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導學生預習英語

  預習有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所以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很重要,特別是英語的學習。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指導學生預習英語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指導學生預習英語的方法

  一、輔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複習習慣。

  要求學生對課文內容作好充分的預習和複習,指導學生學會在預習時自己查字典,完成預習任務,標註出不理解的地方,從而提高自己的聽課效率。複習是個體對知識的接受、吸收和內化,不斷要求學生複習訂正鞏固所學知識,真正做到“溫故而知新”。

  二、輔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

  學習英語僅僅只有“苦”學是不夠的,得“巧”學,“巧”學就必須學會運用一定的方法。比如,學生普遍對單詞記憶比較苦惱,我就利用課外時間以專題輔導的形式,向學生介紹單詞的發音和拼寫之間的內在聯絡,在拼讀單詞的同時,教給學生如何分音節記憶單詞,如何按照讀音規則記憶單詞。

  三、輔導學生更好地完成課後作業。

  精心設計作業以檢查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注重作業的反饋功能,及時批改作業,從中獲得教學資訊,診斷學生的學習問題及教師的教學問題,並及時向學生反饋,改善教學行為。

  力求趣味——豐富英語課外輔導的多樣性,創設良好英語環境,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

  在實際教學中,我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英語環境,從而有利於鞏固並深化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並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使學生親身體會到英語作為交際工具的實用價值,從而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動力,增強他們學好英語的信心。

  學生英語預習習慣的培養

  ***一***分層設定預習目標,注意學生的差異性。

  首先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情況進行合理的預習目標設定。初中階段,七年級學生尤其是農村中學,在小學期間英語學得很少,在預習時應側重音、形、意的理解掌握。八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能力,除了單詞外傾向對句型的練習還可以進行資料的收集和整理,著眼於對文字的理解。九年級,面臨中考,教師通過預習目的的設定引導學生將新知識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多歸納整理。其次要考慮學生的家庭背景,文化環境和自身思維方式的差異,不同的學生預習後的效果也會不一樣。總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這些差異,不搞填平補齊,指定不同的預習目標,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預習期間有所發展。

  ***二***根據題材採用不同的預習形式,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初中英語教材豐富多樣,話題涉及廣,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多樣化的預習作業。

  1.表述型預習:要求學生就課文內容涉及的範圍對某一事物或現象進行語言描述。例如七年級用英語描寫人物,可讓學生預習,根據題材用英語說說自己最好的朋友。這樣既有利於鍛鍊英語口語,又有利於新課的匯入。

  2.動手型預習:要求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低年級用的較多。這種預習要求學生根據新課內容通過畫畫,寫寫,折折,剪剪等動手操作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 FFKJ.Net方式初步感知新的知識,學生對這樣的遊戲非常感興趣,學生也樂意去看書,並且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學生的創造性發展搭建了舞臺。

  3.體驗型預習: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在真實情景中以體驗感受的形式來領會文字,這種途徑最容易記住知識點。例如物品的學習,老師可以佈置學生與家長一起購物,讓學生體驗經歷,發揮情感作用為新授課做準備。

  4、調查型預習:通常要求教師為學生設好調查表,明確調查物件和調查內容。例如學習人物相關文章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按幾個要求完成一個表格:name ,age ,where ,face,eyes,hair, appearance, personality, abilities,通過完成調查表,為新課積累了語言素材,也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三***用心指導預習方法,確保實效性。

  學生預習作業的有效完成依賴教師對預習方法的具體指導,教師對每個預習環節都要作方法及要求的指導。預習哪些,怎樣預習,達到什麼程度。為學生設計具體的預習目標及提綱,使他們預習起來有章可依,有法可用,實踐證明要求越具體效果越好。

  ***四***及時評價預習效果,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師要制訂對學生預習進行反饋的策略,來保護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反之若不管不問,學生會感到做和不做沒什麼區別,漸漸學生就會變得懈怠起來,使得預習作業失去原有的意義。教師要以鼓勵和正面引導為主,並在講評後提出改進意見,使每個學生在享受預習成功的同時,找到自己的不足,從而促進預習的積極性,並且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在起始階段,學生對於如何預習、預習什麼以及預習到什麼程度都不太清楚,教師必須詳細安排預習作業的內容,從語音,詞彙,語法句型乃至課文理解要達到的目標做出具體的安排,而且做到有佈置、有檢查,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為達到某種預定的目標而自主學習的習慣。 葉聖陶先生曾指出:“教,是為了用不著教。”在英語教學中,重視學法指導,是“教會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人類社會已進入終身學習的社會,讓學生愛學、會學、學好,並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是中學英語教師必須擔負的責任。我們應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自己去探索規律,歸納學法,評價效果,培養良好的素質和終身學習能力。

  英語預習的重要性

  1.預習既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第一步,也為學生接受新的知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提高了學生的聽課效率。而預習主要靠學生獨立完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查詢工具書等一系列步驟在不知不覺中克服了學生過分信賴教師的弊病,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從而為學生可持續發展鋪平了道路。

  2.預習是“先學後教”課堂模式開展的基礎。長期以來,學校教學一直堅持“先教後學”的教學模式,嚴重壓抑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學習潛能。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我也開始嘗試“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然而,一堂課只有40分鐘,如果沒有課前的有效預習,很多學生尤其是英語學困生跟不上課堂的節奏,往往無法順利完成教師設計的教學任務,學生“學” 的效果大打折扣。這也是不少英語教師在實際英語教學中否定“先學後教” 教學模式,停留在“先教後學”的教學模式上的原因之一,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不容樂觀。事實上,教師應該確立兩種有效預習的意識。一是規程意識,即把預[內容來於斐-斐_課-件_園 FFKJ.Net]習作為英語教學的基本環節,凡組織英語教學,學生必須課前預習。二是期待意識,即讓學生在學前準備中,獲得某些體驗、感受,對課堂充滿期待。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快樂的學習情緒好比美味的“心靈雞湯”,只有教師和學生認真、正確地對待預習,學生才能從思想上重視英語學習,明白學習的目的,才能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從各方面做好準備,心情愉悅地為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打下基礎。

  3. 預習有助於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 FFKJ.Net]自主學習能力。隨著大家對教與學關係、接受與探究關係的重新認識,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越來越得到重視。新課程提倡和強調自主學習。而自主學習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自控性,有助於弘揚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精神。學生只有會學習,學會學習,才能真正地發展。預習是學生首次接觸新知識的自學活動,自學能力只有在自學活動中才能發展起來。在有效的預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經過自己閱讀、自己思考、自己聯絡、自己判斷等階段,有利於培養和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做好英語的課前預習的五個步驟

2.英語應怎樣預習

3.英語課前預習的有效性

4.小學英語預習及複習方法

5.英語課前預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