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攀巖需要哪些裝備

  攀巖裝備是戶外攀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麼戶外攀巖的裝備到底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戶外攀巖裝備一:各人裝備包括安全帶、攀巖鞋、安全頭盔、鎂粉袋和適宜的服裝

  1、安全帶:安全帶選用全身式安全帶、從安全形度來說最好,但其穿戴複雜,價格較貴且舒適程度不及坐式安全帶。而且現在市場上出售的絕大多數坐式安全帶都設計有掛環,可非常方便地攜帶許多攀登工具。因此絕大多數的攀巖者在一般情況下都選擇坐式安全帶。攀巖新手們在選擇和購買安全帶時,務必購買有安全認證的品牌,並首先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嚴格按照使用說明規定的操作方法和程式使用,以免使用不當發生意外傷亡事故。

  2、攀巖鞋:在攀登自然巖壁時,一般路線較長,花費的時間也較多。因此對一般的攀巖愛好者來說,在選擇攀巖鞋時不要選擇為攀巖比較專用的非常擠腳的拖鞋式攀巖鞋,而應選擇鞋底較硬摩擦力大及鞋幫較高,能對腳踝提供支撐和保護的登山攀巖兩用鞋為佳。

  3、頭盔:在自然巖壁攀登時,為有效的避免墜落時頭部撞擊巖壁或落石擊傷頭部,應佩帶攀巖專用頭盔。不要使用自行車運動頭盔或工業用頭盔等代替。4、在自然巖壁攀登時,要根據當地的天氣情況來選擇適宜的服裝。只要便於身體和四肢的活動,選擇比較寬鬆或富有伸縮性的緊身衣褲都可。但應選擇長袖衣褲,避免在巖壁上擦傷和晒傷。另外,所佩帶的首飾和手錶應取下妥善保管,以免在攀登過程中被巖壁或裝備刮碰,造成身體傷害或丟失。

  戶外攀巖裝備二:保護裝備包括登山繩、保護鐵鎖、上升器、下降器、快掛、繩套、岩石錐、岩石塞、機械塞等等

  1、登山繩在自然巖壁進行攀登時必須使用直徑10毫米以上或採用8 mm雙繩,經過歐共體***CE***和國際登山聯合會***UIAA***檢驗合格的專用登山繩,否則可能會導致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2、保護鐵鎖保護鐵鎖是攀登中用途最廣泛,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攀登過程中,每人至少要攜帶兩個大絲扣保護鐵鎖和四、五個以上的普通保護鐵鎖***根據攀登路線長度來決定。***

  3、上升器和下降器上升器和下降器有各種型別,在攀登過程中也必須攜帶,可根據個人愛好和使用習慣選擇。注意下降器使用時間較長或過度磨損後應及時更換,各種上升器對所使用的登山繩索的直徑有一定的限制,購買時要注意。

  4、快掛快掛是將兩個保護鐵鎖用一根扁帶固定連線起來的一種攀登工具。用它來連線保護點和保護繩索非常快速有效。也是攀登時必備的保護工具之一。

  5、繩套繩套***也稱扁帶環***是一種用途廣泛的保護工具。通常用寬1.5釐米、1.7釐米、2.5釐米的尼龍編織帶經特殊方法縫製而成。標準長度規格為5釐米、10釐米***短扁帶***、30釐米***半長***和60釐米***全長***。也可根據需要的長度自己用尼龍編織帶連線製作。有些專門設計用來在大負角或屋簷地形使用的繩套,在攀登者脫落時為減輕對保護點的衝擊力,部分特殊縫線會斷裂,一旦縫線斷裂,此繩套不可再次使用。

  6、岩石錐在攀登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型別和寬度的岩石裂隙使用相應的岩石錐或岩石塞來作為有效的保護點。因此攀登之前要仔細觀察選擇攀登路線。根據需要攜帶相應數量和型別的岩石塞和岩石錐。一般來說岩石錐為一次性使用,岩石塞可反覆使用。

  7、機械塞機械塞是一種改進的岩石塞,作為利用岩石裂隙進行保護的裝置,可根據岩石裂隙的寬窄不同,在一定範圍內自動調整,並在使用後可方便的取出。

  戶外攀巖注意事項:

  攀巖前:

  1. 攀巖前要換上適當的衣服,活動關節,放鬆肌肉,調節心理,使自己處於靈活的狀態,當繫上安全繩套後,就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來挑戰絕壁。

