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學習方法調查報告

  初中生學習方法調查,試圖瞭解現在的中學生的學習方法,使成績不佳的學生,開始願意學習;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學習變的輕鬆。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供你參考。

  如下

  一 調查目的

  中學生,特別是高中生,在學習相當繁忙的情況下,掌握一種高效率的學習方法顯得格外重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學好功課,發展才智的重要條件。高中生由於年齡特點,掌握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為了研究高中生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我們對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預習、聽課、作業、複習、考試、課外閱讀、課堂小結等學習方法進行了抽樣調查。

  二 調查的物件與方法

  我們四個人分別在湛江農墾實驗中學高一4班、8班、10班、11班四個班的學生為物件。接受調查問卷的學生年齡範圍:15-18歲,約240名。這次調查的物件既有重點班的學生,也有普通班的學生。

  調查的方法主要是採取調查問卷的形式,為了保證調查問卷情況的真實性,實行無記名問卷,只寫上班級和性別、年齡,以免顯示學生自己的情況等因素而是自尊心等受到傷害。我們共發放240份,有效回首問卷235份,回收的問卷有97.9%的效率。問卷共有19個選擇題,統計選項的人數,然後累加算出總的比例,人工對資料進行彙總統計***用Excel軟體進行統計處理***,結果保留了1位小數。

  三 調查內容及結果

  ***一***調查內容:

  學生的一些基本情況:假期學習情況***題1***、學前準備***題2、3***、課前預習情況***題4-6***;上課聽課情況***題7-12***、課後作業複習情況***13-17***考試情

  四 調查結果的分析

  1 課前預習情況及方法

  調查顯示,31.7%的學則是經常預習;22.2%的學生是老師要求就預習,若老師不要求就不預習;而44.3%學生在課前很少預習; 剩下2.8%的學生則是在課前不預習。33.2%的學生會找疑難點進行預習,而15.7%的學生則是選擇找側重點; 22.5%的學生會對照參考資料進行預習;最後28.6%的學生看一遍書。

  通過這些資料,側面反映了學生不知道預習的目的是什麼,導致學生不知道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哪些是自己看不懂的,進而不能在上課的時候有針對性的去聽課,使課堂效果黯然失色,教學效果不明顯。甚至會出現一個概念老師要重複幾次講解學生才能理解接受。

  2. 上課情況

  1*** 課堂聽講情況和方法

  上課認真聽課是獲得知識的最重要的途徑,62%學生喜歡老師講解的授課方式;17.2%喜歡課堂討論;12%喜歡自由閱讀;11.8%選擇答問方式。不管哪種方式,只要讓學生有效地掌握課堂內容,這需要老師因材施教。

  2*** 課堂記筆記的情況和方法

  根據調查結果表明60.1%邊聽邊把老師的講的和自己認為重要的內容記下,複習也就顯得較輕鬆了。其中4.1%的學生是老師讓記什麼就記什麼,筆記不分重點和非重點,如果課後沒有及時複習,筆記過了一段時間,就會忘記學習過程中老師所講的難點和考點,複習時就會感覺比較吃力且學習效果不好;而30%的學生則是不記講的和書上一樣的內容認為重要筆記才記但常常聽不到老師下面所講的內容;而也有6.8%學生不會做筆記和不知道如何做筆記,只願意想配合老師的節奏。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這部分學生往往學習效果不如其他同學,就是他們不瞭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道理,他們往往會認為自己大腦能記住這節課老師講的內容,但是下課後就很容易忘掉,這也是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目標的原因之一。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再強調書上的重點內容,但是學生聽老師講的內容跟書上講的一樣就沒有抄下筆記,甚至沒有將書上相關的內容劃下來,有時老師會對課本上的內容進行總結性歸納***如列表等方式***使學生複習起來更明瞭,可是學生就覺得跟書上一樣沒必要記,導致時間一久學生就把知識遺忘掉,使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3*** 聽課效果

