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評試題

  教師們要如何準備即將到來的單元測試題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

  一、基礎知識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讀音不完全一致的一項是

  A.試卷卷宗開卷有益B.間接間諜親密無間

  C.強大強調強詞奪理D.處分處理設身處地

  提示:C項中“強大”和“強調”中的“強”都讀二聲,而“強詞奪理”中的“強”讀三聲。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A.老和尚給他一個小盒子,說只要放在枕邊,便可高枕而臥了。

  B.敵人氣勢洶洶地向他走來。

  C.第二天早晨,他們馬上注意到這隻來歷不明的小鴨。

  D.壽鏡吾先生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律,但也不常用。

  提示:“規律”是事物之間的內在的必然聯絡,它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用在這裡顯然不合適。

  答案:D

  3.將下列選項依次填入文段內的空缺處。

  愛心是,______使飢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_______,使面臨絕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________,使孤獨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愛心是________,使心靈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潤。

  A.一首飄蕩在夜空裡的歌謠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一場灑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D.一片冬日的陽光

  提示:根據橫線後面的話來作答,橫線後的話說明了愛心的作用,和橫線上應填的短語應該相照應。

  答案:依次為D、B、A、C。

  4.下面對聯分別出自哪部章回體小說,請寫出來。

  1大觀園試才題對額,賈元春歸省慶元宵——《》

  2戰官渡本初敗績,卻烏巢孟德燒樑——《》

  安危在是非,不在強弱,存亡在虛實,不在眾寡。——韓非子

  提示:從對聯中涉及的人物和地點去加以判斷。

  答案:1《紅樓夢》2《三國演義》

  二、閱讀理解

  一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5—9題。

  別讓委屈再版

  陳之藩

  記得在小學的時候,每星期都有作文課。國文教師除了在作文捲上有批語外,還把全班的作文排好了名次,當堂唱名發還。如名次排在後面,顯得非常難堪,於是大家對作文都很努力。我本來就喜歡作文,再加上努力,所以作文發還時,常是名字在前幾名之中。

  一次作文,題目是“北風”還是“春風”我已記不清了,作完後自己很得意。當時覺得下星期發還時,我一定是在前幾名之中。沒有想到,不僅前幾名沒有我,甚至中間也沒有,而是排在最後一個。我根本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下了課,去問國文老師。老師說:“這不像你這個小學生作的,一定是抄自什麼雜誌上的。”我驚訝得不得了。我說:“確實是我作的。”老師說:“你不可能作這麼好。你是抄的。你如果說你不是抄的,拿出證明來!”我反抗也無從反抗起,委屈地哭了一場。

  小時候的多少事情,現在幾乎都忘了,唯獨這次所受的委屈,總是記得清清楚楚。

  事情竟然無獨有偶,我在大學三年級時,又出現了一次類似的事。那是考交流電路的課,有一道最低還是最高功率的問題,教授所講過的是用微積分求最大或最小的方法。我在考試時,嫌那個方法麻煩,竟異想天開用幾何作圓,利用切線的關係找出答案來。那一次考試,我又是很得意,卻沒有想到這道題竟然得了零分。——教授說我不會微積分;而這個幾何方法呢,一定是從別處抄來的。於是我在小學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

  時光流水似的逝去,我在美國當了教授,又遇到一次類似的事,不過我扮演的不是學生,而是教師的角色。

  有一個美國學生提交一篇學期論文當作期末考試。我翻來覆去地看他這篇論文,發現不僅風格清新,而且創新滿紙,令人不能相信這是一個大學生所作。

  我很自然地懷疑他是從什麼地方抄來的。問題就這麼極端:如果是抄來的,只有給不及格;如果不是抄來的,那就太好了。我到圖書館查了兩天最新到的期刊,看看有無類似的東西卻不得要領。於是請教一位同事,問他該怎麼辦。

  這位同事對我提出的問題,倒顯得有些驚異。他說:“如果你不能查出你的學生是抄來的,你就不能說他是抄來的。你的學生並沒有義務去證明他不是抄來的,這是羅馬法的精神。文明與野蠻的分際,就在這麼細微的差別上。我覺得這是常識,你卻覺得這是個問題,好奇怪!”我不禁一怔:幸虧同事提醒,否則,那種委屈又會再版。

