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的學習計劃

  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養成這些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學校教學工作計劃,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 以提高課堂效率為切***,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以年級年度工作重點為中心,以狠抓落實為核心,加大教學常規管理執行力度,加大教研力 度,提升教師理念,提高語文教學效益,爭取高二語文教學質量在原有的基礎上再上一個臺階。

  二、情況分析

  1.教材教學:高二階段是高中階段比較關鍵的一 年,從教材上來看,難度較高一有了很大的提升。本學期學習教材必修五和選修《唐詩宋詞選讀》,著重培養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以及閱讀 鑑賞古典詩詞的能力。從閱讀教學的角度來看,對學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閱讀理解上升到品味鑑賞。寫作上著重培養寫作議論文的能力,要求學生學習寫作的發展等 級和應對話題作文的能力。

  2.學生分析:學生在高一階段的語文學習還處在比較被動的狀態下,對語文學習的認識尚模糊,興趣不夠濃。大多數同學語文基礎知識掌握還不紮實,課外遷移不夠,閱讀和寫作能力還有待加強。

  三、教學目標及任務

  1***、課程教學主要目的要求:

  必修五:

  追問科學的意義,嘗試解釋人生難題,探討生與死的價值。

  《唐詩宋詞選讀》:培養正確的閱讀和鑑賞古典詩詞的能力,提高詩詞閱讀鑑賞能力和個人精神品格。

  完成語文必修五及讀本、《唐詩宋詞選讀》教學內容

  2***、教學重點、難點:

  必修五:

  1. 探討人生價值,解釋人生難題;

  2. 文言文篇目實詞,虛詞,句式的理解,培養文言文自讀和翻譯的能力

  《唐詩宋詞選讀》:培養閱讀和鑑賞古典詩詞的能力,提高詩詞閱讀鑑賞能力和個人精神品格。

  四、教學構想

  1、教材處理

  ***1***、精講“教讀課”,落實“自讀課”,努力創設探究式能力課型。

  每個單元精講1—2篇“教讀課”,以“課”為例,舉一反三,側重能力的全程培養,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變教師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自讀課”必以學生自學為主,強調自學課型的內在特點和學法指導。

  ***2***、取捨有度,重視文言文閱讀能力培養。

  本學期教學任務重,有些課文根本來不及上,因而要有取捨。學習重點還是應放在文言文教學上。主要以積累文言知識為主,進而增強學生文化功底。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文言文閱讀興趣,抓好誦讀和默寫指導,並適當為其補充有關文言知識,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

  ***3***、閱讀積累,積澱學生的語文素養。

  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充分利用學生的課餘時間,用好《讀本》,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要提出具體的閱讀意見,做到有計劃、有措施、有效果。或摘抄或點評,因“班”施教,因“人”制宜,將課外閱讀教學落實到實處。

  ***4***、寫作實踐活動也納入正常的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之中。  

  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展活動,要求學生定時定量完成寫作任務。此外,在常規課堂教學中不可忽視學生的“動腦、動口、動手”等語文實踐效能力的培養。

  2、工作措施

  ***1***、抓好常規,開好每週一次的集體備課活動。加強集體備課的力度,讓集體備課落得更實,做到有中心發言人、有記錄、有補充、有實效。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有效整合課程資源和教學資源。

  ***2***、精心設計、科學實施教學。高二上學期的語文教學任務很重,在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語文能力,強化語文素養。

  ***3***、夯實基礎,強化古詩文和文言知識的積累。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具有進一步的文學鑑賞能力和閱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為高三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4***、加強作文寫作訓練。以“閱讀”和“寫作” 教學為抓手,帶動其它方面的教學工作。運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能力,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空間。加強作文習慣訓練,先審題,再構思,提綱好了 後動筆。還要求議論文入格,注意其他作文素養的培養。鼓勵學生自我創作和課外積累。

  ***5***、積極開展語文學科活動,鼓勵學生作研究性 學習探討。配合課文的學習活動或結合傳統節日,收集古代描寫或反映這個節日情景的詩文等開展語文活動。如中秋節的詩文誦、國慶節的講古代愛國故事、誦古代 愛國格言等。鼓勵學生參加專題研討會、讀書報告會等活動,將研究探討的過程和結果寫成小論文。

  ***6***、組內示範課***公開課***的有效開展。在學校 教導處、年級組和教研組的領導下,開展好示範課、優質課、研討課、彙報課等公開課活動,組織好組內教師積極參與開課、聽課、評課,做好記錄並加以整理,做 到“課課有收穫”,以實現自己的教學更大的提高,保證備課組的教學質量和教師的取長補短。積極有效的提高年輕教師的進步速度。

  ***7***、做好優秀生的輔導,抓好成績差的學生的具體指導工作,使班級穩定。

  ***8***、認真組織好模組考試、期末考試的複習工作,力保在每次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有關高二語文的學習方法推薦:

  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指的是在長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經過不斷的重複或練習,逐漸養成並鞏固下來的一些好的行為方式或動作傾向。從某種意義上講,語文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過程。葉聖陶老先生曾經說過:“語言文字的學習,就理解方面說,是得到一種知識;就運用方面說,是養成一種習慣。”所以說,只有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使自己一輩子受益無窮。

  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養成這些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愛閱讀的習慣,精讀的習慣,默讀的習慣,朗讀的習慣,速讀的習慣,做讀書筆記的習慣,用工具書的習慣,好問的習慣;記日記的習慣,寫隨筆的習慣,先構思再寫作的習慣,自己修改文章的習慣,書寫工整、美觀的習慣,注意行款、格式的習慣;專心聽話的習慣,有禮貌說話的習慣,與人文明交際、恰當表達和交流的習慣;課前預習的習慣,集中精力上課的習慣,認真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自主探究的習慣,與人合作學習的習慣,隨時留心學習語言的習慣……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貫穿於語文學習的各個環節、所有方面和全部過程。認認真真、紮紮實實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逐漸養成這些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

  語文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過程,它雖然不像別的學科那樣能很快見效,但是隻要你持之以恆,就能養成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能收到顯著的成效。比如閱讀,我們閱讀的多了,慢慢地就愛閱讀了,會閱讀了,閱讀的感悟能力也就提高了;我們寫作,經常寫,就越寫越愛寫了,一天不寫就會覺得不舒服,慢慢地寫作水平也就提高了,還可能發表作品,品嚐寫作帶來的樂趣;我們進行口語交際,經常練習,慢慢就會善於傾聽,善於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得體的表達,懂得怎樣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適應社會的能力也就強了;我們上課,我們學習,慢慢懂得了上課應該怎樣集中精力,應該怎樣抓住重點,瞭解了學習的有效方法。這些反覆實踐、反覆積累、反覆運用的過程,就是我們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我們提高語文能力的過程,也就是我們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

  所以說,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認真實踐、長期歷練、不斷積累,才能逐漸養成。正像葉聖陶所說:“鍛鍊語文習慣要有恆心,隨時隨地當一件事做。正像矯正坐立的姿勢一樣,要隨時隨地坐得正立得正才可以養成坐得正立得正的習慣。”

  一旦這些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養成了,你的語文能力就已經提高了,也就具備了較高的語文素養。而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它會伴你奔向未來,邁向成功,成為你終身受用不盡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