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泡茶有什麼好處

  壺小茶則更香,壺大茶則不鮮,泡的越久的茶,大壺更容易使茶的香味散失。紫砂壺是泡茶的上等工具,紫砂壺泡茶有什麼優勢呢,你對於紫砂壺的來了解有多少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紫砂壺的介紹,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1.概述紫砂壺樑

  在中國的古代紫砂壺並不是用來泡茶的,而是一種用來煮水時的使用的器具,用來懸在爐火上燒水或者是墜在火上燒,在後來人們才逐漸的使用紫砂壺來泡茶。

  從貼近實性來講,容量較小的壺器承載時的力氣也較小,此時如果採用執柄的造型,實用比較便捷和輕巧,容量比較大的壺器其承載時所需要的力氣也較大,這時如果採用執柄的造型,就會導致使用者實用時較為費力,即便是使用者的腕力較大,但還是不如以提樑壺把省力,所以。提樑壺應運而生。提樑壺的提樑比較長,設計的空間也比較大的,其造型百變、款式多多,具有代表性的有:提拎壺、提雲壺、提花壺、雙龍提樑壺共十二種,這些形制優良的提樑壺造型是紫砂壺從業人員和文化的結緣、不斷的積極創新所結出的果實。

  提樑壺有著十分的普通的造型,但是如果仔細的去欣賞還是可以看出其造型各個部分的比例是十分恰當的、其壺體看起來圓潤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這對於設計者和製作者來說,這些都有著很高的要求。提樑壺在設計上講究的是提樑與壺本身的關係,解決好方圓、弧線、大小等視覺美感這些方面的關係,同時也應該注意與壺嘴和壺蓋之間的一個協調性,以達到和諧、得體的紫砂壺及壺樑。

  雖然紫砂壺的器型比較小,但是其造型看起來還是十分的舒展大方的,主要的原因在於,陶藝家對紫砂壺藝術風格的實質精神有著十分深刻的感悟。陶藝家在設計和創作的時候非常的注重壺器外部的塑造性和內在結構,同時注重傳統與創新的和諧與協調,這就使得紫砂壺器具有十分濃重的文化氣息和藝術氣息。

  2.紫砂工藝——“北瓜提樑壺”其設計解析

  紫砂工藝與其他的工藝有所不同,其具有十分獨特的藝術語言,同時它又可以是承載藝術語言的一個載體,具體來講,紫砂工藝在流派上可以分花壺和素壺。花壺的製作並不是簡單的對某一種植物或者是動物的寫生,照搬照抄的用來製作紫砂壺,而是製作者需在熟悉的物像基礎上加以提煉和歸納,從而讓其轉化為紫砂的“語言”,以“北瓜提樑壺”為例:

  “北瓜提樑壺”的造型就是對一種叫北瓜的植物所進行的寫生,根據審美的需要,悉心的設計,然後創造性的加入一些提樑的元素工藝製作而成,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北瓜是屬於蔬菜的一類,形狀類似南瓜但又叫南瓜小,故被稱為桃南瓜,形狀討喜,外表皮色紅黃似金,又叫金瓜。“北瓜提樑壺”北瓜的形狀為壺器的造型,對壺器的形狀進行了線條的考慮和處理,經過多次的揣摩,“北瓜”的形狀發生了藝術性的一個變化,線條溫婉、端莊典雅、清逸脫俗等特點。“北瓜提樑壺”的壺腹較扁但也較圓潤,打磨也光滑自然;三彎嘴阿娜多姿,壺蓋的設計稍微突出,既考慮到了視覺的美觀,又考慮到了壺蓋與壺身之間的和諧統一。

  提樑壺是紫砂藝術領域中非常獨特的一種造型,較為經典的作品有:“韻竹提樑”、“扁竹提樑”、“北瓜提樑”等。提樑壺具有氣度豁達和女性特有的溫和與細膩,給人一種色澤古雅、恬靜的美感。相提傳樑的形狀是從瓦炊、青銅壺提樑等的造型借鑑而來的,提樑自身的結構分硬提樑和軟提樑這兩種,硬提樑可以細分為單式提樑和三叉提樑以及絞式提樑等,單式提樑在硬提樑中是最為簡約也是最為漂亮的一種造型,“北瓜提樑”便是採用的單式提樑。其整體的輪廓端莊且嚴謹、比例協調勻稱,予俏麗於剛健中,既有了形式上的貫氣,又有實用上的理趣,格調清新、風雲別緻,在整體上都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境界。

  “北瓜提樑壺”可以說是自然寫生的一種藝術造型,但是它又不是簡單的藝術寫生,它以新的審美觀和新的美感出現,是探索時間和空間的藝術。其憑著寫生的造型表現出事物的內涵和本質,注重事物內在情感的真實性,利用人們認識物件初期時具有十分朦朧的思維這一特徵,把創作理念和觀者以及作品三者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從而產生了新的視覺美感,突破了直觀式的一種感知。

  在紫砂壺的藝術實踐中,領悟到:“藝術是主觀的”,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人類,只有自然界的玩物,那麼久不可能出現任何的藝術。藝術,是人的主觀因素通過物像所表現出來的才可稱之為藝術,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出現都經過了萌發、演進、發展這一必然的規律。只有發展才能夠真正的繼承,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夠在紫砂藝術界佔有一席之地。

  紫砂壺的內涵

  紫砂壺的設計內斂,造型簡單大方、樸實無華,流露出了自然的氣韻,其原因是紫砂壺的設計融合了設計者的獨特匠心,人們在使用的時候對茶壺的感覺不只是茶壺,更是一種心靈的沉澱和視覺上的共鳴。這樣一來紫砂壺帶給人們一種溫潤、和諧之感,提高了生活美的品質,達到祥和的一種意境。在紫砂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提樑壺的塑造,塑造得好就會給人一種情趣的美感,給人一種藝術的享受。只要在創作的過程中多想、多創新、多去學習別人的長處,就能夠創造出新穎的提樑壺,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中國的傳統藝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