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大師程硯秋的簡介

  程硯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著名京劇旦角,著名京劇藝術大師,著名京劇演員,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藝術的創始人,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程硯秋出生在1904年12月20日, 光緒三十年十一月十四日酉時;幼年家道中落,六歲投 榮蝶仙門下,練武功,向榮春亮習 武生。一年後向名武生教師 丁永利學戲,後因扮相秀麗,改從 陳桐雲習 花旦,後發現嗓音極佳,改學 青衣,師從 陳嘯雲。程硯秋童年基本功訓練異常艱苦,他以驚人的毅力接受了這些訓練,熬過了他慘痛的童年。十一歲登臺演出,以其超凡的文武之功,唱、念、做、打嶄露頭角,行內外耳目一新。在北京丹桂茶園***原東安市場內***,與 趙桐珊、 劉鴻聲、 孫菊仙等合作演出《 桑園寄子》、《 轅門斬子》、《 硃砂痣》等戲。先祖隨多爾袞入關,多有戰功,戰死疆場。據 陳叔通考證,程家祖傳牒文顯示,程的五世祖當過清朝中期的相國。父親榮壽,世襲之爵,是地道的 八旗子弟。母親託氏。 經 梅蘭芳與其原配夫人 王明華介紹,程硯秋娶 果素瑛為妻。生有三子一女,長子 程永光,次子程永源,幼子 程永江,女兒程慧貞。均未入 梨園行。

  1922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引起轟動,1923年再次到上海,使上海觀眾欣喜若狂,藝術也逐步趨於成熟 。從1925年到1938年,程硯秋步入他風華正茂的黃金時期和“程派”藝術的成熟期,此時程硯秋已經集創作、演出、導演三者於一身,成為較具實力的藝術家。他同時受進步思想的影響,面對廣大勞動人民水深火熱的社會現實,滿腔義憤,編創了許多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思想的劇目,如《 文姬歸漢》、《 荒山淚》、《 春閨夢》、《 亡蜀鑑》等劇目。在反封建、反軍閥內戰、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等不同時期引起觀眾強烈共鳴,表達了廣大群眾反對戰爭、反對壓迫、希望和平的強烈願望。這一時期後他著力於悲劇的表演,繼《 青霜劍》、《 竇娥冤》之後又有《碧玉簪》、《 梅妃》及前面提到的一系列悲劇作品的上演,成功的塑造了一批 悲劇人物形象,他從此也以擅演悲劇著稱。當然,程硯秋也不是光全演悲劇,《 鎖麟囊》就是他另一型別的代表作。

  1956年 北京電影製片廠為他拍攝了電影藝術片《荒山淚》,為保留更多的程腔和 水袖,影片增加了很多新唱段*** 吳祖光改編***,並攝下了他結合劇情創作的二百多種水袖表演形式。1957年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請他和 楊寶森合錄了《 武家坡》一劇。 晚年的程硯秋致力於教學和總結舞臺藝術經驗的工作。1949年作為特邀代表,參加全國政協第一屆會議,1950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戲協理事會主席團委員,1953年任 中國戲曲研究院副院長,1957年由 周恩來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程硯秋將他的一生全部獻給了京劇藝術事業,他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京劇藝術近百年來所達到的高峰之一,他不僅對 京劇旦角同時也對整個京劇、戲曲的發展都產生著深遠、重大的影響。學習程派並較有成就的演員有: 陳麗芳、 章遏雲、 新豔秋、 趙榮琛、 侯玉蘭、 王吟秋、 李世濟、 李薔華等。

  1958年3月9日,他因心臟突發性梗塞,僅幾分鐘便失去了生命,年僅54歲。

  京劇大師程硯秋的藝術經歷

  幼年家到中落,六歲投 榮蝶仙門下,練武功異常艱苦,他以驚人的毅力接受了這些訓練,熬過了他慘痛的童年。十一歲登臺,十二歲開始營業性演出。

  1917年他因嗓子倒倉,暫不演出,繼續深造。變聲後,得到詩人 羅癭公的幫助,先從 閻嵐秋***九陣風***、 喬蕙蘭、謝昆泉、 張雲卿等名家學把子、身段和演唱。他又拜 梅蘭芳為師,更受 王瑤卿的教導和點撥,並在羅癭公的指導下,廣泛涉獵文學作品和繪畫、書法、舞拳練劍、電影等多種藝術,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藝術修養和美學情趣,為日後的藝術創作做了充分的準備,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人稱“ 程派”。後與 高慶奎、 餘叔巖等人合作,聲譽日隆。不久自己組班,在京、滬等地演出,在觀眾中產生深刻的印象。1927年和1931年曾兩度被評選為“ 四大名旦”之一。

  他在大膽革新的前提下,於建國初期編演了他最後一出新戲《 英臺抗婚》,這齣戲無論從唱腔、唱詞、舞臺表演及美術設計方面都對傳統京劇藝術程式做了較大的突破及創新,得到了專家和廣大觀眾的一致肯定。1956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又為他拍攝了電影藝術片《 荒山淚》,為保留更多的程腔和水袖,影片增加了很多新唱段*** 吳祖光改編***,並攝下了他結合劇情創作的二百多種水袖表演形式。1957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請他和 楊寶森合錄了《 武家坡》一劇。晚年的程硯秋致力於教學和總結舞臺藝術經驗的工作。

  京劇大師程硯秋的藝術特色

  程派的唱腔別具一格。他嚴守音韻規律,隨著戲劇情節和人物情緒的發展變化,唱腔起伏跌宕,節奏多變,要求達到“聲、情、美、永”的高度結合。他的表演非常細緻深刻,講究舞臺表現形式的完整與美感,同時注重貼近生活的真實。

  程硯秋在藝術創作上,勇於革新創造,舞臺表演唱腔講究音韻,注重四聲,並根據自己獨有的嗓音特點,創造出了一種幽咽婉轉、若斷若續的唱腔風格,形成獨有的特點。他創作的角色,典雅嫻靜,恰如霜天白菊,有一種清峻之美,後成為“ 四大名旦”之一。程硯秋在表演上無論眼神、身段、步法、指法、水袖、劍術等方面也都有一系列的創造和與眾不同的特點,作為一個完整的藝術流派,全面展現在京劇藝術舞臺上。 程硯秋注重借鑑兄弟姊妹藝術,融合於自己的藝術創作之中,是眾多 藝術大師中較為突出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