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壓能力面試題及參考答案

  有些面試題可以測試出應聘者的抗壓能力,想要展現出自己的抗壓能力就要知道怎麼回答抗壓能力面試題。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閱讀!

  ***一***

  1.你有缺點嗎?

  解析:別掉入陷阱,天真的把自己真正的缺點說出來。面試天條就是,切勿向面試官說出你的缺點。價廉物美是HR不變的追求,好比在4S店裡面擺了十輛差不多效能的車,HR肯定不會選擇已經知道有缺陷的那一輛。

  參考答案:我認為自己沒有明顯的缺點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有時候我發現自己對那些拖拖

  拉拉的人確實缺乏耐心。

  2.你怎麼評價你的上司?

  解析:如果在未來上司面前貶低以前上司的話,那麼你就掉入了陷阱。因為沒人願意招聘一個喜歡背後說人壞話,並且沒有感恩的心的人。今天你這麼做了,他相信你以後也會在別人面前說他的壞話。

  參考答案:在我現在的這份工作中,我的上司是我的良師益友。在他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我很樂意跟他一起共事。

  3.你希望與什麼樣的上司共事?

  解析:切勿真的把對上司的要求一五一十的告訴你未來上司,上司需要的是你的執行力,而不是對他挑肥揀瘦。一旦上司發現自己滿足不了你的要求,他也會決定不與你共事。

  參考答案:我覺得,面對自己無法決定的事情時,只有靠自己去適應。人無完人,既然他可以做我的上司,那麼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與別人的優點共事,這樣自己可以更快的進步和成長。

  4.你認為我們公司有什麼不足之處?

  解析:一旦你真的指責未來僱主的不足之處,一來可能讓面試官覺得你囂張、擺譜,二來可能讓他覺得你不適應該公司的企業文化。

  參考答案:通過貴公司的主頁以及媒體的宣傳,我瞭解到貴公司擁有優越的企業文化和完善的管理體系。我對貴公司的發展前景很有信心,暫時還沒有發現什麼不足之處。

  5.你比較喜歡獨立工作還是集體工作?

  解析:你如果回答喜歡獨立工作,則會給人一個不合群或者無團隊精神的不好印象。如果只喜歡集體工作的話,則可能被評價為沒有獨立工作和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參考答案:我喜歡獨立工作來得出自己的觀點,然後跟集體一起討論並找出最佳的方案來解決問題。

  6. 你是否喜歡你老闆的職位?

  解析:如果簡單說喜歡或不喜歡,則中了陷阱。喜歡,會讓未來上司感覺你的威脅,如果說不喜歡,則說明你無大志。拿破崙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參考答案:我希望我老闆被提拔以後,我可以在他原來的位置上繼續把他的精神發揚光大。

  7. 對這項工作,你有哪些可預見的困難?

  解析:別直接說會有什麼困難,這樣會讓人感覺你有畏難情緒。

  參考答案:挑戰和機遇是並存的,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才會讓人成長的更快。我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我有信心克服和解決工作中的困難。

  8. 如果你離開現職,你認為你的老闆會有什麼反應?

  解析:千萬別回答你現在的老闆不在乎你的離去。這樣會讓你懷疑你的價值。

  參考答案:當我最初跟老闆表達我想離開時,他很震驚,甚至有些不捨。經過一番深層次的溝通後,他贊同了我的選擇。並且很大度的跟我說,以後大家還是很好的朋友和同行。

  ***二***

  1、告訴我,你最大的弱點是什麼?

  回答這種問題的祕訣在於不接受這種否定暗示。不要否認你有缺點,沒人會相信世界上有完人;相反,你應該承認一個微不足道的弱點或一個小小的缺點,然後再說那都已經成為過去了,表明自己是怎樣克服這個缺點的。

  2、你認為自己的哪項技能需要加強?

  麻煩又來了,你不可能宣稱自己無所不能,但如果你簡單地承認自己在哪方面需要改進,高壓面試主考就會像嗜血的鯊魚一樣一口咬住你。你該重新定義一下這個問題以便躲開這一點:“既然談到這兒,我想說我已具備了這份工作所需的所有技能。這也是我所以對這個職位感興趣的原因。”你可以藉機再把自己簡歷中的閃光之處再炫耀一番。

  3、你認為什麼樣的決定猶為難做?

