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黴素過敏如何急救

  青黴素屬於β-內醯胺族抗生素,其療效顯著、應用廣泛。但青黴素易導致藥物不良反應,人群中有1%~10%對青黴素過敏,任何年齡、劑型、劑量和給藥途徑,均可發生過敏反應,嚴重的過敏性休克可以危及生命。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青黴素過敏的急救方法

  1. 腎上腺素應用---- 立即停止使用青黴素,將患者放入水平臥位,足部稍抬高。迅速皮下或肌注腎上腺素0.5~1mg,5~10min後根據病情、患者年齡等重複使用腎上腺素0.3~1mg,用0.9%生理鹽水稀釋10倍後靜注。25例患者中有7例1~2h內腎上腺素達4mg。

  2 .突擊量糖皮質激素應用---- 首次地塞米松20mg加入50%葡萄糖40ml靜注,然後用地塞米松20mg加入5%葡萄糖靜滴;或用琥珀酸氫化考的鬆100~600mg/d,先分次用50%葡萄糖稀釋後靜注,然後靜滴。

  3 .血管活***物的應用---- 在使用腎上腺素、激素後患者血壓仍不回升時,可應用阿拉明20~100mg加入生理鹽水250~500ml中靜滴,根據血壓隨時調整滴速,以維持到正常血壓水平。

  4 .心肺腦復甦---- 對心臟驟停、呼吸抵制的患者,按心肺腦復甦程式處理。

  5 .其他 ----酌情應用抗過敏藥用,保持呼吸道暢通,必要時做氣管插管進行人工呼吸。

  青黴素過敏的臨床表現

  青黴素引起的過敏反應也分為4型。Ⅰ型反應又稱速髮型反應,與青黴素降解產物特異性IgE有關,表現為過敏症、蕁麻疹、血管性水腫、面板瘙癢、過敏性鼻炎、哮喘及喉頭水腫等。其中過敏性休克最為嚴重,有時患者接觸少量皮試液即可迅速發生,病死率為10%~20%。

  Ⅱ型反應由特異性IgG、IgM介導,使用大劑量青黴素後可以發生溶血性貧血。Ⅲ型反應與BPO特異性抗體有關,青黴素***特別是長效青黴素***治療中出現的血清病樣綜合徵,表現為蕁麻疹或其他型別皮疹、發熱、關節痛與全身淋巴結腫大。Ⅳ型反應表現為接觸性皮炎***目前不再外用,已少見***。而氨苄西林引起的藥物不良反應機制則非變態反應,表現為發疹型藥疹,發生率約為10%。

  青黴素過敏的檢查

  使用各種青黴素前應詢問患者是否使用過青黴素,有無青黴素過敏史,使用前都應先做過敏試驗,試驗結果陰性方可用藥。皮試結果可能會存在假陽性、假陰性。

  目前我國使用的皮試液直接由青黴素配製。國外有降解產物皮試液***青黴噻唑多聚賴氨酸,PPL***。

  目前國內還沒有檢測青黴素過敏的體外試驗標準試劑。

  青黴素過敏的治療

  藥物過敏反應發生後,首先要迅速判斷可能的致敏藥物,並迅速阻斷患者繼續接觸過敏藥物。已經明確為青黴素過敏的患者,不宜再做青黴素皮試試驗。應及時治療。治療過程中、恢復後要注意藥物多價過敏、交叉過敏等情況。

  過敏性休克病例搶救:患者平躺,監測生命體徵***血壓等***,保持液體通道,進行吸氧。先要設法升高血壓***立即給予腎上腺素0.5~1mg,必要時再次給予;根據需要可給予升壓藥物。***;喉頭水腫者,應先解決呼吸困難或窒息。根據病情需要,給予適量皮質激素、抗組胺藥物、糾正酸中毒等藥物進行治療。

  輕症病例處置:如面板瘙癢、單側的蕁麻疹或血管性水腫、輕度的發疹型藥疹等,可以口服抗組胺藥物,必要時給予小劑量的皮質激素等藥物進行治療。

  重症病例處置:如剝脫性皮炎、中毒性表皮壞死性鬆解症、重症多形紅斑等,合併內臟損害、病情複雜、嚴重者,須進行積極、全面搶救。搶救過程中要注意內臟器官功能、水電解質平衡,採用支援療法、預防感染。根據病情需要,可以給予皮質激素、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劑等藥物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