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的學習技巧

  高二的學習是一個打基礎過程,我們要認真對待。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二語文的學習技巧以供大家學習。
 

  一、注重基本規律

  高考語文學習雖然加大了複習與練習的比例,但大家不可忘記語文學習的規律就是“積累”兩字。如果只沉浸在做題之中,不重視積累,反而得不到應有的學習效果。所以,建議大家在緊張學習中仍然應該留出一部分時間來閱讀一些文史哲類的書籍。這樣既有助於放鬆自己的心情,又有助於語文能力的提高。

  二、複習的基本範圍

  對於高考語文學習,有兩種不同的錯誤認識。一種認為高考的語文複習沒有範圍,複習未必有用,指望“臨場發揮”考出優秀成績。另一種認為高考的語文只要做習題就可以解決問題,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就做。這兩種做法都是對高考複習基本範圍的錯誤認識。我認為高考的範圍之一就是同學們手中的教材,研究好教材中的每一篇現代文、每一篇古文都是對高考的有效複習。高考複習的基本範圍就是你所做過的每一份試卷中,你曾經做錯的習題,這是你的一份寶貴的“財富”,只有正確掌握好手中的每一點滴知識,確保正確率,才能從容面對將來的高考。

  三、積極心態

  古希臘著名學者阿基米德宣稱:“給我一個支點,我將移動地球。”這是何等氣魄的自信,正是這種令人驚歎的自信,燃氣了他無比的智慧,使他做出了光照史冊的巨大貢獻。同樣在高二的語文學習中,考試不可避免,問題是如何對待每一次的考試,我們應把它作為衡量這一階段的學習水平的工具,而不應作為考核自己的唯一評價標準。我們要在不斷的語文檢測中建立自己的評價體系,任何一方面的進步都應作為自己前進的巨大動力,給自己良好的信心,給自己積極的心態,不因一次的失利而失去了最後的動力。事實證明不自信會影響到你的正常發揮,尤其是你的寫作發揮。所以,不管你現在的成績如何,要知道最後在語文考場中勝利的往往是那些曾經自信——現在更加自信的考生!

  四、良好寫作習慣

  在高考語文的整體複習中,寫作是一個難點中的難點,很多同學對此不知所措,也覺得很難提高。我覺得新學期開始就培養自己良好的寫作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不但可以通過課堂的習作訓練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而且可以通過平時小段練習來提高。這樣的勤寫,並堅持一段時間,你的寫作一定會有較大的提高。同時,在整體訓練自己的寫作時,也可以通過找到小塊時間來訓練自己的開頭能力,結尾能力,過渡能力等。讓我們把寫作作為一種生活,作為一種審美,作為一種釋然,這樣的良好習慣必定能使你在高三的學習中突飛猛進。以上建議是我們在這麼多年高考輔導過程中總結而來,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帶著熱情,帶著信心,輕鬆走過高二的緊張複習階段。

 

  高二語文學習方法推薦:

  一、積累詞彙

  這是一項夯實學生語言文字基本功的基礎工程,猶如修好高樓大廈的基腳。在這個環節,我是這樣要求的:學生初一一進校就必須備齊字典、詞典等工具書,遇到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就去向這位不說話的好老師請教,並能做到隨時地請教。在檢視工具書的時候,要像串銅錢一樣,成串的理解、記憶,如查“心有餘悸”一詞,就把所有帶“心”的詞語都看看、記記。在班上,我要求每天由一名學生利用黑板一角書寫一個成語,並在課前引領全班同學來朗讀,記憶,造句,說話,而這還檢查了學生平時的練字情況呢。每期堅持舉行一次文字基本功檢測比賽,對優秀的學生予以表揚、鼓勵,這也讓後進生找到了自己學習的薄弱之處,鼓勵他們下來之後應該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只有學生積累的詞彙豐富了,說話、寫文之炊才不愁無米。

  二、積累語句

  文字並不等於語言,要想學生“下筆如有神”,還得讓學生通過讀書領悟和深化課堂上所學的為文之道,並向他人、向生活學習語言,借鑑別人文章中精彩的語句,豐富自我的語言記憶體。所以我堅持讓學生做讀書筆記:每週用專門的閱讀課來做,初一、二時可摘抄佳詞妙句,初三時可多寫讀後感,字數都在五百字左右。同學間的作業要相互傳閱、欣賞、借鑑、評價。從效果來看,剛開始時學生會覺得是一種任務,到初三時,他會把這項工作變成一種自覺,看到好的文段就不禁手癢、心癢了。可以說,這項工作對學生的思想、文化、人格、心理、語言等都是一種極好的薰陶,讓學生培養起了一種終生受益的好習慣。

  三、積累感悟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語言來自書本和生活,思想亦然。真正意義的積累是用生命、用心靈來完成的,所以要讓學生通過感悟來沉澱語文學習的內蘊,從而又完善自己的生命。這需要教師的引導。我在教學的時候就注重了學生對課本的超文字演練,對於生活中出現的新現象新問題有時也和學生一起參與討論,發表看法,如:學了《風箏》後,讓學生談談自己類似的經歷;探索方仲永“泯然眾人”的社會原因;探討如何對待中學生上網的問題等。為此,我佈置了“每週一記”、“每天一思”的筆頭工作。通過引導學生對書本的逆向性、引申性思考,指導學生用這種思考去抓取積累生活中的寫作素材,把所見所感用一兩句話記錄下來的“每天一思”,教師評價時注意的關鍵不是字數,而是學生在思考,有感悟。長期堅持,學生的寫作不再是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