

  上課的開始,我在播放《天路》這首歌的同時,放一些拉薩的圖片,對拉薩有一個簡單的介紹,讓學生感受到***的美和藏文化,從中體會出修這條路的必要性。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出示課前小研究,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朗讀課文,由於本課是自讀課文,課前預習中,就讓學生自學生字,抓住重點詞結合課文內容去理解,這個環節我讓學生自己在小組內互測、解決。

  ***三***、 直擊重點,自學探究

  1.抓住重點,體會是關鍵。我用多媒體出示課前小研究,教師講課要備課,學生上課也要備學,在上每一堂課之前,都會有課前小研究,課前小研究的關鍵生本理論就是課前先學,這不但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而且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有經過深思熟慮的,精彩紛呈的發言,小組之間才能有交流和討論的重點內容,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對知識的理解的也各有千秋。疑惑的同學第二天會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學會的同學第二天會迫不及待想和同學分享自己的收穫。也許學生會學得跌跌撞撞,但這是孩子們靠自己努力學得的知識,他們會非常的自豪。讓學生再一次用心去默讀課文,然後在小組內交流自己頭一天在家裡自學的成果。通過小組的合作,豐富、提煉,綜合小組的意見,達成共識,便於在課堂上進行展示。

  2 . 圍繞課前小研究這幾個問題,小組展示,並與全班同學交流討論。

  這一個環節是整堂課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我緊緊圍繞課前小研究這幾個問題先請一個小組進行展示,然後讓其他學生圍繞這一個小組的理解來進行補充和更正。這一過程讓學生沉浸在語言文字的世界裡,不斷地碰撞,不斷地昇華,大力體現語文教學的語文味。在交流過程中,對於課前小研究中的三個問題,學生只要多讀幾遍課文都能解決。關鍵是引導學生掌握本課重點句子的表達方法,如:這座萬年冰山露出了猙獰的面目,給築路大軍來了個下馬威!從“猙獰的面目”和“下馬威”這兩個詞你體會到了什麼?讓學生學會抓住重點詞去理解句子,抓住重點句去理解課文。讓學生對西部建設者在修築風火山隧道中,所遇到的三大難題以及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從而達到理解課文、昇華情感的目的。在這裡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完全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局面。臺上的學生充滿自信,臺下的學生補充糾正,我適時的點撥和指導,讓孩子們在三方交流中產生思維的碰撞,從而讓學生 和老師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3、質疑,這個環節讓學生把課前預習中不理解的問題拿到課堂上一塊解決,先讓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老師在巡視過程中檢視各小組內的疑問,把有價值的,有代表性的問題拿到課堂上交流解決。培養學生獨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拓展教學資源,豐富形象。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想對這些建設者們說些什麼?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達。如果你有興趣的話,請再給這條路起個名字吧!

  這個課前小作業是頭一天和課前小研究一塊佈置下去的,意在讓學生用心去讀課文,去理解課文,去思考,去感悟,然後動筆把自己自學的成果記錄下來。有的同學可能會寫一段話,有的可能會寫一首詩歌來讚美西部建設者.....這個課前小作業可以是這節課的作業練習,可以是對文字內容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小練筆。語文的外延是生活,引導學生關注青藏鐵路的現在和未來,懂得西部大開發這一國計關乎民生,老一輩建設者為此付出了很多。進而激發學生“拳拳童心,胸懷祖國”的豪情。在此時讓他們動筆把這種情感表達出來,恰到好處,因為此時孩子們心中一定有千言萬語要對築路工人說。孩子們都迫不及待要展示自己的作品,我讓他們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展示,全班交流。這個環節讀寫結合,既是學生感情蓄勢到一定程度得到及時宣洩,也是加強理解,內化情感,昇華情感的手段,是語文工具性的體現。

  ***五***.板書設計

  最後是板書設計,我力求重點突出,簡潔明白,能幫助學生很好的理解課文內容。 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難以控制隧道施工溫度

  面對困難

  惡劣天氣極度缺氧

  充滿信心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