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升高中各科的學習方法

  不知不覺,初三的同學已經畢業了,可別以為這樣就可以放輕鬆了,高中的學習生活才要真正開始,那麼在準備升高中的階段,同學們應該怎麼做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初中升高中的語文學習方法

  進入高中了,語文的學習至關重要。其實,學好語文有兩個不可或缺的關鍵點:一是擴大知識面;二是發展思維加工能力。前者著眼於積累,後者著眼於訓練。語文水平不高,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閱讀太少。把多讀多寫提到重要位置,要求通過朗讀、誦讀、背誦等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培養良好的語感,豐富語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蘊。為了加強閱讀,新修訂的語文教學大綱第一次明確規定背誦篇數和課外閱讀量,並增加了閱讀推薦篇目。背誦篇目小學不少於150篇,以絕句***四句***為主,課外閱讀量為100萬至150萬字;初中課外閱讀不少於180萬字,其中文學名著2至3部,背誦篇數不少於80篇;高中背誦古文20篇,詩、詞、曲50首,課外自讀文學名著10部以上,科普書刊和其他讀物不少於300萬字。

  客觀地說,語文作為基礎性工具學科,想要學好是不容易。它體系博大內容浩繁,融思想、知識與藝術為一體,需要逐步培訓良好的感知與接受能力。但是作為中學階段的一般性學習,需要的是紮實的文字、語言功底,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順暢的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而要達到此目的、應該說是不太困難的,是有規律可循的。這裡,首先需要端正一個認識,即語文成績的提高有賴於語文素養的增強,是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語文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學習時間的長久性決定它不能一蹴而就,所以不能急功近利,為應試求成績,而應該紮實語文基礎,將其作為一項立身處世的本領努力學習下去。

  現代語文教育認為,閱讀和寫作是體現一個人語文能力的主要標誌。在學習中要把握好這兩點精髓。閱讀是語文材料的主要來源,應該對一些名家名作進行有計劃的閱讀,不斷擴充套件知識面。中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要根據有關的閱讀書目制訂自己的讀書計劃,時代上分古典和現代、體裁上分詩詞和散文、國別上分中國和外國„„可以就自己的喜好側重來讀。還要涉獵當今報刊雜誌和精妙時文,關心時事新聞。需要明確的是學語文僅有課本是遠遠不夠的,要讀社會、悟人生。其實有更多的東西是無法講解的,多讀多看自能領悟——自能通神、自能提高。閱讀要和背誦結合起來,要廣泛積累語言素材。閱讀還要和寫作聯絡起來,古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很有道理的,寫作能加強記憶、整理思維、提高認識。閱讀中可廣泛摘抄詞語、警句、俗語、名人名言、精彩語段,還可提煉情節梗概:做作品評析、鑑賞、讀後有感等。真正的寫作不是被動地完成任務,而是主動地創作——貴在多練筆、常堅持,抒寫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情懷。

  語文學習中要用好三個本子。除了學校和老師要求的語文用本外,我們倡導學生手中還要備三個本:知識本、雜記本和隨筆本。知識本是用來記錄語言和文學方面基本知識的,可用於隨堂筆記和個人整理。雜記本是一個非常廣義的稱謂,針對的是語文學習的包羅永珍、無所不及——從妙辭佳句到精美文章、從歷史典故到民間俚語、從術語名詞到文學流派、從文學描摹到專題研究,都可以做隨時的、大量的摘錄、抄寫。此本要常備手邊,持之以恆,使其成為語文資料的重要積累。隨筆本則是用於創造的寫作園地,這裡沒有老師的任務,有的是觸景生情、有感而發。

  初中升高中的英語學習方法

  英語一定要十分注意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的培養。只有這樣,英語考試才能迎刃而解。首先,是英語單詞的問題。一定要定時定量,比如規定每星期一、三、五看半小時的單詞,就一定要堅持下去,單詞的記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可以隨身帶一袖珍筆記本,將看到的新詞隨時記在上面,閒暇時抽出來看看記記,其效果一定不錯,即使每天記上 10個單詞,一個月便可較熟悉地掌握運用300個單詞。在考試中,閱讀也往往是讓人頭痛的大難題。一種情況是對較難的文章根本無法讀懂,解決這個問題便只能從基礎抓起,單詞關要過。而更多的同學是文章能讀懂,但題卻做錯,這種問題解決就要具體分析了。我們必須明白,考試考的是你對文章的理解,而不是你對文章表述的問題上的看法。作文也是拉分的一大塊。作文高分祕訣其實很簡單。文章一定要邏輯清楚,使評卷老師很快就能明白你在說什麼。英語句子不一定要多麼華麗精妙,但卻定要確保準確無誤,即使寫較多的短句也沒關係。因為複雜的長句一旦掌握不好,犯了低階的語法錯誤,那麼你在老師心中的印象便一下子大打折扣了。此外,同等程度的文章,若書寫得漂亮端正,得分必高於書寫較差的。每天都應盡力抽出半個小時朗讀英文,培養語感,同時對聽力也大有好處。日積月累,點滴進步。

  英語學習之道 英語學習不同於其他學科,要注意學習語言的方法和技巧,即將英語基礎知識通過大量的聽、說、讀、寫的訓練,轉化為自己運用其進行交際和獲取資訊的能力。

  ***1***實踐第一:英語是一種語言,學習英語不同於其他學科,英語學習類似音樂課、體育課等實踐性極強的課程。英語學習的捷徑只有一條: Practice more.即Listen more, speak more, read more and write more.所以多聽、多說、多讀、多寫是培養語言習慣最有效的辦法。英語記憶的技巧有多種,但是沒有親自實踐的前提,所謂的技巧都是空談。