  如果你用他問題中的這些詞來回答,就只能對自己不利了。主考會立刻猛撲上來。那回答的祕訣是什麼呢?要摒棄那些否定性的詞彙:“我沒發現有什麼決定特別‘難’做,但確實有時做一些決定要比做其他的決定要多費一些腦筋,多做些分析。也許你把這叫做‘難’,但我認為我拿工資就是做這些事情的。”

  4、你靠那點微薄的薪水是怎麼過活的?一定欠債了吧!生活對你來說一定很艱難? 這個問題的目的是引你說出一些個人生活上存在的問題和財政危機。當然,也許主考所說的不錯,然而你一定要回避這個問題:“你見過哪個我這個歲數的人對工資已經很滿意呢?當然,我想得到更高的薪水,這也是我到這來參加面試的原因。至於現在嘛!我還可以付帳並保持收支平衡的。”

  5、你與現在的老闆相處很久了,為什麼不繼續幹下去了呢?

  假設說主考已經擊中了你的要害,他說得完全是事實,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就非得同意他問題中對你不利的因素。“我喜歡現在這份工作是因為它既穩定又有挑戰性。而在那裡我已經不可能有更大的發展了,因此我到此來應聘。我希望換一家公司以便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

  6、你不認為自己的年齡應該早就升到更高的位置了嗎?

  這是個刺激人的問題。但也可以不那麼看,而把它當成是對你的能力和成績的一種讚美。“我幹這份工作只為了長遠打算,要收穫就必須付出,這正是我所做的。在這份工作中我已經獲得了很多經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在我來此應聘正是為了把學來的這些有益的東西派上用場。”

  7、你為什麼要辭掉現在的工作?

  這是在高壓面試中極為常見的問題,但比別的高壓問題更為難答。值得慶幸的是,求職顧問已經總結出了應付這個問題的一條妙語,很容易記住,即使緊張也不會忘記,它就是:CLAMPS,意思是挑戰、職位、進取、金錢、尊嚴及安全。你既可以單獨拿出一個作為原因,也可以都拿出來以便使對方相信你離開現在的崗位是合情合理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明智之舉。

  8、現在這份工作你最不喜歡的是哪一點?

  又是典型的用否定詞表述的高壓問題。但即使這樣,也要避免其中的否定因素。考官可不管是不是他促使你如此挑剔的,他只能記住你是一個愛抱怨的人。更糟的是,他對這次面試的印象也會是否定的。再說,你對現在工作的不滿確實說明了你另換工作的原因,但卻沒有滿足現在老闆的需要。你應該時刻把握老闆的需要:“我覺得現在的工作各方面都不錯,但是我正準備迎接新的挑戰,等待肩負起更重的擔子,取得更大的成就。希望把自己之所學運用到更富挑戰性、更能發揮自己才能的崗位上。”

  9、你認為在工作中曾遇到過的最艱難時刻是什麼時候?

  不要搜腸刮肚地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你最不想做的就是道出以個人失敗和集體受難而告終的經歷。即使參加的不是高壓面試,你首先也應該料到會問這個問題,然後帶著一個對你和你的公司來說結局皆大歡喜的故事去參加面試。給你一些忠告:不要談及個人和家庭的困難,不要談及與上司和同事的摩擦,你可以講一次與下屬產生的矛盾,並且說明自己是如何創造性地解決了矛盾,最後做到皆大歡喜的。你也可以講一次對你來說極富挑戰性的經歷。

  10、你覺得什麼人在工作中難於相處?

