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數學預習方法

  預習是課前對要講的數學內容進行了解,以便掌握聽課的主動權。由於預習是學生獨立學習的嘗試,對學習內容是否正確理解,能否把握其重點,關鍵。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初一數學預習的學習方法。

  介紹

  數學學科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連貫性,新知識往往是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

  因此,預習時就要找出學習新知識所需的知識,並進行回憶或重新溫習,一旦發現舊知識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時,就要及時補上,克服因沒有掌握好或遺忘帶來的學習障礙,為順利學習新內容創造條件。否則由於掌握舊知識的缺陷,從而造成學習的困難。

  預習時,一般採用邊閱讀,邊思考,邊書寫的方式,把內容的要點聯絡劃出來,寫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地方與問題,從而確定聽課時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以提高聽課效率。

  在時間的安排上,預習一般放在複習和作業之後進行,即做完功課後,把下次課要學的內容看一遍,其要求則根據當時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如果時間允許,做做練習題;時間不允許,可以少思考一些問題,不必強求一律。 根據課程設定七年級的同學在預習上應該具備更多的時間,所以同學們在初中剛開始一定要養成預習的學習習慣。

  學好初一數學的方法

  1、認真“聽”的習慣。

  為了教和學的同步,教師應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思想,專心聽老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聽,邊聽邊思考,對中、高年級學生提倡邊聽邊做聽課筆記。

  2、積極“想”的習慣。

  積極思考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使自己始終置身於教學活動之中,這是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證。學生思考、回答問題一般要求達到:有根據、有條理、符合邏輯。隨著年齡的升高,思考問題時應逐步滲透聯想、假設、轉化等數學思想,不斷提高思考問題的質量和速度。

  3、仔細“審”的習慣。

  審題能力是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教師應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內容,學會抓住字眼,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旁註、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性內容更要認真推敲、反覆琢磨,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建議教師們經常進行“一字之差義差萬”的專項訓練,不斷增強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4、獨立“做”的習慣。

  練習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然延續,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獨立學習實踐活動,還是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方式。教師應教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盲從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