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所有證明題歸納整理

  怎樣學好數學,是剛步入初中的同學面臨的共同問題。特別是學好初中的證明題更是難上加難。為此,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中數學所有證明題歸納,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中數學所有證明題歸納

  一、證明兩線段相等

  1.兩全等三角形中對應邊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對等邊。

  3.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或底邊的高平分底邊。

  4.平行四邊形的對邊或對角線被交點分成的兩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邊的中點到三頂點距離相等。

  6.線段垂直平分線上任意一點到線段兩段距離相等。

  7.角平分線上任一點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

  8.過三角形一邊的中點且平行於第三邊的直線分第二邊所成的線段相等。

  9.同圓***或等圓***中等弧所對的弦或與圓心等距的兩弦或等圓心角、圓周角所對的弦相等。

  10.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的切線長相等或圓內垂直於直徑的弦被直徑分成的兩段相等。

  11.兩前項***或兩後項***相等的比例式中的兩後項***或兩前項***相等。

  12.兩圓的內***外***公切線的長相等。

  13.等於同一線段的兩條線段相等。

  二、證明兩個角相等

  1.兩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邊對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邊上的中線***或高***平分頂角。

  4.兩條平行線的同位角、內錯角或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

  5.同角***或等角***的餘角***或補角***相等。

  6.同圓***或圓***中,等弦***或弧***所對的圓心角相等,圓周角相等,弦切角等於它所夾的弧對的圓周角。

  7.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圓心和這一點的連線平分兩條切線的夾角。

  8.相似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

  9.圓的內接四邊形的外角等於內對角。

  10.等於同一角的兩個角相等。

  三、證明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1.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或底邊的中線垂直於底邊。

  2.三角形中一邊的中線若等於這邊一半,則這一邊所對的角是直角。

  3.在一個三角形中,若有兩個角互餘,則第三個角是直角。

  4.鄰補角的平分線互相垂直。

  5.一條直線垂直於平行線中的一條,則必垂直於另一條。

  6.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則兩直線垂直。

  7.利用到一線段兩端的距離相等的點線上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8.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9.利用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

  10.在圓中平分弦***或弧***的直徑垂直於弦。

  11.利用半圓上的圓周角是直角。

  四、證明兩直線平行

  1.垂直於同一直線的各直線平行。

  2.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或同旁內角互補的兩直線平行。

  3.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

  4.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於第三邊。

  5.梯形的中位線平行於兩底。

  6.平行於同一直線的兩直線平行。

  7.一條直線截三角形的兩邊***或延長線***所得的線段對應成比例,則這條直線平行於第三邊。

  五、證明線段的和差倍分

  1.作兩條線段的和,證明與第三條線段相等。

  2.在第三條線段上擷取一段等於第一條線段,證明餘下部分等於第二條線段。

  3.延長短線段為其二倍,再證明它與較長的線段相等。

  4.取長線段的中點,再證其一半等於短線段。

  5.利用一些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線、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三角形的重心、相似三角形的性質等***。

  初中數學證明題的思路

  ***1***正向思維。對於一般簡單的題目,我們正向思考,輕而易舉可以做出,這裡就不詳細講述了。

  ***2***逆向思維。顧名思義,就是從相反的方向思考問題。在初中數學中,逆向思維是非常重要的思維方式,在證明題中體現的更加明顯。

  同學們認真讀完一道題的題幹後,不知道從何入手,建議你從結論出發。

  例如:

  可以有這樣的思考過程:要證明某兩條邊相等,那麼結合圖形可以看出,只要證出某兩個三角形相等即可;要證三角形全等,結合所給的條件,看還缺少什麼條件需要證明,證明這個條件又需要怎樣做輔助線,這樣思考下去……這樣我們就找到了解題的思路,然後把過程正著寫出來就可以了。

  ***3***正逆結合。對於從結論很難分析出思路的題目,可以結合結論和已知條件認真的分析。

  初中數學中,一般所給的已知條件都是解題過程中要用到的,所以可以從已知條件中尋找思路,比如給我們三角形某邊中點,我們就要想到是否要連出中位線,或者是否要用到中點倍長法。給我們梯形,我們就要想到是否要做高,或平移腰,或平移對角線,或補形等等。正逆結合,戰無不勝。

  怎樣學好初中數學的幾何證明題

  一、多看

  主要是指認真閱讀數學課本。許多同學沒有養成這個習慣,把課本當成練習冊;也有一部分同學不知怎麼閱讀,這是他們學不好數學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地,閱讀可以分以下三個層次:

  1.課前預習閱讀。預習課文時,要準備一張紙、一支筆,將課本中的關鍵詞語、產生的疑問和需要思考的問題隨手記下,對定義、公理、公式、法則等,可以在紙上進行簡單的複述。重點知識可在課本上批、劃、圈、點。這樣做,不但有助於理解課文,還能幫助我們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講,有重點地聽講。

  2.課堂閱讀。預習時,我們只對所要學的教材內容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對預習時所做的標記和批註,結合老師的講授,進一步閱讀課文,從而掌握重點、關鍵,解決預習中的疑難問題。

  3.課後複習閱讀。課後複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既可解決在預習和課堂中仍然沒有解決的問題,又能使知識系統化,加深和鞏固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一節課後,必須先閱讀課本,然後再做作業;一個單元后,應全面閱讀課本,對本單元的內容前後聯絡起來,進行綜合概括,寫出知識小結,進行查缺補漏。

  二、多想

  主要是指養成思考的習慣,學會思考的方法。獨立思考是學習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同學們在學習時,要邊聽***課***邊想,邊看***書***邊想,邊做***題***邊想,通過自己積極思考,深刻理解數學知識,歸納總結數學規律,靈活解決數學問題,這樣才能把老師講的、課本上寫的變成自己的知識。

  三、多做

  主要是指做習題,學數學一定要做習題,並且應該適當地多做些。做習題的目的首先是熟練和鞏固學習的知識;其次是初步啟發靈活應用知識和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第三是融會貫通,把不同內容的數學知識溝通起來。在做習題時,要認真審題,認真思考,應該用什麼方法做?能否有簡便解法?做到邊做邊思考邊總結,通過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四、多問

  是指在學習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和提出疑問,這是衡量一個學生學習是否有進步的重要標誌之一。有經驗的老師認為:能夠發現和提出疑問的學生才更有希望獲得學習的成功;反之,那種一問三不知,自己又提不出任何問題的學生,是無法學好數學的。那麼,怎樣才能發現和提出問題呢?

  第一,要深入觀察,逐步培養自己敏銳的觀察能力;第二,要肯動腦筋,不願意動腦筋,不去思考,當然發現不了什麼問題,也提不出疑問。發現問題後,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問題仍得不到解決時,應當虛心向別人請教,向老師、同學、家長,向一切在這個問題上比自己強的人請教。不要有虛榮心,不要怕別人看不起。只有善於提出問題、虛心學習的人,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學習上的強者。

1.初中生重點英語語法歸納總結

2.初三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3.初中數學必考知識點的歸納 

4.初一數學中考知識點歸納總結

5.初中數學規律題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