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規劃下對中國經濟結構改革的理解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十三五”也隨之成為國際輿論的關注焦點。在“十三五規劃”下,你對我國經濟有什麼樣的理解呢?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十三五規劃解讀:經濟轉型釋放經濟活力

  “十三五”規劃建議繪就了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藍圖,被視作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戰略部署,在歐洲引發了持續關注。日前,記者就此採訪了歐盟前任地區委員會祕書長、歐洲學院中國問題專家格哈德·斯塔爾教授。他首先將“十三五”規劃同歐盟的2020戰略做比較,稱中國其實與歐盟在根本上有著相同的發展目標,未來五年的關鍵在於政策的落實。他說:“我認為這些中期規劃的核心問題在於,政府首先需要選擇正確的發展目標,正如‘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所涵蓋。這與歐盟的2020戰略發展目標非常相似,例如穩定的經濟增長、包容性社會、消除貧困,以及發展環保型經濟模式,這些內容全都出現在了‘十三五’規劃中。但關鍵在於政策的落實,在於這些發展目標是否能夠在持續、穩定和透明的機制下實現。”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從高速轉向中高速,這也引發了外界對中國未來五年經濟增長的猜測。斯塔爾教授認為,“十三五”將中國經濟發展重點放在了經濟轉型,而非一味追求數字,為轉型提供了更多空間,如實反映了中國經濟的實際現狀。他表示:“關於中國未來經濟發展這一辯題的重點並不在於GDP的增長率是否下滑,而在於中國在從生產出口型經濟增長模式向以服務業為基礎的消費型經濟模式轉變的過程中,經濟結構的調整是否順利,是否會產生結構性障礙或者失調。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認為‘十三五’規劃的指導方向是非常正確的。”

  在談到經濟調整可能會帶來的挑戰時,斯塔爾坦言,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必然會帶來產能過剩企業的倒閉,中國將會以怎樣的速度關閉舊經濟模式上建立的過剩產能,又會以怎樣的速度找到服務業以及消費品的新增長點,將會是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真正挑戰。不過,斯塔爾同時表示,相信“十三五”對經濟轉型的把握可以幫助中國釋放更多的經濟活力,從而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他說:“‘十三五’規劃提倡企業家精神,主張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大環境,這意味著中國已經準備好通過適應轉變來對抗來自國際市場的壓力。從這個角度來說,‘十三五’規劃將會幫助中國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險。”

  “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將“創新”這一概念擺在發展全域性的核心位置。據統計,在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中,“創新”作為最高頻的詞彙共出現了27次。如何理解“創新”、如何利用“創新”應對“新常態”下的多重挑戰,也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斯塔爾教授說:“我認為創新不只是研發高新技術,創新是指一個社會有能力創造出適應新產品與新科技的全新的發展模式。接下來的關鍵步驟是制定鼓勵創新的政策,無論是在中國、歐洲,還是在任何國家,將這樣的政策落到實處不僅需要提高全民教育水平,還需要轉變消費者的思維定勢。”

  十三五規劃解讀:十三五規劃將對經濟增長率作重大調整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是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一項總體要求,對於準確把握髮展大勢、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如何理解這個“新常態”?在第十四屆中國經濟論壇上,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表示,人們一般將“新常態”單純理解為中國經濟將從8%甚至10%以上的高速增長調整到7%左右的中高速度增長。

  事實不然。隱藏在這一指標背後的變化更加豐富。例如,財政增收減速與支出持續剛性增長的矛盾逐漸加劇,通過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來激發民間資本活力,平衡國際貿易來實現市場擴張與繁榮,通過更加積極、公平的就業與社會保障政策來促使民生持續改善等等。這些都屬於經濟發展的“新常態”。

  厲以寧表示,新常態就是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常態。過去的超高速增長,實際上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帶來資源加快消耗、生態環境破壞、效率低下和產能過剩等問題,錯過了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的機會。他透露,“十三五”規劃要改變超高速增長率,實現中高速增長率的常態,改變硬性的增長指標,改為彈性指標,用預測值代替目標值。

  “新常態是配套改革的綜合成果”,厲以寧指出,在眾多改革中,他認為最重要的有四方面:首先是市場主體的改革,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市場主體;其中,國有企業有兩個層次的改革,高層次的資本資產機制改革以及經營層面的國有企業改革。第二,改革收入分配製度,主要解決初次分配的合理性問題,包括農民土地的確權和土地流轉,勞工市場要有完善的議價機制,確定合理的工資水平。第三,改革農產品出售和議價機制,借鑑合作社的方式,加強農民的議價能力。第四,改革教育體制,均衡分配教育資源,拓寬社會垂直流動的渠道。

  十三五規劃解讀:經濟創新不僅是手段,更是發展第一動力

  未來五年我國金融改革將進入“快車道”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著經濟健康發展”,《十三五規劃》如是表述。這既反映了自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和世界經濟的辯證關係,同時也折射出近期我國資本市場大幅波動對經濟的影響。鑑於此,《十三五規劃》提到:“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這一表述比《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十二五規劃》***的“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措辭有更深一步的變化。

  首先,從“深化”到“加快”的轉變,預示著未來五年我國金融改革將進入到一個“快車道”。過去幾個月我國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突顯了這一政策調整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現行的金融體制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金融發展。特別是分業監管的金融監管體制在金融機構混業經營、產品複雜化的今天廣受詬病。

  其次,伴隨著金融創新和金融業務的不斷拓展,特別是“十二五”期間,我國金融資產增長迅猛。例如,我國銀行業金融資產截止2015年9月末,為192.7萬億元,比2010年末增長102.2%。金融行業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有利於價值發現和資源的合理配置。但同時,過度的膨脹可能會導致實體經濟的下滑和虛擬經濟的擴張,進而增加經濟的不穩定性、投資性和風險性。而後者的影響自本世紀以來越發明顯。在此背景下,就可以理解《十三五規劃》強調要“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的真正用意。

  經濟 “創新”不僅是手段 更是發展第一動力

  《十三五規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創新”位居之首,並且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雖說《十二五規劃》也多次提到“創新”,但是《十三五規劃》對“創新”一詞的表述要更加重要、更家迫切,強調“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性的核心地位”。

  我國目前正處於經濟結構優化,發展方式轉型階段,而其中最重要的困惑就是尋找新的、可持續的經濟增長點。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能極大激發我國廣大勞動者的聰明才智和創新能力,從而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此外,“十三五”期間,我國將組建一批具備與發達國家搶佔科技創新制高點的國家實驗室,而這一舉措也必將促進我國的產業升級、結構調整,從而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力。

  經濟增長不僅是速度 更注重質量和效率

  《十二五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鞏固擴大應對金融危機成果”。這一表述凸顯了在剛剛經歷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我國經濟復甦基礎仍比較脆弱,所以當時政府希望通過擴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增長,進而維持一個較快增長的GDP。但是“魚翅與熊掌不可兼得”,“十二五”期間,我國鋼鐵、煤炭、化工等行業的過剩產能沒有及時化解、低效的產業結構沒有明顯改進,甚至在不同程度上加速惡化。

  在此背景下,《十三五規劃》作出重大調整,指出未來五年我國經濟將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速度要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可以看出,政府將把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增長速度本身。這就不難解釋“十二五”期間,規劃設定的年均GDP增長率為7%以上。而最近在對《十三五規劃》作說明時,強調指出“我國經濟今後要保持7%左右的增長速度是可能的”,但是考慮到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併為我國接下來的經濟改革預留一定餘地,增長速度應慢下來,即6.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