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人口遷移影響區域經濟的機制研究

  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整合的一些關於人口問題的論文,歡迎借鑑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1引言

  現階段,京津冀地區發展呈現顯著的“雙核”格局,北京市和天津市的經濟發展明顯優於河北省,區域發展不平衡。從人均GDP來看,2015年北京和天津的人均GDP分別達到106497元和107960元,而河北省人均GDP僅為40255元,不僅遠遠低於京津兩市,甚至低於同期全國平均水平。除此之外,同時出現異地城鎮化特徵明顯的現象,人口由河北湧向北京和天津兩個大城市。按照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現居住地在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勞動力中,戶口登記地在河北省的分別有1229873人和617864人。而戶口登記在京津兩市,現於河北省居住的勞動力總共只有61302人。

  這兩種現象同時出現使得我們很容易產生這樣的疑問:跨省的人口遷移是否能夠作用於地區經濟?其中的作用機制又是怎樣的?能否利用這種關係改善區域內發展不平衡的現象?

  2理論基礎

  實際上,區域內經濟水平差距受到初始經濟水平狀況和經濟增長在長期中的差距的共同影響。在初始經濟水平狀況無法改變的條件下,尋求增長差距的改變就能夠更好地作用於區域內的經濟平衡。對於這一問題,使用新古典增長理論中的絕對收斂假說和條件收斂假說作為理論框架是該研究領域的一個主流方向。

  已有的研究發現,絕對收斂在我國各省市的經濟增長中尚不存在,影響穩態的各種因素中存在區域性差異,例如儲蓄率、勞動力增長率以及有較大影響的政策和制度因素等。而勞動力因素由於逐年遞增的大規模跨省人口遷移而變得非常活躍,人口遷移改變勞動力在各區域分佈的同時,還會改變人力資本的區域分佈,從而對經濟產生影響,下文將通過過對索洛模型的拓展來論證這種影響。

  3勞動力轉移對經濟的影響分析

  假定經濟社會投入資本K、勞動L和知識Z來生產社會總產品Y,其中知識Z通過提高勞動效率發揮作用。儲蓄率s、資本折舊率p、勞動力增長率n和技術進步率g均為外生變數。考慮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式,t時期社會生產情況是:

  Y***t***=K***t***αZ***t***L***t***1-α,0<α<1

  為了將勞動力遷移納入分析,設n為本地勞動力增長率,m為勞動力淨遷入率。當該地區有持續的淨遷入人口時m為正,反之則m為負。這樣本地勞動力增長率和勞動力淨遷入率共同構成了該經濟體的勞動力增長率。納入勞動力轉移後,勞動人口和知識投入的增長方式為:

  L***t***=L***0***e***n+m***t

  Z***t***=Z***0***egt

  而有效勞動Z***t***L***t***則為:

  Z***t***L***t***=Z***0***L***0***e***n+m+g***t

  令k=K/ZL為有效勞均資本,y=Y/ZL為有效勞均產出,則索洛方程可以表述為:

  k***t***?B=skα-***n+m+g+p***k***t***

  其中skα是實際投資,也就是有效勞均產出中儲蓄起來用於投資的數額;為了保持有效勞均資本水平不變,必須進行的持平投資是***n+m+g+p***k。可以證明,在索洛模型的經濟體中必有k*>0使兩者相等。令=0,則有效勞均資本的穩態水平是k*=1-αs/***n+m+g+p***,因此勞均收入的穩態水平是

  Y***t***L***t****

  =***k****αZ***t***

  =sn+m+gα1-αZ***0***egt***1***

  ***1***式說明,遷入人口會降低穩態水平,在當前收入不變的情況下,這意味著經濟的增長率會降低。可以看出,人口遷移通過改變經濟體的穩態水平來改變人均收入的增長率,而增長率的相對變動成為縮小地區差距的有力手段。

  在京津冀地區,人口遷移的整體流向是由河北省流向京津兩市,通過***1***式可以看出遷入勞動力***m>0***將使得京津兩市經濟穩態水平降低,從而勞均收入的增長率降低;而河北省勞均產出及其增長率隨遷出勞動***m<0***相應提高。這樣發達地區增長相對放緩,落後地區加速發展,地區差距就會逐漸縮小。

  按照上述分析,京津冀區域內的經濟差距應呈現縮小態勢。但通過分析對比近幾年三地的人均GDP資料,並沒有發展這種明顯的趨勢。這說明必然存在另一因素抵消了勞動力遷移帶來的影響。

