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的學習技巧及經驗分享

  有一部分同學到了高三,語文成績越來越差,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學習方法不正確,想要學好高三語文,掌握技巧才是捷徑。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三語文的學習技巧及經驗,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語文的學習技巧及經驗

  1、背東西要不斷的重複

  目前大多的語文複習資料都將需要背的知識整合到了一起,雖然方便學生查閱,但同時也難於記住。因為很多同學都是一次性背很多,背完以後也會重複,所以這就增大了記憶的難度。

  高三學生在背東西的時候,尤其是古詩詞、文言文這些,不能走過程,一定要反覆記憶。每早起一點背,然後在早讀、課間、睡覺之前都複習一下,加深記憶。背的時候也不能忽略了默寫,畢竟考試是筆試,字寫對了才能得分。

  2、注重閱讀和作文

  高三語文考試中的閱讀題和作文佔分比例很大,也比較難得分,所以想提高語文成績就不能忽略這兩部分的內容。

  在回答閱讀題的時候,注意答題的步驟,答案最好能精煉簡潔,不要寫一大段只為了突出一個點。

  關於語文作文,高三學生要注意積累素材,並且分析素材立意和可以運用的話題,積累素材的同時也能提高審作文材料的能力。積累作文素材的話,最好是關注一下社會熱點新聞,熱點素材比那些經典的素材更能引起閱卷老師的興趣。

  3、提升考試能力

  高三複習主要是為了高考,所以高三學生還要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也就是學習主要以考試為出發點,縮小複習範圍,在有效的時間內最大程度的提高成績。

  高三提高語文成績的方法

  第一,複習要根據老師的進度制定相應的複習計劃,最好稍稍超前一點。這樣上覆習課時重點、難點、弱點了然於胸,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了。要注意不光是對所學內容進行溫習,還要對相近、相反、相關知識點進行比較和辨析。

  第二,要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複習方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適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使用“目錄回憶法”,即根據目錄來回憶章節的內容,遇到印象模糊或沒有印象的,立刻翻到該頁仔細閱讀。這個方法十分有效,既全面又省時,同學們不妨一試。

  第三,複習階段要進行查漏補缺工作。大家可以拿出以前的練習本、試卷,把不懂處、易錯處、常錯處、常考處一一歸納總結,使自己對自己的情況胸中有數,便於利用有限的時間彌補弱點。語文中的名言名句很令人頭疼,內容多,分值低,要花大力氣才能拿到。把一些常見的名言警句和一些自己常錯的內容都抄在一個小本子上,一有空就拿出來看。出錯率就會明顯下降。

  第四,要注意鍛鍊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心理素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考場上水平能否正常發揮。高三期間有許多模擬考試,一是為了檢查同學們的複習情況,二是為了模擬高考情景,鍛鍊考生的心理素質。同學們平時就要有意培養自己認真仔細、頑強堅韌的品格。有的同學題目難考不好,題目容易還是考不好,這就是心理素質不好的表現。面對難題,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心慌煩躁,知難而退;面對易題,得意忘形,粗心大意,白白丟分,這是同學們最易犯的毛病。其實,若能想到我難人難,我易人易,沉著應戰,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第五,要勤動手,避免紙上談兵的情況出現。複習的東西都是以前學過的,一般腦子裡都是有印象的。有的同學在複習時,看到這個知識點,覺得真簡單;看到那個知識點,認為已經掌握了。於是飛快地跳過去。殊不知許多東西,看似簡單,真正運用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有很多細節問題都是你料想不及的,只有在實際做題過程中慢慢體會。而且,熟能生巧,為了達到“快、準、巧”的目標,做一定量的題目是十分必要的。

  高三學好語文的小建議

  一、針對的是普遍存在的重理輕文的現象,首先是語文教師應該改變認識,帶領學生振作精神,樹立信心,相信有能力學好語文。考名校的語文成績應該是120以上,二本也得110以上,上不了100分考本科很難。班級平均分不能低於115分。

  二、計劃周密,準備充分。進入複習後用較短的時間完成教材的梳理,然後進入兩輪複習時間,用表格的方式列出進度表。一練、二練、三練之前都要完成各知識點的錯題回顧訓練,梳理並清理知識。

  三、用好材料,提高複習的針對性。學大教育語文教研專家何教授指出,主要資料一定要靠自己編寫,如語文基礎知識及語言運用、古詩文閱讀與鑑賞***重點難點突破***、文言文的閱讀指要、現代文的複習指要、應試作文規範指要等材料。這樣,針對性強,效率高,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語文複習的信心。

  四、立足課堂,提高效率。六環節複習課:準備材料,蒐集資訊;瞭解學生,明確目標;回顧整理,典題引用;互動交流,指點技巧;對應訓練,反覆校正;利用作業,提升能力。

  五、有序訓練,精細指導。有序訓練,就是根據知識點、考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系統的訓練,需要化整為零的就化整為零,需要集中突破的就不怕多用時間。再如針對學生作文中的問題,就強化按格有序的訓練,從文體到篇章結構,到語言運用,一項一項過關。其中議論文最為重要,其次是議論性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