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識培訓教案

  發生意外時我們懂得急救知識就可能掌握最佳搶救時間,那麼,你知道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帶來關於,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一】教學目標

  讓同學們通過多媒體技術和實際操作,初步掌握現代救護技能,為廣大同學服務。

  【二】教學重點難點

  現代基本救護技能的掌握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實際操作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薛芳芳主講***

  一、組織教學

  二、談話引入

  說明此次急救知識培訓的意義和重要性

  三、學習新知

  ***一***急救的定義

  ***二***急救的目的及原則

  使傷病員脫離危險,並在急救過程中不會對傷病員造成二次傷害。

  ***三***主要的自救急救技術包括:心肺復甦、止血、包紮、外傷固定、搬運

  ***四***急救步驟及病情評估

  1.初級檢查

  D.確保周圍環境安全,適合搶救

  R.判斷傷病員的意識情況

  A.判斷傷病員的呼吸道是否通暢

  B.判斷傷病員的呼吸是否正常

  C.判斷傷病員的心跳是否正常

  2.進一步檢查

  從頭部開始→雙耳→雙眼→鼻部→口腔→面部→頸部→胸部→腹部→骨盆→下肢,檢查過程中

  注意有無出血、水腫、骨折等情況。

  3.處理方法

  ①如果傷者無意識,有呼吸,有心跳,應採取側臥式,注意觀察,等待救援。 ②如果傷者無意識,無呼吸,無心跳,應立即就地實施心肺復甦術。

  四、模擬災難現場,對患者進行病情評估

  五、學生分組練習

  六、現場考核

  對無意識,有呼吸,有心跳的傷者該如何處理?

  第二課時

  ***白謫仙主講***

  一、組織教學

  二、談話引入

  說明“七步洗手法”培訓的意義和必要性

  三、學習新知

  ***一***概念

  1.洗手

  2.衛生手消毒

  ***二***“七步洗手法”的步驟

  第一步:洗手掌。

  流水溼潤雙手,塗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側指縫。

  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三步:洗掌側指縫。

  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五步:洗指背。

  彎曲各手指關節,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六步:洗指尖。

  彎曲各手指關節,把指尖合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雙手交換進行。

  四、觀看視訊

  五、學生一起動手跟著視訊練習

  六、現場抽查學生

  第三課時

  ***薛芳芳主講***

  一、組織教學

  二、概念引入

  是指對心跳、呼吸停止的傷病員實施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的搶救技術,以恢復血液迴圈及氣體交換。

  三、學習新知

  ***一***心肺復甦操作程式

  ***1***判斷意識

  ***2***高聲呼救

  ***3***將傷病員翻成仰臥姿勢,放在堅硬的平板上

  ***4***開啟氣道

  ①解開衣領、腰帶,檢查並取下活動義齒。

  ②清除口鼻分泌物。

  ③就地搶救,復甦體位,可背墊木板或仰臥於平地上。

  ④開啟最常用的氣道方法:仰頭舉頦法。

  ***5***判斷呼吸、心跳

  一看:看胸部有無起伏

  二摸:摸頸動脈有無跳動

  三感覺:感覺有無撥出的氣流拂面

  ***6***口對口人口呼吸

  ***7***胸外心臟按壓

  ①操作者體位:根據個人身高及病人位置高低可採用站式或跪式,緊靠病人一側,必要時可用踏腳凳。

  ②按壓部位: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③按壓方法:二手掌根重疊,手指不觸及胸壁、手臂與胸骨垂直。

  ④按壓力量:胸骨下陷4~5cm。

  ⑤按壓頻率:100 - 120次/分。

  ⑥按壓與放鬆比例:比例適當1:1,放鬆時手不離開胸壁。

  ⑦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比例:單人或雙人操作均為30:2

  ***二***胸外心臟按壓的錯誤示例

  ***三***胸外按壓的注意事項

  ①人工呼吸時吹氣量不要過大,>1200MI可造成胃內大量充氣

  ②操作者一次吹氣完畢應立即與病員口部脫離,稍抬頭部,眼視病員胸部,吸入新鮮空氣,以便做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時放鬆捏鼻手指,以便病員從鼻孔呼氣.

  ③病員牙關緊閉或口腔有嚴重損傷時可改用口對鼻人工呼吸

  ④按壓垂直向下用力,不要左右擺動

  ⑤放鬆時手掌不能離開胸壁,但應使胸壁不受任何壓力

  ⑥不能衝擊式猛壓,以免引起肋骨骨折

  ⑦按壓平穩,有規律進行,不能間斷

  ***四***心肺復甦的有效指徵

  ①傷病員面色、口脣由蒼白、青紫變紅潤。

  ②恢復自主呼吸及脈搏搏動。

  ③眼球活動,手足抽動,呻吟。

  有以上任一點均為有效,可停止做心肺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