  你現在已經學會了千方百計避免作否定回答的技巧,那麼你很可能簡單地回答:“我覺得沒什麼人在工作中難相處。”或:“我跟大家都合得來。”這兩種答案都不算壞,但卻都不十分可信。你應該利用這個機會表明你是個有集體協作精神的人,“在工作中唯一不容易相處的是那些沒有集體協作精神的人,他們不肯幹卻常抱怨,無論怎樣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他們都無動於衷。”

  抗壓能力面試題答題技巧

  明白這是壓力面試

  應聘者走進面試現場感到讓自己有壓力時,無論面試官是否有意在對自己進行壓力測試,都應視為面試官在壓力測試。只有首先明白這一點,才不會中招,才能過壓力測試關。我們見過不少應聘者,看到第一種環境壓力,一下子做出驚詫的表情,甚至脫口而出,自言自語:“哇,這麼多人”。進而緊張,語言舉止變形,說話邏輯開始混亂。看到面試官的表情嚴肅,問問題的方式不友好,問敏感話題、刺激話題、兩難話題,步步緊逼,更一下子緊張,血液噴湧,滿臉通紅,思維短路,或者產生反感,拒絕回答。激進者還會反問面試官,或直接挑戰面試官,甚至拂袖而去。這些都是不能過壓力測試關的。對於轉換面試形式,由問話轉入筆試,或觀看短片等壓力測試時,有些人會由於過度緊張,切換慢,懵了,什麼也回答不上來。遇到壓力測試題,適度緊張是可以的,面試本身就是要適度緊張,關鍵是你要明白這是壓力測試,這樣就能夠正確應對。

  從容應對,真誠回答

  當你知道是面試官在對你進行壓力測試時,你就明白了面試官主要是測你的耐壓性,而不是問題本身是否回答了滿分。因此,正確應對的方法是從容應對,真誠回答。

  面對壓力,表情有變化是正常的,說明反應快,但表情不能過度誇張,進而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能讓情緒蔓延和失控。你應該這樣看待:無論面試場景多麼不友好,問的問題多麼怪誕尖銳,不就是壓力測試嗎?不就是測我的耐壓性嗎?知彼知己,自信自然就來了,不會緊張,也不會反感,更不會拂袖而去,餘下的就是坦然應對。

  真誠回答本身就體現了從容應對,從容應對的結果肯定是坦然回答。在面試官看來,你只要能夠從容應對本身就過關了,就沒指望你能回答圓滿,或很多問題本身就沒有答案,只要不過度緊張,保持一定的邏輯思考能力,把看問題的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路徑,充分表達出來,足矣。

  真誠回答當然不能撒謊。有時候,應聘者為了追求圓滿,或過於追求面試技巧,回答過於圓滑,結果被面試官一追問反而就露餡了。

  變壓力為動力

  日常工作當中,環境變化會瞬間給你一種壓力,比如說有人突然問你一個難堪的話題,當眾刺破你的情面,這在人際關係交往當中、客戶服務過程中,會不時遇到這種情景。如果你是高手,越是壓力面試,越是精彩紛呈,因為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反擊。

  面試現場也是戰場,如果你高度興奮,激情澎湃,面對壓力測試,你的展現會超越自己,精彩異常。生活和工作都沒有彩排,對有些人,只有一場比一場更精彩。前提是面試官給出的壓力測試題難度大,水平高。我這裡舉一個作者本人遇到的兩難話題壓力測試時的應答展現。

  我在十多年前應聘所在集團一下屬公司經理崗位時,有一個環節是演講答辯。面試官有十位左右,還有幾百位各崗位上的人現場旁聽,應聘者站在臺上,回答面試官的提問。這環境本身就是巨大的壓力測試。有不少人站在那裡就發抖,話都說不利索。我站在競聘臺上,面對著諸多面試官提問都一一做了回答。然而就在快收場時,擔任主考官的集團老闆,突然問了我一個沒有準備也沒有思考過的兩難問題:“你應聘的這個崗位,是帥才的崗位,還是將才的崗位?你本人是帥才,還是將才?為什麼?”他一邊問,我一邊在思考,不愧為是老闆,問了這麼高水平的兩難問題,別的考官提問我都有所準備,只有這個問題,我從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瞬間給我增添一種壓力。如果我回答我是將才或我是帥才,都不行。因為如果是將才,現任經理還在任,那麼多經理不都成了將才?也許他們還認為自己是帥才呢。如果我回答是帥才,下邊坐了那麼多領導考官,會認為我不謙虛。同時我還想,無論我自稱是什麼才,後面肯定都緊跟著一問:為什麼你是將才還是帥才?我該拿什麼論證我是將才還是帥才呢?這就是兩難問題,都無法收場。所以我必須跳出來回答問題,於是經過三兩秒種的思考後,我這樣回答:“這個崗位***指經理崗位***既是帥才的崗位也是將才的崗位,因為它相對於集團領導層是個將才的崗位,相對於它下面的四五百號員工就是一個帥才的崗位。”接著我回答第二個問題:“如果您要問我本人是帥才還是將才?我想,您把我放到這個經理崗位上,我把帥才也鍛鍊了,將才也鍛鍊了。因為,人才是鍛煉出來的而不是培養出來的。”我順便也把第三個問題也回答了。回答完畢,全場掌聲雷動。可見這樣兩難的問題,你就不能順著他回答,必須跳出來,才能回答精彩。

