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學常識大全

  政治哲學是中國傳統哲學的一箇中心,也時高中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政治哲學常識***一***

  1、物質意識辯證關係?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事物發展。

  2、一切從實際出發含義及重要意義?

  即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把客觀存在的實際事物作為根本出發點,它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起碼要求,是無產階級政黨正確的制定和執行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是人們正確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發點。

  3、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基本派別?

  基本問題即物質意識的關係問題,基本派別是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是,承認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後又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4、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

  堅持無神論反對有神論,要把想問題辦事情的立足點放在國情上,客觀的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正確估量和對待自己。

  5、聯絡的概念及普遍性表現?

  聯絡指事物內部要素之間及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具有普遍性。***1***任何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環節是相互聯絡的***2***任何事物都與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絡著***3***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絡的統一整體。

  6、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及方法論意義?

  區別: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整體功能大於部分功能之和***有序合理,整體功能小於部分之和***無序欠佳***

  聯絡:不可分割,整體由部分組成,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

  相互影響:整體影響部分,部分影響整體,關鍵部分對整體起決定作用→辦事情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搞好區域性,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7、運動和物質的關係?

  物質是運動的物質,物質是運動的主體,運動是物質的運動,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割,離開物質談運動或者離開運動談物質都是錯誤的。

  8、靜止的兩種情況?

  一是空間位置保持不變,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質在一定時期內基本不變。

  9、如何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要把事物如實的看成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要弄清事物在其發展階段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地位,要有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高中政治哲學常識***二***

  10、規律的含義?

  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聯絡。

  11規律客觀性的表現:

  它的存在和發展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集中表現為它的不可抗拒性。

  12、矛盾的含義及矛盾統一性的兩種表現?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統一: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矛盾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

  13、矛盾普遍性的表現及方法論意義?

  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並且貫穿於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敢於承認矛盾,揭露矛盾;還要善於全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

  14、矛盾特殊性的表現及方法論的意義?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事務矛盾的雙方各有其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含義及意義?

  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列寧稱之為馬克思主義的最本質的東西,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它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1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及方法論意義?

  辯證統一的關係:一相互銜接一方面,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並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另一方面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二.二者不是凝固不變的,在不同的場合又是可以變化的。

  17、兩點論與重點論的含義及統一關係?

  兩點論,在認識複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點論,在認識複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要著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兩者是緊密相連的。兩點是有重點的兩點,重點是兩點中的重點,離開重點談兩點或是離開兩點談重點,都是錯誤的。

  18、內外因的關係及方法論意義?

  事物發展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引起作用→重視內因,對外因做一分為二的分析,把內外因結合起來。

  19、量變與質變的關係及方法論意義?

  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堅持適度原則,要不失時機的促成飛躍,要重視量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