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節有感作文集錦

  青春是什麼?青春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歲月。它是一個人的生命含苞待放的時期,生機勃勃,朝氣蓬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對於青年節感想的作文。歡迎閱讀。

  1

  在青春的路上風雨兼程,但我們要堅強, 在青春的路上,彩虹永照,但我們要努力,在青春的路上,陽光明媚,但我們要有青春的活力,在青春的路上,充滿陰雲,但我們要充滿自信,在青春的路上,充滿熱情,我們要釋放自己的熱情與豪邁,在青春的路上,讓它在青春的路上,指引我們前進,指引我們飛翔...

  時間猶如是一滴淡水,而過往就像是一滴鹹水,將淡水滴到鹹水裡,我們能感覺到它的存在,但他已經變成過去,永遠都無法回到最開始。但是上帝在關上一扇門時往往會開啟一扇窗戶,當你獲得一些東西時,就要失去一些東西。前提是我們必須弄清楚獲得的東西和失去的東西相比什麼更重要。回憶與未來亦是如此,我們必須在兩者中選一個為獲得的東西,另一個為失去的東西,我們不可能同時去獲得,所以也要選擇,看看你選擇未來還是過去,但我們必須知道哪一個才是更重要的

  我們的責任重大,我們還太小,有太多的東西要你學習,我們還沒踏入真正的人生,我們還要去完成未完成的夢想,有太多的事沒有經歷,人生的使命還沒有完成,所以那是一個殘缺的人生。但是我們必須牢記:這些就意味著你要放的下過去的所有所有,我們要放下快樂的童年,去接受社會的險惡,勇敢的走下去。

  青春就是這樣,有太多的無奈。但是風雨之後一定會有彩虹,我們要樂觀的面對一切。

  在青春的路上,我們在始點一起出發,途中,我們偶爾會因為種種原因而想返回,但我們還是要堅定的走向人生的終點,夢想的終點。在途中,會有很多人會加入我們,而我們也要學會接受他們。我摯愛的朋友們,讓我們邁著堅定的步子蹋上青春的旅途,在夢想的終點再會!

  2

  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然而,“五四”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是一種精神,表現出對我們民族熾熱的愛,對國家前途和命運的關注,表現著的責任和使命。

  今天,我們這一代有幸生活在改革開放的大好時代,有幸站立在世紀和千年交匯點上。我們是幸運者。面對新世紀,我們責任重大。我們回顧發揚“五四”精神,認真思索著,自己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怎樣的人生。記得,最初開始認識“五四”是從小學的歷史課開始的。那時,老師講到“五四”運動,向我們講述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種種欺凌,講述青年們為祖國不惜獻身的種種壯舉。當時,我們雖然還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但有如一絲曙光照亮矇昧的荒原,我們幼小的心田中已播下了愛國的種子。漸漸地,我們長大了,我們成為風華正茂的青年,我們更加深刻地懂得了五四的傳統和精神。想想那些曾經與我們差不多大的五四青年吧!他們稚嫩的肩上早已承當起一份救亡圖存的重任,而今天建設祖國的重任將別無選擇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我們是否應該為祖國的更加繁榮昌盛而奉獻我們的一切?

  是啊,我們不小了,我們不能永遠停在父母寬大的羽翼下避風躲雨。今年的五月四日,我們將參加成人宣誓儀式。那意味著我們將要同父輩們一起,共同撐起一片藍天。

  長輩們常說我們這一代人是蜜罐裡泡大的孩子,少些緊迫感,也少些責任感。的確,與他們相比,我們的生活更舒適,更安逸。但這決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鬆身上的努力,減輕肩上的責任。

  人們每每談到我們蘇北老區總是感慨萬分。蘇北大地,是一片美麗而神奇的土地,我們鹽阜地區也曾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過光輝的一頁。戎馬倥傯的年代,這一方熱土,曾經為中國的革命付出了多麼昂貴的代價。新中國成立後,這裡的人們用自己的雙手,憑著蘇北人的勤勞和智慧,使自己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說起這一切,我們心中總是充滿自豪。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這裡與祖國的其他發達地區相比還有著很大的差距,這裡個別地方的貧困還有待於進一步治理。這裡的整體經濟還有待進一步的騰飛。我們,作為蘇北青年,首先應該感覺到的是什麼??責任,感到的應該是責任。“生我是這片土地,養我是這片土地。”我們愛著腳下的這片熱土。我們就要承擔起建設家鄉,繁榮家鄉的責任。

  在我的家鄉,有一位與我的父親同齡人。他就是全國聞名的身殘志堅的農村科技鐵人姜德明。他立足農田,孜孜不倦地研究著小麥、棉花如何在家鄉的土地上能夠有更高的總產量。當他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時,癌症又一次地向他襲來。他沒有倒下,拄著柺杖依然風裡雨裡地留在田頭,走訪在農戶家中。不懈的努力,他培育出的優良品種得到了推廣,種植技術得到了普及,糧食總產量大幅度提高,農民的雙手歡迎這樣的農技員。把他譽為“農技鐵人”。他是我們老區青年的好榜樣。去年,他在我市青年成人宣誓儀式上諄諄告誡我們,為老區經濟的騰飛,要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立足本職,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們記住了這位鐵人的話,我們意識到了自己的責任,我們鹽阜老區的青年們都會努力的。