  反應不及的應對

  面對壓力測試,也有一些應對技巧。特別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時可以採用如下技巧來排解壓力,開啟思路。

  讚美面試官的問題好,贏得思考問題的時間。雖然這是短短的一句話,實際上你腦子裡在快速地搜尋應對答案。甚至你可以很坦白地說:“這是非常好的問題,說實話這問題也挺難回答,你給我一點時間我思考一下。”這是很坦誠的技巧,因為這樣說,首先緩和了氣氛,放鬆了自己,避免冷場僵局製造更大的壓力。

  低頭思考兩三秒再回答,給自己創造優勢環境。應聘者通常在遇到壓力測試和難回答的題時,越看面試官的眼睛越緊張,看面試官瞪著自己就更緊張,最後緊張得不知道如何回答了。我面試過一個超級CEO,我每問一個難回答的問題,他就低頭想兩三秒鐘,然後思路就出來了,回答得有條有理,精彩連連。他這種迴避面試官目光和表情的做法很妙,等於把一些干擾自己的因素給遮蔽掉了,給自己創造了一種安靜安全狀態,這是一種很好的應對壓力測試的行為習慣。

  展示真實的自我

  不論面試官怎麼面試,面試官總是希望考察出應聘者在未來工作環境中的真實水平。任何一個問題,尤其是壓力測試題,無論你如何回答都要展示真實的自己。不要試圖取巧,最失敗的是弄巧成拙,不僅沒有展示自己的真實水平,反而暴露出自己品質上的一些問題。

  壓力測試情況下,面試官第一個是看你的表情變化及情緒控制程度和方法,判斷你是冷靜處理問題還是躲避問題,是急躁冒進還是急中生智。如果你知道這是一個壓力測試,正常情況下你會心態放鬆,一放鬆就冷靜,冷靜下來以後急中生智就會油然而生。

  放鬆才會冷靜,但不能裝冷靜。因為你一旦開始掩飾自己,就會有後續很多的動作和語言來掩飾自己。所以勸應聘者,你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哪怕最後你沒得到這個崗位。不然就算你加入了這家公司你也會受不了那種環境而狼狽離開。請記住,誠實的品質比能力更重要。

  換壓力測試為品質測試

  如果實在是自己不熟悉的東西,沒有任何答案怎麼辦?轉換問題本身。任何問題應答都可以轉換,面試時壓力測試測試的是一個人耐壓能力和心智的問題。如果耐壓能力不足,要學會轉換為品質展示。坦誠就是一種品質、誠實就是一種品質。其實放棄也是一種回答方式,它不是躲避,而是承認這個問題我沒有想好,不知道怎麼回答。這也是一種坦誠,是職場當中一種很優秀的品質,這就相當於回答了那個問題。展示不了自己能力的時候,就展示自己的品質。面對目前浮躁的職場,坦誠是一種稀缺的優秀品質。

  應對壓力面試的三步走

  無論面對何種壓力測試,都應遵循基本的展現程式。第一,展示出一種職業成熟的心態,即面對壓力,一定要放鬆和冷靜。第二,展現一種信心,不管任何問題你都要有信心,“我一定能精彩地回答你”,這可以把你的思維模式導向成功。第三,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展現自己的專業能力。千萬不要跑到自己不熟悉的領域。邁好這三步,你都可能回答得比自己期待的更精彩,超越自己的常態水平。展示好這三步,相信沒有彩排的人生,會一幕比一幕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