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政府採購監督體系

摘要:我國自實行政府採購以來,取得了豐碩的成就,為國家節約了很多資金,採購規模每年不斷擴大。1998年,全國實行政府採購的規模為31億元,2009年擴大到6000億元,隨著政府採購規模的擴大,諸多的問題都暴露出來了,比如採購成本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採購貨物或服務的質量不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有所降低等等。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採購的監督不到位使得采購人員發生尋租行為;由於採購人員的綜合素質不夠高導致採購效率和效益偏低;沒有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政府採購監督體系等。隨著我國加入WTO,即將加入WTO的《政府採購協議》,要促進我國的政府採購與國際接軌,提高我國政府採購的效率和效益,大力強化政府採購內控制度迫在眉睫。 


關鍵詞:政府採購  內部控制  監督 
        0 引言 
        我國自實行政府採購以來,取得了豐碩的成就,為國家節約了很多資金,採購規模每年不斷擴大。1998年,全國實行政府採購的規模為31億元,2009年擴大到6000億元,隨著政府採購規模的擴大,諸多的問題都暴露出來了,比如採購成本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採購貨物或服務的質量不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有所降低等等。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採購的監督不到位使得采購人員發生尋租行為;由於採購人員的綜合素質不夠高導致採購效率和效益偏低等。隨著我國加入WTO,即將加入WTO的《政府採購協議》,我國政府採購人員的素質不高成了制約我國政府採購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要促進我國的政府採購與國際接軌,提高我國政府採購的效率和效益,大力加強政府採購內控制度迫在眉睫。 

        1 建章健制,保證採購業務有章可循,事前監督準備工作 
        首先,根據《政府採購法》和各地區的政府採的特點和流程,制定《部門單位政府採購工作制度》,要求各部門單位成立政府採購辦公室,依法監督和管理本單位政府採購活動,強化內部監督制約。其次,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政府採購教育制度,用制度保障對政府採購工作人員的教育。三是建立政府採購監督制度,以貫徹《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為基準,完善政府採購相關監督制度,形成政府採購監督制度體系,強化政府採購監督。四是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政府採購教育、制度、監督三者並重、相互配套的懲治和防範腐敗的制度體系。這是加強政府採購反腐倡廉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有效途徑。 
        2 多種監督形式相結合,保證政府採購置於全方面監督之下 
        一是強化政府採購部門對政府專案進行監督。納入政府採購中心集中管理的專案基本上是源頭治腐的專案。對集中採購專案的執行情況定期進行通報。對場外採購、違規採購、不按規定辦理核准備案手續或未按程式辦理採購事項的單位進行點名通報。二是強化社會各層對政府採購部門的監督。設立舉報箱、舉報電話,發動全社會對場外交易和違規採購進行監督,並將舉報內容按主管部門分類,報政府辦簽署意見後交由有關部門查處。三是強化新聞對政府採購行為的監督。對性質惡劣、我行我素、屢教不改的單位和個人,通過新聞媒體予以曝光。通過多層次、全過程、立體化監督,確保政府採購規範有序。 
        3 利用會計集中核算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保證採購資金結算得到有效的控管 
        《政府採購法》、《預演算法》、《會計法》、《招標投標法》等法規都要求採購資金的結算有條件應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條件不成熟也應由會計結算中心或按預算進行轉賬。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和財政收支分類的改革,即取消各行政事業單位原有賬戶,國庫在會計集中核算中心設立零餘額賬戶,國庫支付方式分為授權支付和直接支付。政府採購資金將屬於部門或單位的專項支出,由財政部門通過“國庫——政府採購——商品供應商”方式支付。財政收入直接繳入國庫,財政性支出均從國庫單一賬戶直接拔到供應商。財政部門不再將政府採購類和其他各類資金拔到行政事業單位,只需各行政事業單位(用款主體)下達年度預算指標及標準的月度用款計劃即可。這樣,政府採購資金結算方式的改變將有助於各行政事業單位經費收支更加規範化運作的形成。直接與財政發生經費關係或使用財政性資金的一級預算會計部門(單位)均作為預算管理的直接物件,達到取消財政與部門的中間環節目的。通過政府採購部門預算的實行,可以進一步清晰地反映政府採購預算在各部門的分佈情況,有效克服單位預算交叉、脫節等現象。政府採購資金按預算支付的推行,做到採購前有預算,保證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從根本上改變過去那種無序採購、分散採購、意圖採購、亂採購等不規範狀況。

 4 築牢思想道德防線,構建採購內部管理和控制的優質化軟環境 
        採購內部管理和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採購內部制度的控制和法規的執行效果。有些採購人或集中採購機構及代理採購機構,通常只是詳細規定崗位職責、權責分配、業務流程、資訊溝通、履約措施等硬性控制內容,很少具體描述上述軟性控制要素,也沒有日常工作中意識到通過“高層的聲音”倡導和培育軟性控制環境的概念。特別是要強化決策層、具體管理者和直接操作機構的風險管理理念,職業道德、職業操守和價值觀念、勝任能力等軟性控制要素的提升是做好採購工作的前提。一是從講政治的高度提高政府採購工作人員的認識,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宣傳教育活動,納入政府採購的總體部署。二是以提高政府採購工作人員的群眾意識、自律意識,開展專題教育,使政府採購工作人員在是非面前增強辨別能力;在誘惑面前增強自控能力;在警示面前增強悔過能力。三是抓好典型示範教育,評選和表彰那些時刻把人民群眾利益擺在頭等位置的單位和個人,大力營造良好的政府採購環境。 
        5 重視成本效益原則,做好政府採購內部成本的控制 
        實施採購內部控制必然會發生控制成本,這就需要在設計採購內部控制體系時,以防範風險和提高效率為出發點,評估採購風險嚴重程度和發生頻率,遵循成本效益原則,採取經濟、有效風險對策和控制措施,尋求控制效果、控制成本和風險損失的最優組合。有些地區和基層採購機構在建立內部控制體系時不辨析和評估本區域的現實和潛在風險,也不根據風險的嚴重程度、發生頻率及其損失規模決定可接受的控制成本,而是單純追求減少控制程式、簡化控制措施、提高控制效率,這種“偷工減料”的內部控制體系,既不能實現規避採購風險的控制效果,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的固有涵義。把採購內部權力的約束和分配以及制衡當成一件大事來抓,保證所開展的採購活動獨立性、廉潔型和高效益性。克服單方面權力過大和過於集中的弊端,解決好權、利、責的三方對稱關係。 
參考文獻: 
[1]高建華,王奇璋.加強政府採購領域制度建設.經濟日報.2007.10.19. 
[2]曲晶.政府採購制度研究《交通財會》,2001年第10期.  
[3]於安.加入《政府採購協定》對我國國內製度的影響.《法學》2005年06 期. 
[4]梁麗卿.法國政府採購制度及對我國的啟示《中國政府採購》2004年10. 
[5]雷羽.交通部門政府採購績效評價研究《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6]王猛.政府採購制度:理論與我國改革實踐《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  
[7]楊燦明,李景友.政府採購問題研究.2004. 
[8]黃芬,張靜中.論我國政府採購監督體系的重構《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9卷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