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評試題

  隨著時間的流逝,最後一個單元考試即將到來,教師們要如何準備好試題內容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

  一、基礎知識

  1.給加點字注音,或者根據拼音 寫出漢字。

  ***1***環謁*** *** ***2***軍帖*** ***

  ***3***城闕*** *** ***4***不亦yuè*** ***乎

  ***5***尊君在fǒu*** ***

  提示:“謁”不要讀成“hè”,“說”不要寫作“悅”,“不”不要寫成“否”。

  答案:***1***yè ***2***tiě ***3***què ***4***樂 ***5***不

  2.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語。

  ***1***敏而好學*** *** ***2***遂攜拯如初*** ***

  ***3***指物作詩立就*** *** ***4***太丘捨去*** ***

  提示:解釋時應注意詞語的本意和在句中的意思。

  答案:***1***聰明;***2***救助;***3***完成,這裡是“寫好”的意思;***4***離開。

  3.下面文學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論語》的作者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

  B.《世說新語》是古代筆記小說集,編者劉義慶是南朝宋文學家。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王勃,是唐代初期著名詩人。

  D.《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提示:《論語》是孔子的弟 子及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孔子不是作者。

  答案:A

  4.理解填空。

  ***1***當別人不瞭解甚至誤解自己時,在《論語》中孔子認為應當採取的正確態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蘭詩》中表現木蘭功勞大,天子賞賜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有許多詩歌抒發思鄉之情,請你寫出完整的一句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理解性記憶需要我們理解詩文內容,開放性試題需平時加強積累。

  答案:***1***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

  ***2***策勳十二轉 賞賜百千強?

  ***3***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二、閱讀理解

  ***一***閱讀下面選文,完成5—8題。

  傷仲永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 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 錢幣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②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 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5.給選文第2段加標點符號。

  提示:根據語意、字義斷句。

  答案: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6.文中哪一句話寫出了仲永的父親貪利而自得,可悲可嘆的愚昧 無知之態?

  答案: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7.課文中的哪些話介紹了方仲永才能發展的三個階段?

  提示:根據時間變化進行排列即可。

  答案:第一階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觀者。第二階段: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第三階段:又七年……泯然眾人矣。

  8.下面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 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說明人的天資與後天 成才的關係。

  B.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說明了後天的學習和教育是天才成長的必要條件。

  C.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說明了家庭環境的好壞,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才的關鍵。

  D.本文鍼砭了當時不重視人才培養的社會弊病。

  E.本文強調了知識、才能不是一成不變的,天才只有勤奮努力,才能大有作為。

  提示:“家庭環境的好壞”對一個人成才來說,僅僅是一個客觀條件,而不是關鍵因素。

  答案:C

  ***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9—13題。

  南轅北轍

  魏王欲攻邯鄲。季樑聞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頭塵不去,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於太行,而持其駕,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舉欲伸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

  9.成語___________出自這個故事,這個故事說明了___________的道理。

  答案:南轅北轍 行動和目的相反,條件越好,離目標越遠。

  10.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邯鄲*** ****** *** 奚*** *** 恃*** *** 御*** ***

  提示:漢字中形聲字比例比較大,這對我們記憶有很大幫助,但還是要通過工具書認準讀音,不要冒讀。

  答案:hán dān xī shì yù

  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中道而反*** *** ***2***吾馬良*** ***

  ***3***此數者愈善*** *** ***4***以廣地尊名*** ***

  ***5***吾欲之楚*** *** ***6***猶至楚而北行也*** ***

  提示:有些學過的文言詞語要注意平時的積累和運用時的遷移。

  答案:***1***同“返”,返回;***2***好;***3***越;***4***擴大;***5***到;***6***可是。

  12.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此非楚之路也:這不是到楚國去的路啊!

  B.吾御者善:我抵禦很善良。

  C.頭塵不去:頭上的灰還來不及撣掉。

  D.猶至楚而北行也:這好比到楚國去卻往北走一樣啊!

  提示:B 項中的“御”指駕馭,“御者”指趕車的人、車伕,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的車伕***技術***好啊”。

  答案:B

  13.“此數者愈善”的“此”指代什麼?

  提示 :“此”是這的意思,所以,和現代文中尋找指示代詞“這”指代的內容的方法是一樣的。

  答案:吾馬良、吾用多、吾御者善。

  三、語言運用

  14.仿寫例句,將下面句子補充完整。

  例句:沒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涼的戈壁,冷冷清清,沒有活力。

  沒有理想 的人,他的生活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注意運用比喻,前後要有關聯。

  參考答案:斷線的風箏 搖搖晃晃 不知歸宿

  四、寫作

  15.在社會交往中,人們之間建立起來的友情往往是十分感人的。在親朋間、師生間、同學間、老鄉間這種友情無時不在,無時不有。你也一定會經歷過這樣的動人故事,也一定有十分真切的感受和體會。

  請以“友情”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500字的作文,文體不限,題目自擬。

  寫作提示:扣住“友情”二字,寫一個真實而 曲折的故事,要有真情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