  聽了這一番教訓後,我倒沒什麼慚愧的感覺,而是想起中國文化中好多好多莫須有與想當然的故事。

  注:“國文”,舊時指中小學的語文課。“莫須有”,原意是“也許有吧”,後用來表示憑空捏造。

  5.本文寫了三件事。請任選一件事,用一句話簡要概括其內容。

  提示:注意寫出其中一件事即可,看清楚要求,不必都寫,語言要通順簡潔。

  參考答案:第一件:我讀小學時寫了一篇很得意的作文,老師說我是抄的,我委屈地哭了。第二件:我讀大學時用幾何作圖法解答求功率問題的考題,教授說我不懂微積分,還說是抄的。第三件:我當教授時懷疑學生的一篇好論文是抄的,於是查資料並請教同事,尋求解決辦法。

  6.本文圍繞中心選取了三個“類似的事”作為材料,三個材料的“類似”點是_______

  提示:必須說出“懷疑學生”的意思。

  參考答案:老師懷疑學生的創新能力或“老師懷疑學生的作業”,或者“懷疑學生”。

  7.第二件事中,“於是我在小學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這裡,“再版”一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提示:這個詞的意思,不難根據上下文推測出來,要把詞語放到具體語言環境中來理解。

  參考答案:某種現象再次發生或“某種現象重新出現”。

  8.第三件事中,當了教授的“我”對學生作業論文的處理是很慎重的,這從哪些地方可看出來?

  提示:我沒有輕易下結論,而是到處去找依據,可見“我”的慎重態度。

  參考答案:翻來覆去地看學生的論文;到圖書館去查資料;向同事請教處理辦法。

  9.在如何看待學生作業的問題上,國外那位同事是從什麼高度來談論的?

  提示:從他的話裡可以看出他的認識。

  參考答案:從羅馬法精神的高度或“從文明與野蠻的分際的高度”,或“從法律的高度”。

  二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10—14題。

  生命的花

  父親以前是做測繪工作的,一年中的大半時間在外面的崇山峻嶺中度過。每次家信,都不忘叮囑媽媽:“帶好暘暘,別忘了澆花。”母親看後不無嗔怪地說:“他的倆寶貝,誰敢忘了呢?”

  後來,父親年紀大了,身體狀況也不適宜去野外,我們全家終於可以團圓了。於是,家裡和單位的陽臺與窗臺上就到處生機勃勃地長起各種各樣的花草植物。我出嫁後偶爾回來看看,總能夠欣喜地看到父親的春華秋實。母親取笑父親,說他用有刻度的瓶子計算水量給花澆水,就像小時候給我喂藥一樣。我有了小雙雙後,就忘了父親的花,倒是父親常常來看雙雙,有時,我和丈夫攜子外出,父親就等在外面的臺階上,回來時,常常看見夜色裡,父親花白著頭髮,笑眯眯地站起來,手裡捧著一盆不知名的花草,父親說:“這是花椒,給孩子驅蚊的。”微風裡送來花的芬芳,我的心被幸福之水盪漾著,這樣的時光該有多好啊!

  雙雙九個月的時候,父親被確診為晚期肺癌住進了醫院。我們對父親隱瞞了病情,坐在他的病榻前,裝作若無其事地講些小雙雙的趣事,父親笑了,我卻心如刀絞。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握著父親的手默默祈禱,讓時光就此停住吧!後來父親已經病體不支,卻執意回家種下了那幾株“香水蘭”,他說:“怕種晚了,就趕不上春節的花期了。”一個月後的深秋時節,父親就離開了我們。

