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偶老人的心理

  不少喪偶者能夠以正確的觀點和方法克服因喪偶產生的心理危機,他們專心投入自己的事業,或是照顧好自己的家庭,依然可以生活得充實和愉快。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自責心理

  配偶因病突然離世,生者會有非理性的強烈自責心理,認為對方的離世和自己沒有及時救治有關,以至於持久焦慮不安。雖然去世的是一直需要照顧且常常拌嘴的老伴,但老伴突然的離世使王大爺感到失去了依靠,心理創傷更大,進而出現吃不下、睡不好、心神不寧、坐立不安、恐懼、退縮、緊張、失眠等,這正是喪偶綜合徵的主要表現。

  2、懷念心理

  居喪的老年人在強烈的悲哀之情稍稍平息後,又會產生對死者的深深懷念。這時,在他們的頭腦中會反覆出現老伴的身影,時而感到失去他***她***之後,自己是多麼的孤獨。這種狀態可能持續幾個星期甚至幾年。

  3、麻木心理

  很多老年人在得知老伴亡故的訊息後,都會表現得麻木不仁,呆若木雞。這種麻木不仁並不意味情感淡漠,而是情感休克的表現。麻木不仁可以看做是對噩耗的排斥,也是對自己無力駕馭的強烈情感的制服。這個階段可能持續幾個小時至一星期。

  喪偶老人如何走出低潮

  1、改變環境、轉移注意力如到子女家中住段時間,或住所不再放置配偶生前使用的傢俱物品,以免見物思情。

  2、失去朝夕相處、患難與共的配偶的確是一件令人悲痛欲絕的事情,但這又是無法挽回的事實。要坦然面對,不妨理智地提醒自己:每個人都要走向死亡,這是誰也逃脫不了的自然法則。

  3、將心中的苦楚向親朋傾吐喪偶老人應把內心的痛苦、焦慮和想法,一股腦兒地向子女、親戚和朋友傾吐,以尋找情感上的支援和慰藉。一旦將心中的痛楚訴出,心裡就會好過些,還能從親朋好友的安撫中感受到溫馨與鼓舞。

  4、積極參加各項社會活動以新的社會活動方式取代以往的家庭生活方式。如有工作在身的,則全身心投入工作,獲得的成就感會有助於替代悲傷感。

  瞭解了,小編提醒你,老年人喪偶本身就是一件傷心的事,子女們要多關注喪偶老人的身心健康,避免由於喪偶讓老年人走入心理死角。

  喪偶心理的四個階段

  1、承認

  很多老年人在得知老伴亡故的訊息後,都會表現得麻木不仁,呆若木雞。這種麻木不仁並不意味情感淡漠,而是情感休克的表現。麻木不仁可以看做是對噩耗的排斥,也是對自己無力駕馭的強烈情感的制服。這個階段可能持續幾個小時至一星期。

  2、內疚

  在接受了老伴亡故的訊息後,很多老年人會出現內疚、自責的現象。總覺得對不起逝者,甚至認為對方的死自己要負主要責任。內疚在所有居喪者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只要不太強烈,這一階段最終會度過的。

  3、懷念

  居喪的老年人在強烈的悲哀之情稍稍平息後,又會產生對死者的深深懷念。這時,在他們的頭腦中會反覆出現老伴的身影,時而感到失去他***她***之後,自己是多麼的孤獨。這種狀態可能持續幾個星期甚至幾年。

  4、恢復

  當居喪的老年人逐漸認識到“人的生、老、病、死是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對老伴最好的寄託和思念是保重身體、更好地生活下去”,理智戰勝了感情,身心也就能逐漸恢復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