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梁啟超的簡介

  梁啟超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思想改革和維新學者,他為了進行思想改革和文化改革做了很多的努力,創辦報刊就是他為了進行思想改革了而做的舉措之一。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清朝光緒年間的舉人,戊戌變法的領導者之一,近代維新派的代表人物,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

  公元1873年,梁啟超在廣東新會的茶坑訊出生,自幼接受的是傳統教育,後鄉試中舉,但赴京會試卻不中,回鄉的途中路過上海,看到《瀛環志略》與上海機器局所翻譯的一些西書而大開眼界,後結識了康有為,並投到他的門下。之後梁啟超跟隨康有為走上了改良維新的道路,與康有為一同倡導變法維新,但戊戌變法損害到了以慈禧太后等的利益而遭到了反對與抵制,後慈禧太后等人發動了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禁,譚嗣同、康廣仁等六人被殺,而康有為、梁啟超逃出國,這場歷時一百零三天的變法宣告失敗。

  戊戌變法失敗之後,梁啟超逃到了日本,在海外仍贊成並推動君主立憲,直到辛亥革命之後,他才舉家回到了中國。回國後的梁啟超曾一度加入袁世凱政府,但因反對袁世凱稱帝以及張勳復辟,並對他們進行了言辭抨擊,後加入了段祺瑞政府,他支援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公元1929年,梁啟超在北京協和醫院去世,享年五十六歲。

  國學大師梁啟超的生平

  1897年,任長沙時務學堂總教習,在湖南宣傳變法思想。他在學堂中極力宣揚變法救亡的思想,還不時發表斥責專制、讚譽民權的言論,引起了舊勢力的攻擊。光緒二十四年三月,協助康有為組織保國會。四月二十三日***6月11日***,光緒帝釋出“明定國是”詔書,開始了“百日維新”。五月十五日***7月3日***,光緒帝召見梁啟超,賞給六品銜,命他辦理譯書局事務。樑參與了康有為策動袁世凱推翻慈禧太后的密謀,但被袁出賣。光緒帝被慈禧太后幽禁。八月初六日***9月21日***,慈禧太后宣佈再出“訓政”,隨即捕殺維新志士,變法失敗。梁啟超在當日避入日本公使館,次日化裝到天津,東渡日本。

  是年冬,梁啟超曾代表康有為與興中會領導人孫中山、陳少白等在東京商談合作救國,樑十分贊成興中會的革命主張,終因康有為的反對,合作未成。十一月十一日***12月23日***,樑在橫濱創辦《清議報》***旬刊***,卻仍鼓吹“斥後保皇”。

  1898年,回京參加“百日維新”。7月,受光緒帝召見,奉命進呈所著《變法通議》,賞六品銜,負責辦理京師大學堂譯書局事務。

  光緒二十五年***1899***夏秋間,梁啟超與孫中山往還甚密,一致主張革命排滿,有孫、樑兩派合作組黨的計劃,擬推孫為會長、樑為副會長。樑遂草擬了《上南海先生書》,由梁啟超、韓文舉、歐榘甲、唐才常等康門弟子13人署名,略謂非行共和政體,不能挽救危局;勸康有為退休,由梁啟超等繼往開來。康有為閱後大怒,勒令樑速離日本,往檀香山辦理保皇會事務。行前,孫中山寫了一封信,介紹樑抵美后找孫的哥哥孫眉。檀香山華僑久聞其名,所到之處無不熱烈歡迎,踴躍捐助,共籌得“勤王”軍費八九萬元。

  光緒二十六年***1900***七月,梁啟超回國,準備就近指揮唐才常組織的“自立軍”勤王起義,但剛抵上海,即聞唐才常等遇害,起義失敗。他在上海停留10日後,南下香港,與陳少白商談合作,意見比較一致,隨後,往新加坡會晤康有為。康痛罵他竟背叛光緒帝,傾向革命,樑被迫跪下認罪。

  國學大師梁啟超的作品

  梁啟超被公認為是清朝最優秀的學者,中國歷史上一位百科全書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臺後仍在學術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辛亥革命前,他在與革命派論戰中發明了一種新文體,介乎於古文與白話文之間,使得士子們和普通百姓都樂意接受。同時,梁啟超還是中國第一個在文章中使用“中華民族”一詞的人,他還從日文漢字中吸收了非常多的新詞,“經濟”,“組織”,“幹部”等,皆始於梁啟超先生。

  梁啟超於學術研究涉獵廣泛,在哲學、文學、史學、經學、法學、倫理學、宗教學等領域,均有建樹,以史學研究成績最顯著。

  梁啟超一生勤奮,著述巨集富,在將近36年而政治活動又佔去大量時間的情況下,每年平均寫作達39萬字之多,各種著述達1400多萬字。

  他有多種作品集行世,以1936年9月11日出版的《飲冰室合集》較完備。《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餘萬字。

  1901至1902年,先後撰寫了《中國史敘論》和《新史學》,批判封建史學,發動“史學革命”。

  歐遊歸來之後,以主要精力從事文化教育和學術研究活動,研究重點為先秦諸子、清代學術、史學和佛學。指導範圍為“諸子”、“中國佛學史”、“宋元明學術史”、“清代學術史”、“中國文學”、“中國哲學史”、“中國史”、“史學研究法”、“儒家哲學”、“東西交流史”等。這期間著有《清代學術概論》《墨子學案》《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情聖杜甫》《屈原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國文化史》《變法通議》等。

  梁啟超在文學理論上引進了西方文化及文學新觀念,首倡近代各種文體的革新。文學創作上亦有多方面成就:散文、詩歌、小說、戲曲及翻譯文學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響最大。

  梁啟超的文章風格,世稱“新文體”。這種帶有“策士文學”風格的“新文體”,成為五四以前最受歡迎、模仿者最多的文體,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學習和研究。梁啟超寫於1905年的《俄羅斯革命之影響》,文章以簡短急促的文字開篇,如山石崩裂。

  在書法藝術方面,梁啟超早年研習歐陽詢,後從學於康有為,宗漢魏六朝碑刻。

  主要作品: 《少年中國說論近世國民競爭之大勢及中國前途》、《敬業與樂業》、《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新民說》、《飲冰室主人自說》、《中國文化史》、《飲冰室主人全集》、《李鴻章傳》、《曾國藩傳》、《王安石傳》、《飲冰室合集》、《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唐代集會總集與詩人群研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