  到父親單位整理他的遺物時,我發現了一枚冶金部發給他的從事勘測工作40年並有突出貢獻的銅質獎章,單位的伯伯告訴了我父親的許多事情,關於他的敬業和嗜花,還說他隨身帶著小雙雙的照片,逢人便拿出來看。我的心又一次被淚水淹沒。父親是這樣一個對事業和親情都極為專注的人,他撫育了我,愛我如花,而我卻無力為他挽留一段他所熱愛的生命時光!以前父親出差,快到春節就要回來了。可是,這個春節,我和母親相對無言無處守望。忽然有一天早上,父親種的花開了,就是那株父親病中種下的“香水蘭”,紅白的小花分外鮮明地綻放著,香氣滿室。啊,是父親回來了!原來,對於自己的病情,他什麼都知道,他預先委託了這朵花,在它開放的時候回來與我們重聚。我和母親喜極而泣,淚光中看到父親的生命在這綻開的花瓣中,永遠和我們在一起。

  10.“他用有刻度的瓶子計算水量給花澆水,就像小時候給我喂藥一樣”這句話用了什麼描寫?又對文中的哪句話作了註釋和補充?

  提示:作者沒有說父親以前怎麼照顧自己,但在字裡行間已經流露出來了,這裡的細節就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參考答案:細節描寫。“帶好暘暘,別忘了澆花。”

  11.“微風裡送來花的芬芳,我的心被幸福之水盪漾著”的真正含意是什麼?

  提示:這樣的天倫之樂怎能不使我感到幸福?也使下文父親的離去更顯得令人難以接受。

  參考答案:父親送來的不僅僅是花香,更有凝重的父愛。父親關愛小雙雙,更使作者感到幸福,因此說“被幸福之水盪漾著”。這種幸福感要遠遠超過父親對自己的愛。

  12.父親在“病體不支”的情況下“執意”回家種花的目的是什麼?

  提示:直到花開的時候我們才理解了父親這樣做的目的。

  參考答案:父親心知肚明自己的身體不行了,他種花的目的要讓花香留在人間,表達了父親對家庭、對妻女的愛。

  13.為什麼說父親病中種下的“香水蘭”花開是“父親回來了”?

  提示:父親愛花,所以看到花就會想起父親,而且開花的時間也正好是父親回來的時間,這一切不是巧合,而是父親的特意安排。

  參考答案:父親嗜花,家人必有睹物思人的感覺,更何況是父親病重時“執意”種下的呢?特別是以往春節時父親就要回來,所以這春節開放的花就代表了父親。

  14.這篇文章三次描述了淚水,這裡有“幸福之淚”,有“懷念之淚”,有“喜極之淚”,請你一一把原文找出來,體會一下其中的感情。

  幸福之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懷念之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極之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聯絡上下文的情節去區別我三次流淚的原因。

  參考答案:幸福之淚:微風裡送來花的芬芳,我的心被幸福之水盪漾著,這樣的時光該有多好啊!懷念之淚:我的心又一次被淚水淹沒。喜極之淚:我和母親喜極而泣,淚光中看到父親的生命在這綻開的花瓣中,永遠和我們在一起。

  三、語言運用

  15.課改開展以來,一股社會實踐活動的熱潮在我市中小學湧動,同學們在活動中開闊了眼界,增強了能力,學會了學習,請你擬一條標語,為中小學生參與這一活動鼓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標語是用簡短的文字寫的具有宣傳鼓動作用的口號。擬寫的標語要言簡意賅,上口好記,多用短語,還要注意句子通順。

  答案示例:參加實踐,增長才幹!或:動手動腦,學習更好!

  16.根據你的觀察和對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畫橫線的句子再寫一個句子。

  大自然能給我們許多啟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訴我們做事應持之以恆;大地能承載萬物,是在告訴我們求學要廣讀博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所給例句可分成兩部分:前面敘述的是一種自然現象,後面抒發的是對這一現象的感悟。那麼,答題時只要先寫出一種自然現象,然後寫出對這種現象的合乎情理的感悟就可以了。

  答案示例:青松不懼風雪,是在告訴我們做人要堅毅剛強。

  四、寫作

  17.題目:故事發生在我們小組

  要求:文體不限,字數不少於500字。

  寫作提示:這應該寫成一篇記敘文,記敘的六要素應該齊全。既然是故事,就離不開人物形象的塑造,要適當運用各種描寫人物的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動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