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課前要怎樣預習

  數學學習是中小學生增長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廣闊天地。學生應當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並靈活運用於學習之中,逐步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的方法。

  課前做什麼,預習。

  有的同學會認為預習是浪費時間,上課聽老師講講不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花時間預習。其實預習非但不浪費時間,而且有很大的益處。

  首先,預習是對自己自學能力的鍛鍊。

  老師不可能教給你全部的知識,很多的知識都是靠自己自學得到的,這就需要我們有良好的自學能力。

  其次,通過自己預習得到的要比通過上課聽老師講得到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那該如何預習,預習些什麼內容呢?

  第一,要看課本,看課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例題,對這部分內容要做到理解。因為這就是基礎,萬變不離其宗,後面的任何變化都離不開這個基礎。

  第二,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完成課後的隨堂練習。因為通過什麼來檢測你是否理解了概念,只有通過題目。

  課後的隨堂練習的設定就是理解基本概念後的簡單的運用。

  如果預習的過程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在書上做好記號,上課時就要著重聽這部分內容;

  如果內容簡單,自己能理解,那上課時就要聽老師是如何講解的,和自己對照一下,看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或者看看有沒有其他的解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