  2. 在攀巖的過程中必須時刻渴望成功,任何的懶惰都意味著失敗。

  3. 攀巖前要選擇好攀巖路線,不同的高度、角度的巖道,不同位置大小的巖眼,其難易程度都會不同。

  4. 攀巖前應把手腳指甲剪短,長髮者須將頭髮紮起,攀巖時不得佩戴手鍊、手錶、戒指等飾物。

  攀巖中:

  1.攀巖時要依靠冷靜的判斷力、堅強的意志,通過四肢的協調,保持有三點貼穩巖壁,保持身體的重心落在前腳掌,減輕手指和臂腕的負擔。

  2. 多與搭檔交流;如果你沒有把握,不要做。

  3. 為你的保護系統加上副保護,決不能將性命交付給單獨的保護點;使用自己的裝備而不是固有的保護點架設頂繩。

  攀巖後:

  1.在你離開地面以前,與搭檔議定攀登計劃。

  2.登頂下落要注意配合下落趨勢,適當的用腳支撐,避免擦傷。

  3. 降下去之前,檢查保護系統。

  攀巖主繩的知識:

  攀巖繩的種類

  攀巖繩的尺寸、長度和特色種類繁多,但所有的攀巖繩都是出尼龍以編織的方式製成的。攀巖用繩必須有製造商標、UIAA或CEN的級數,並且詳細說明其長度、直徑、延展性***衝擊力道***、墜落級數等。

  按照繩索的用途不同.攀巖繩主要分為主繩和輔繩。主繩有動力繩***各種攀巖、攀冰用的保護繩,延展性好***和靜力繩***下降等用繩,可做路繩,延展性較差***。輔繩有:7—8毫米繩,可用做胸繩.作為副保護;4—6毫米繩,可擷取不同長度做成繩套,做抓結用;2—3毫米繩,可承重、掛置物品、作風繩等用途。

  根據攀巖繩的作用可分為:動力繩、靜力繩和防水繩三種。根據攀巖繩的效能也可分為:彈性繩和低彈性繩。攀巖繩可以承受很大的負荷,從8.5毫米的l0千牛頓***1000千克***到ll毫米的30千牛頓***3000千克***。這種負荷是在靜態受力的狀態下,也即在測試時慢慢增加拉力直到繩子斷裂時最大的負荷值。

  當然正常使用的繩子很少會斷裂:在—些小墜落之後,只要讓繩子處於無拉力狀態下30分鐘,它就會慢慢恢復原來的狀態.雖然可能一些細小的纖維已斷裂。在發生兩次墜落之後,最好讓繩子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延長其壽命。

  攀巖繩的維護

  清洗與晾乾

  通常攀巖繩索應定期清洗,特別是當它用於溯溪或冰雪地攀登後。攀巖繩索可以用冷水或溫水與溫和的肥皂清洗,不要用清潔劑來清洗防水繩索,也可以把繩子放在澡缸裡用手洗,或者用滾筒洗衣機洗。用冷水洗滌繩子的目的是使繩子的縮水程度降到最低,如果繩子非常髒就可以用溫水清洗,繩子清洗之前把繩子打成鍍形繩盤,以防止繩子混亂,然後把繩子放進一個網狀的袋子裡以防止繩子纏繞在滾筒洗衣機裡面。最後要把繩子放在乾淨的水中漂洗幾次後散開,置於陰涼通風處自然乾燥、千萬不可在陽光下直接曝晒或使用烘乾機、吹風機烘吹乾。

  盤繩

  在攜帶或存放攀巖繩索時,一般會先把繩子盤起來。盤繩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有登山者繩盤和蝴蝶繩盤。為避免繩子扭結,最好是使用將繩子分成左右兩邊後再折起束的盤繩方式。

  攀巖繩的評估

  如果繩子在承受較大的衝擊力後,就必須通過加壓或全程觸控的方式進行仔細檢查。發現任何可疑的結塊、撞擊或是繩芯抽空的繩索都必須停正使用,因為繩芯可能糾結或斷掉。繩芯僵硬的地方意味著因為吸收墜落的能量而熔化因結在一起 。

  對繩子狀態評估時要對繩皮纖維進行仔細檢查。繩皮切割的數量和繩子效能的降低有著必然的聯絡。如果一半繩皮的紡絲都磨損了,那就必須更換新的繩子。

  競技攀巖使用的繩子的繩皮兩端大約2米的繩頭是主要磨損的地方。因為攀巖者在按照線路攀爬時常常會墜落下來。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