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魚薯條的做法

  炸魚薯條源自英國,是將去了魚刺和骨頭的魚,切成片後裹上溼麵糰,然後油炸,同時也有炸薯條,吃的時候還會配上不同口味的調味醬,算是種很普遍的街邊小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供大家參考!

  

  材料種類

  在英格蘭,大西洋鱈魚***Atlantic Cod***是最通常的選擇,但是其他魚種,尤其是白魚也是常見之選,例如黑線鱈、歐鰈、鰩、角鮫等。在英格蘭北部和蘇格蘭地區,黑線鱈***Haddock***最為常見。

  根據2006年2月3日英國《衛報》的報道,鱈魚由於過度捕撈,平均體積日小,因此捕撈鱈魚有各種限制。過去一條鱈魚的體重可達7磅,不過現今一條鱈魚往往很難超過1磅半。

  配料

  各地人配料選擇不同。在英國,炸魚薯條一般配鹽和香醋。蘇格蘭人則用白醋。加拿大人喜歡用白醋澆薯條,檸檬汁擠在魚上。美國通常配香醋,但是也經常看到檸檬瓣或一種白色醬***Tartar sauce,有時譯作“他他汁”***。

  例:1人分量的炸魚薯條之炸魚做法

  將100克普通麵粉與100克自發麵粉混合,放入半茶匙鹽***5毫升***,挖個小坑,放入蛋黃一個;加入半品脫牛奶或黑啤酒、一湯匙油***15毫升***、適量水,打成奶油麵糊。靜置30分鐘。將兩個蛋白打至起泡,混入奶油麵糊。

  魚洗淨,斬頭、去尾、剔骨,兩面拍粉,提魚的一端讓整條魚滑入奶油麵糊容器中,取出時注意用容器邊沿去除過量麵糊。

  油溫為180攝氏度。將魚輕輕地放入油箱,注意不要近身,以防濺油。3-4分鐘後,魚會浮至表面,用漏勺翻身,續炸3-4分鐘,呈兩面金黃即可。

  炸魚薯條的營養價值

  1.無機鹽、維生素含量較高。海水魚和淡水魚都含有豐富的磺,還含有磷、鈣、鐵等無機鹽。魚肉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尼克酸。這些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素。

  2. 食用魚肉對孕婦胎動不安、妊娠性水腫有很好的療效;

  3. 魚肉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4. 魚肉中富含維生素A、鐵、鈣、磷等,常吃魚還有養肝補血、澤膚養髮的功效。

  5.含有豐富的完全蛋白質。魚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如黃魚含17.6%、帶魚含18.1%、鮐魚含21.4%、鰱魚含18.6%、鯉魚含17.3%、鯽魚含13%。魚肉所含的蛋白質都是完全蛋白質,而且蛋白質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適合人體需要,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6.脂肪含量較低,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魚肉的脂肪含量一般比較低,大多數只有1%--4%,如黃魚含0.8%、帶魚含3.8%、鮐魚含4%、鰱魚含4.3%、鯉魚含5%鯽魚含1.1%鱅魚***胖頭魚***只含0.9%、墨斗魚只含0.7%。魚肉的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不飽和脂肪酸的碳鏈較長,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