  是的,責任放在我們每個青年的肩上,放眼新世紀,振興中華,建設家鄉,我們是不會退縮的。

  李大釗曾在《青春》一文中寫道:“沖決歷史桎梏,滌盪歷史之積穢,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危機。”今天的我們雖然無需面對國土的淪喪,無需承受戰火硝煙,但我們面前的任務同樣艱鉅。我們應該努力成為魯迅所說的“創造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第三代。”“位卑未敢忘憂國”,以天下為己任,青春熱血獻祖國,頑強地努力,無私地奉獻,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會的棟樑,要掀起中華騰飛的巨浪。

  讓我們再一次回顧江在與共青團十四大代表座談時,對我們當代的青年的希望和要求:“珍惜光陰,學而不倦,努力從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中,從不斷髮展的社會實踐中汲取知識和智慧,把創新精神同科學態度結合起來,把胸懷大志和腳踏實地結合起來,敢於和善於推陳出新,不斷地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建功立業。”是啊,這是歷史賦予當代青年的責任,這是人民對我們的殷切期望,就讓我們拿出行動來,用青春的熱血,譜寫人生,唱響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

  3

  一

  一人一書,一亭一榭,一盞半殘燈。

  回首悠悠百年夢,多少往事遺落於歲月長河中。翠笛笙歌,綺羅香暖,當淡月籠輕愁,啼春細雨,又把多少傷情事,淋的溼漉漉。痛憤慨未待語起,卻已先斷,念曾經,放眼望天涯,更那堪,國憂民愁,且看飛梅又弄晚。

  一九一九,任一腔熱血,化作革命基石。憑誰又道,天意如刀,刀刀割在自心上。採青梅對酒,燃濁淚融雪,多少青年,處處英雄。

  國之往事,淅瀝成煙。北風過崗,城樓暮色把重簾染做金黃,銀屏山水,盡皆化為輕寒,水墨梅枝,又空自感嘆。奮起之年,待國強民富,還有誰,願送吾,與君請命!

  二

  寒梅綴枝,翠竹新綠,感梅花開時,似激昂文字點燃成一叢火焰。看青竹四季,正如那楓林深處不老的紅顏。步蒼苔,入古道,落雪如花,花如海。冰封玉徹,九曲長河,怎能任夷人鐵蹄碾踏復碾踏。

  “山東之矣,國將不國,願合四萬萬眾誓死圖之!”慷慨之辭,盡如白駒過隙,於雲淡天闊時,化做春風遍撫山川!

  “還我青島,外爭主權,內除國賊!”那永恆的激昂,誰的傲骨勝巖,揮筆弄墨;誰的白衣勝雪,素手如玉,撥動我心中緊繃的弦,錚錚聲息,又將為誰而唱?為誰而歌?

  三

  硝硭黛煙早已隨風逝去,花開墨枝,那一片革命丹紅的火,照盡清寒,鎖盡啼鷹,剩下何人,於跨鶴登高之處,折下柏枝獨自看。待殘香染盡了襟和袖,誰曾忘,山河破碎,是國賊,還是倭刀?

  明月,吹來花香與君嗅,這一刻的激昂,便似讓寂寥在心頭全都散淡了。

  又見花滿枝頭,何必再相長望長相泣,天不老,人未果,總有一年好春,把長恨,盡數賦予庭前柳。

  江濤澎湃,革命風暖大地。一年春意,早已濃如酒。一點梅心,一杯濁酒,哪還管它有多少憂怨恨與國愁,且待到冰凝燭淚霜天后,再於醒時潑墨去煩憂。

  那年輕的心,風吹不老,是誰又道,落梅飛紅,點點皆如你寂寞的笑。踏著明月的弦律翩翩起舞。國恥銘心,忠烈英魂,即使隔世也忘不了,就如此,把義憤,盡皆賦了東流水,便捶胸斥道: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裡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

  看他造出個什麼世界!

  四

  十指掘進艱澀的土地,鮮血淋漓。青銅鑄淚,滿腔憤慨,踏著白骨悽清的哀鳴,貼進土地,為了自由,主權,拿起我們的武器!

  楓葉復血紅,離緒夾雜著報國心切。古色馬車,華蓋下空無乘人。雄渾的口號在家園的上空炸響。揮斥方遒,熟練而充實,面對臨盆的革命果實,無數顆心昇華在黃土地的上空。

  五

  落花淺恨春過早,身前事,便全化了孤煙,空餘下滿庭風雨煞人,待萬千素裹去後,些許翠微凌波,幾多斜陽弄晴,又何化作歷史長河的漣漪。清歌灼淚之中,唱盡憤慨,頁一身風月,又全都成傷。

  憶先賢赴國命,渺渺天涯,燈光照盡簾影,舉頭望月,淡淡經年事,盡拋腦後,且任我,長嘯復長嘯,再也休。只把利劍破荒原之悲憤,熱血貫朝陽之大道。

  芳草斜陽下,天叫奮青壯志代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