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學習方法之八引導

  "八引導",即學科價值引導、愛心引導、興趣引導、目標引導、競賽引導、環境引導、榜樣引導、方法引導。你想要了解這種學習方法嗎?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八引導",即學科價值引導、愛心引導、興趣引導、目標引導、競賽引導、環境引導、榜樣引導、方法引導。

  1.學科價值引導

  就是要讓學生明白數學的學科價值,懂得為什麼要學習數學知識。

  一是要讓學生明白數學的悠久歷史;

  二是要讓學生明白數學與各門學科的關係,特別是它在自然科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是要讓學生明白數學在工農業生產、現代化建設和現代科學技術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要讓學生明白當前的數學學習與自己以後的進一步學習和能力增長的關係,使其增強克服數學學習心理障礙的自覺性,主動積極地投入學習。

  2.愛心引導

  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特別是對於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更應主動關心他們,徵詢他們的意見,想方設法讓他們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向他們奉獻一片摯誠的愛心。

  3.興趣引導

  一是問題激趣。"問題具有相當難度,但並非高不可攀,經努力可以克服困難,但並非輕而易舉;可以創造條件尋得解決問題的途徑,但並非一蹴而就";

  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結合起來、創設生動形象、直觀典型的情景,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還有語言激趣、變式激趣、新異激趣、遷移激趣、活動激趣等等。

  4.目標引導

  數學教師要有一個教學目標體系,包括班級目標、小組目標、優等生目標和後進生目標,面向全體學生,使優等生、中等生和後進生都有前進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其目標要既有長期性的又有短期性的,既有總體性的又有階段性的,既有現實性的又有超前性的。對於學生個體,特別是後進生和尖子生,要努力通過" 暗示"和"個別交談"使他們明確目標,給他們加油鼓勁。

  5.環境引導

  "加強校風、班風和學風建設,優化學習環境;開展"一幫一"、"互助互學"活動;加強家訪,和家長經常保持聯絡,徵求家長的意見和要求,使學生有一個"關心互助、理解、鼓勵"的良好學習環境。

  6.榜樣引導

  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自己心中的榜樣,一是要在教學中適度地介紹國內外著名的數學家,引導學生向他們學習;二是要引導學生向班級中刻苦學習的同學學習,充分發揮榜樣的"近體效應";三是教師以身示範,以人育人。

  7.競爭引導

  開展各種競賽活動,建立競爭機制,引導學生自覺抵制和排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比、學、趕、幫爭先進。

  8.方法引導

  在數學知識教學、能力訓練的同時,要進行數學思維方法、學習方法、解題方法等的指導。總之,中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是多方面的,其消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產生的原因也是複雜的。與此相應,引導中學生克服心理障礙的方法也應是多樣的,沒有固定模式。我們數學教師要不斷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的思維狀況,改進教法,引導學生自覺消除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數學的主人,讓素質教育在數學教學這塊園地中開出鮮豔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

  有關 高中數學學習的方法的推薦

  1、有良好的學習興趣

  兩千多年前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說,幹一件事,知道它,瞭解它不如愛好它,愛好它不如樂在其中。“好”和“樂”就是願意學,喜歡學,這就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能產生愛好,愛好它就要去實踐它,達到樂在其中,有興趣才會形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數學學習中,我們把這種從自發的感性的樂趣出發上升為自覺的理性的“認識”過程,這自然會變為立志學好數學,成為數學學習的成功者。那麼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學習數學興趣呢?

  ***1***課前預習,對所學知識產生疑問,產生好奇心。

  ***2***聽課中要配合老師講課,滿足感官的興奮性。聽課中重點解決預習中疑問,把老師課堂的提問、停頓、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視為欣賞,及時回答老師課堂提問,培養思考與老師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師對你的提問的評價,變為鞭策學習的動力。

  ***3***思考問題注意歸納,挖掘你學習的潛力。

  ***4***聽課中注意老師講解時的數學思想,多問為什麼要這樣思考,這樣的方法怎樣是產生的?

  ***5***把概念迴歸自然。所有學科都是從實際問題中產生歸納的,數學概念也迴歸於現實生活,如角的概念、直角座標系的產生、極座標系的產生都是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來的。只有迴歸現實才能使對概念的理解切實可靠,在應用概念判斷、推理時會準確。

  2、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

  習慣是經過重複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重持久的條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鬆。高中數學的良好習慣應是:多質疑、勤思考、好動手、重歸納、注意應用。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翻譯成為自己的特殊語言,並永久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另外還要保證每天有一定的自學時間,以便加寬知識面和培養自己再學習能力。

  3、有意識培養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數學能力包括: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共五大能力。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數學學習環境中得到培養的。在平時學習中要注意開發不同的學習場所,參與一切有益的學習實踐活動,如數學競賽、智力競賽等活動。平時注意觀察,比如,空間想象能力是通過例項淨化思維,把空間中的實體高度抽象在大腦中,並在大腦中進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養都必須學習、理解、訓練、應用中得到發展。特別是,教師為了培養這些能力,會精心設計“智力課”和“智力問題”比如對習題的解答時的一題多解、舉一反三的訓練歸類,應用模型、電腦等多媒體教學等,都是為數學能力的培養開設的好課型,在這些課型中,學生務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參與,最終達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