  4人力資本轉移對經濟的影響分析

  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本主要是以教育形式表現的勞動力素質,用於改善一個人智力的投資即教育投資成為人力資本投資的最重要形式。遷移人口不僅改變了勞動力的地域分佈,也帶來了人力資本地域分佈的改變,因此將人力資本引入模型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將資本分為物質資本K和人力資本H。依然考慮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式:

  Y***t***=K***t***αH***t***βZ***t***L***t***1-α-β,

  0<α+β<1

  其中,H為人力資本存量,0<α+β<1是為了保證資本***包括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邊際報酬遞減。

  令sk為物質資本儲蓄佔總產出的比重,物質資本的進化規律為:

  ***t***=sky***t***-***n+m+g+p***k***t******2***

  按照之前的思路,假定經濟體中不僅有原始的人力資本存量,還有遷移人口造成的人力資本淨轉移***用HC來表示***。為了便於計算,令   HC***t***=cY***t***

  其中,c表示遷移人口帶來的人力資本轉移佔經濟體總產出的比重。c>0表示人口遷移帶來人力資本的增加,從而HC>0;反之則c<0。

  令sh為人力資本儲蓄佔總產出的比重,假定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具有相同的資本折舊率。於是人力資本的進化規律如下:

  ***t***=dh***t***dt=***t***Z***t***L***t***-H***t***Z***t***L***t******t***Z***t***-H***t***Z***t***L***t******t***L***t***

  經過整理,得到

  ***t***=***sh+c***y***t***-***n+m+g+p***h***t******3***

  利用***2***和***3***式可以得到經濟體達到穩態的水平:

  k*=1-α-βs1-βk***sh+c***β/***n+m+g+p***

  h*=1-α-βsαk***sh+c***1-α/***n+m+g+p***

  從而勞均收入的穩態是:

  Y***t***L***t****=lnZ***0***+gt-α1-αln***n+m+g+p***+α1-αln***sk***+β1-αln***h****

  上式說明穩態的勞均收入不僅取決於索洛模型中通常所講的技術進步率、物質資本的投資率和人口增長率,還有包含了人口遷移帶來的人力資本變動。假設出現勞動力遷移前該經濟體人均擁有的人力資本量為h0,出現勞動力遷移後該經濟體人均擁有的人力資本量為h1,則有h1>h0表示遷入了擁有較高素質的勞動力,從而該經濟體人均產出的增長率上升;同理,h1

  雖然無法統計近年從河北省遷移至京津兩市的勞動力受教育程度資料,但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從外省遷移至京津兩市的勞動力中,受高等教育***大?W專科、大學本科、研究生***的人數達165024人;從外省遷移至河北省的受高等教育勞動力人數僅為21721人。考慮到京津兩地擁有大量的受高等教育的非遷移人力資本,以及河北省遠遠高於京津兩地的人口基數,可以發現河北省的高素質勞動力比率必然遠遠低於京津兩地。依照本文的理論,這就是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尋求改變的一個突破口。

  5政策建議

  第一,從京津冀區域整體發展來看,人才的流入會提升區域的經濟實力。區域的內部固然存在經濟發展差距,但區域的整體提升必然惠及區域內各省市。目前來看,中國存在東部地區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而三大都市圈的經濟的增長也是不平衡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人口遷移重心出現由北南移趨勢,京津冀都市圈的發展在三大都市圈中也居於末位。因此,京津冀區域需要發展自己的特色以吸引人才的流入,提升經濟地位。目前來看,北京的首都區位優勢、加快發展天津濱海新區、明確天津市區域經濟中心城市地位、河北各地承接首都資源等都是發展區域實力的積極措施。

  第二,從京津冀區域內部發展來看,河北省必須採取措施加強自身吸引力,促使人才向河北流入。首先,抓住現階段人們注重生態環境的心理,大力推進河北生態宜居的理念。北京和天津固然是大城市,但是住房緊張、交通堵塞、空氣汙染等狀況也制約著城市發展。河北也受這些方面影響,但是河北省地域比較廣闊,改置成本比較低。河北應該把握機會,加強城市綠化美化,完善水流域網路建設,維護太行山、草原等地生態環境,打造低碳綠色家園。其次,完善跨省市的各項政策銜接。人才流動存在各省市的跨界壁壘,公積金制度、醫療保險制度等福利措施給予保障的同時,也對人才產生一定的限定作用。河北需要進一步加強體制建設,打破轉移壁壘。最後,需要加強高等教育建設。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平臺,本地高校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人才的集聚產生積極作用。河北需要設立一批有影響力、有特色的標杆院校,吸引人才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