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的表現及急救措施

  很多食物中毒的患者不能及時發現自己的中毒症狀,往往在送到醫院的時候,症狀已經非常嚴重。因此,食物中毒後早期的發現和處理十分重要。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

  保留食物樣本。由於確定中毒物質對治療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在發生食物中毒後,要儲存導致中毒的食物樣本,以提供給醫院進行檢測。如果身邊沒有食物樣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嘔吐物和排洩物,以方便醫生確診和救治。很多食物中毒的患者不能及時發現自己的中毒症狀,往往在送到醫院的時候,症狀已經非常嚴重。因此,食物中毒後早期的發現和處理十分重要。

  食物中毒後第一反應往往是腹部的不適,中毒者首先會感覺到腹脹,一些患者還會腹痛,個別的還會發生急性腹瀉。與腹部不適伴發的還有噁心,隨後會發生嘔吐的情況。

  食物中毒一般可分為細菌性***如大腸桿菌***、化學性***如農藥***、動植物性***如河豚、扁豆***和真菌性***毒蘑菇***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既有個人中毒,也有群體中毒。其症狀以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為主,往往伴有發燒。吐瀉嚴重的還能發生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狀。

  一旦有人出現上吐、下瀉、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狀,首先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時,立即撥打中心120呼救。在急救車來到之前,可以採取以下自救措施:

  催吐。對中毒不久而無明顯嘔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並反覆自行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如經大量溫水催吐後,嘔吐物已為較澄清液體時,可適量飲用牛奶以保護胃黏膜。如在嘔吐物中發現血性液體,則提示可能出現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應暫時停止催吐。

  導瀉。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時間較長***如超過兩小時***,而且精神較好,可採用服用瀉藥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體外。用大黃、番瀉葉煎服或用開水沖服,都能達到導瀉的目的。

  保留食物樣本。由於確定中毒物質對治療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在發生食物中毒後,要儲存導致中毒的食物樣本,以提供給醫院進行檢測。如果身邊沒有食物樣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嘔吐物和排洩物,以方便醫生確診和救治。

  當然,這種緊急處理只是為治療急性食物中毒爭取時間,在緊急處理後,患者應該馬上進入醫院進行治療。同時注意要保留導致中毒的食物,以便醫生確定中毒物質。

  二:

  1、吸附毒物

  食物中毒發生腹脹腹瀉時,可食用烤焦的饃饃的焦末在顯微鏡下觀察,就像吸水的海綿,上面有很多孔隙,這些小孔隙能吸收水分、氣味,還能吸附細菌和毒素。所以這些饃的焦末到了腸道里,就像吸塵器一樣,把腸管中多餘的氣體、水分、細菌和毒素吸附住,清潔了腸道,減輕了中毒症狀。

  2、排出毒物

  已知吃進含毒食物,尚未發生劇烈頻繁的嘔吐、腹瀉之前,可用2%~4%的食鹽水催吐或用1%~2%的淡鹽水洗胃可減輕中毒症狀;用食鹽一湯匙,炒後煎湯服下也有催化作用。河豚魚中毒,用適量芝麻催化,再灌服白礬水,可減輕中毒症狀。

  3、保護胃粘膜

  中和毒物:為了減輕毒物對胃粘膜的刺激,可口服蛋清、牛奶;如果是鹼性毒物,可口服食醋、橘子汁等酸性溶液以中和毒物;在不慎誤服金屬或植物鹼類毒物尚未吸收時,可立即服用濃茶,濃茶中鞣酸能與金屬或生物的細菌相結合而沉澱,可延遲或減少毒物吸收。

  如果是產酸產氣的細菌引起的嬰兒食物中毒腹瀉,可將胡蘿蔔煮爛,過篩,去纖維,製成泥狀服用。胡蘿蔔是鹼性食物,含有果膠,有使大便成形和吸附細菌及毒物的作用,而且熱量及脂肪均較低,符合治療腹瀉原則,對腹瀉患兒有顯著療效。

  最後小編要提醒大家,高溫會讓很多食材極易變質,為了大家的安全和健康,對於食材的儲存和購買一定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