  ***2***聽說領先,讀寫跟上:英語是一種拼音文字,拼音文字的音和形有密切聯絡,可以說英語的語言聲音代表著語言的符號。張口說話***包括朗讀***是英語入門的敲門磚。語言的功能是交流,我們將聽和讀看作是語言的輸入,說和寫是語言的輸出,這四項技能的訓練密不可分,是相互聯絡和相互促進的。

  ***3***掌握規律:任何學科都有其內部規律,這種規律要靠自己的實踐和嘗試來獲得體驗,還可以參照一些成熟的科學方法和技巧,從中獲得最佳的學習方法。以合理的方法獲得最大的學習效益是我們學習中所追求的目標。記憶中要記住一般規律,注重特殊規律。

  ***4***熟練運用:語言是交流的工具,熟練地用英語交流和獲取資訊是衡量英語學習的標準。作為在校生,目前能衡量學生英語學習的標準可能就是英語考試成績。但凡是考試成績高的學生也正是那些學習刻苦、學習得法,能夠做到書不離手,語不離口的學生。所以說學習語言實際上就是培養一種表達習慣,這種習慣的形成是要經過不斷的重複和苦練,就如同鋼琴家只有日復一日的練習才能彈奏出優美的樂曲,游泳運動員經過年復一年的苦練才能站在高高的領獎臺。

  初中升高中的數學學習方法

  學好數學需要注意抓好下列環節:⑴制訂計劃,⑵課前預習,⑶認真聽講,⑷及時複習,⑸獨立作業,⑹解決疑難,⑺系統小結,⑻課外學習。一個學生只要能夠按照這八個環節學習,步步落實到位,那麼這個學生就將成為學習的主人,併成為班上的優秀學生。

  把數學知識看成是一個系統,那麼數學知識結構具有四大要素,即事實、事理、事用、事體。具體來講這四大要素具有不同層次的知識結構。⑴ 感知***事實***:感知是數學學習的開始、是基礎,一切數學學習活動只有知道了“是什麼”,才能進一步地探索“為什麼”從而才能理解和應用知識。⑵ 理解***事理***:為了對一個數學結論能夠理解,必須明確它的原理,它的來龍去脈。數學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定理的證明,公式的推導,結論的解釋等,都要弄懂搞明白,才算真正掌握了數學事實的原理。⑶ 應用***事用***:數學教材當中,對例題的總結,練習題的解答,及課外作業的完成過程,都是“事用”掌握的過程。⑷ 系統化***事體***:“事體”指的就是“知識體系”。數學學習材料之間具有種種聯絡,如果學生了解新舊知識間的聯絡,就能達到由此及彼的作用。掌握“事體”有以下幾個作用:知識結構嚴密化,記憶牢固,思維靈活多樣,為學習新知識奠定基礎,容易產生新的聯想。因此通過總結,使知識系統化是十分重要的。

  ***1***變更命題的表述形式,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可以使學生養成深刻理解知識的本質,從而達到培養審題能力。

  ***2***尋求不同解題途徑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廣闊性。對問題解答的思維方式不同,產生的解題方法也各異,這樣訓練有益於打破思維定勢,開拓思路,優化解題方法,從而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3***變換幾何圖形的位置,形狀和大小,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把課本中的例習題多層次變換,既要加強知識之間聯絡,又激發學習興趣,達到鞏固知識又培養能力的目的。

  ***4***強化題目的條件和結論,培養學生的思維批判性,這樣的訓練,可以克服靜止、孤立地看看問題的習慣,促進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再認識,培養學生研究問題探索問題的能力。

  ***5***變封閉題目為開放型題目,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性。通過這類問題的練習,可以把學生引導到他自己的學習過程中去,培養學生事實求實的科學態度,勇於創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初中升高中的物理學習方法

  學好物理概念 做到“五會”:

  會表述,熟記並正確地敘述概念、規律內容;會表達,明確概念、規律的表達公式及公式中每個符號的物理意義;會理解,掌握公式的應用範圍和使用條件;會變形,會對公式進行正確變形,理解變形後的含義;會應用,會用概念和公式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和計算。以下是具體的學習策略和方法:

  ***1***重視畫圖和識圖 學習物理離不開圖形,從運用力學知識的機械設計到運用電磁學知識的複雜電路設計,都是主要依靠“圖形語言”來表述的。學會畫圖,就可以把複雜的圖形簡單化,從而使解題思路更清晰。

  ***2***重視觀察和實驗 對於初學物理的學生,尤其要重視對現象的仔細觀察。只有這樣,才能將所學知識的理解不斷深化。例如,老師講到參照物時,許多同學都會聯想到:坐在火車上的人,會觀察到鐵路兩旁的事物都向車尾飛奔而去。這個生動的例項使我們對運動的相對性有了形象的認識。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重視實驗,把所學的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中的現象結合起來。學習中,要認真觀察老師的演示實驗,並獨立完成動手操作實驗。此外,還可自己設計實驗。

  ***3***學會“兩頭堵”的分析方法 物理知識的特點是由簡到難,逐步深入,隨著學習知識的增多,許多學生都越發感到物理題不好做。這主要是因為思考的方法不對。拿到一道題後,一般有兩條思路:一是從結論入手,看結論想需要知道的條件,逐步向已知靠攏;二是要“發展”已知,從已知想到可知,逐步推向未知。當兩個思路“接通”時,就能得到解題的思路。

  ***4***注意適當分類 當學習過的知識增多時,就很容易記錯、記混。因此,可試著按照課本和某些輔導材料中繪製的框架圖去幫助記憶和理解。適當地對概念進行分類,使所學的內容化繁為簡;可以不斷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統化,不斷地把新概念納入舊概念的系統中,逐步建立一個清晰的概念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