  根據調查結果:對於課堂內容,84.6%學生部分聽懂,4%全部聽懂,5.4%學生全聽不懂,還有5.0%不清楚自己有沒有聽得懂。大部分學生知識部分聽得懂,還要加強教學的質量。而教師在課堂時應該進一步瞭解學生的反應及反饋,從而改善教案與教學方法,使得更多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讓他們聽的清楚,聽得懂。

  3 課後複習情況

  1*** 複習情況與方法

  約有一半的學生平時不復習,在測驗和考試前會複習;37.1%在平時、測驗和考試前都會認真複習;9%學生在老是強調要複習才會複習;剩下3.9%在平時都不復習;其中有26.1%學生在複習時通過會議學過的內容,自己整理出提綱,這對還有疑問的地方,及時弄懂45%的則把學過的內容看一遍後,會嘗試做一些題目來鞏固;24.2%邊做作業,不懂得地方才看書或筆記;剩下4.7%的則不復習只完成作業。通過上述的調查結果表明學生複習的主動性不高,而複習方式多樣,普遍的複習方法是把書看一遍做題鞏固。學生在複習積極性還有待進一步的加強,平時應認真地對待課後的複習,找到自己的複習方法一提高效率。

  2*** 作業情況

  據統計9.5%的學生做作業遇到困難時經常不能完成,也不會問同學或老師;16.5%的學生只講究速度做完就完事了53.5%的學生做作業遇到困難時需要與同學們討論才能完成;10.5%的學生能自己快速準確完成;從結果看大部分同學在作業完成方面都有著各自一套的學習方法。

  3*** 課後複習情況

  對於課後學習的自覺性,根據調查結果表明,上自修課時間裡,如果沒有老

  師在,有40.7%學生查漏補缺,抓緊時間學習自己的薄弱學科;36.7%看哪個老師不值得作業多就做那個學科的作業;15.8%無所事事,逮著什麼就看什麼;而只有14.7%思考今天的學習情況,做好總結。而平時與同學之間的交流,有36.7%學生與對學習幫助的交流,41.2%經常與他人探討學習心得,9%學生經常幫助他人,而剩下15.2%不討論學習方面的問題。由此,課看出大部分學生沒有一套比較系統的完整學習排程,一部分的學習態度也為端正。而部分學生缺少與他人交流探討學習問題。因而,教師在此方面課開設一些交流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在交際方面的主動性。

  4*** 小結

  從複習方面綜合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都沒有自覺複習的習慣,而他們大部分不知道如何複習,教師應該如上述所提的要在本節課教學任務結束後做一個小結,小結既起到梳理學生學習的思路的作用,而且還起到複習知識鞏固的作用。而且教師可以不定時地對學生進行小測,隨時檢查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另一方面,由於學生在複習過程都比較少看課外資料,教師可以上課穿插一些課外小知識,既可以擴充套件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又可以激起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上最好的導師。

  五 調查總結與建議

  [1]總結

  根據這次調查報告對高一學生的學習方法有一個大致理解。調查結果表明,目前,多數高中生仍停留在教師所要求和佈置的,帶有一定強制性的學習狀態,學習的被動性較強,他們主動學習和探求知識很不夠,還沒有掌握適合獨立學習的學習方法。這種學習的被動性,表現在學習方法上主要是死記硬背。他們上課抄筆記,複習考試按教師指定的背課本和筆記,還有許多學生大量地看各類題解,這都抑制了學生的思維和發展,他們的學習缺乏獨立性,也缺乏主動性;而對老師的依賴性較強,又極大地影響了學生能力的培養。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中教師中的強制性措施過多,教學中忽視對學生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這不能不是個重要原因。它造成學生心理不平衡,使學生失去了學習主動性。

  調查也表明,部分學生的學習方法比較靈活,有較強的主動性和適應性,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和學科的特點選擇較為適合的學習方法,能夠自己進行獨立鑽研,掌握了一訂的學習主動權和自學方法,因而學習效果也是比較好的。

  [2] 建議

  1 為了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教師有必要進行學法的具體指導,要開設關於學習方法的主題班會,引導學生尋求合適的學習方法。教師進行指導時,一定要根據不同學生特點和學生心理髮展程度,有針墩性地進行具體指導,切忌搞統一的模式。

  2 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