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輔導教學教案有哪些

  ?想了解更多的資訊嗎,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中數學輔導教學教案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初中數學輔導教學教案一

  一、教材內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2~4頁例1、例2。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3.結合負數的歷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情感和數學態度。

  三、教學重、難點

  認識負數的意義。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

  談話:同學們,剛才一上課大家就做了一組相反的動作,是什麼?***起立、坐下。***今天的數學課我們就從這個話題聊起。***板書:相反。***我們周圍有很多的自然和社會現象中都存在著相反的情況,請看螢幕:***課件播放圖片。***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車的站點有人上車和下車;繁華的街市上有買也有賣;激烈的賽場上有輸也有贏……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現象嗎?

  ***二***教學新知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引入例項

  談話:如果沿著剛才的話題繼續“聊”下去的話,就很自然地走進數學,我們一起來看幾個例子***課件出示***。

  ① 六年級上學期轉來6人,本學期轉走6人。

  ② 張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虧損200元。

  ③ 與標準體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華輕了 1.8千克。

  ④ 一個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這些相反的詞語和具體的數量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組組“相反意義的量”。***補充板書:相反意義的量。***

  ***2***嘗試

  怎樣用數學方式來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呢?

  請同學們選擇一例,試著寫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認識正、負數

  ***1***引入正、負數

  談話:剛才,有同學在6的前面寫上“+”表示轉來6人,添上“-”表示轉走6人***板書:+6 -6***,這種表示方法和數學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紹:像“-6”這樣的數叫負數***板書:負數***;這個數讀作:負六。

  “-”,在這裡有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叫“負號”。“+”是正號。

  像“+6”是一個正數,讀作:正六。我們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寫***板書:6***。其實,過去我們認識的很多數都是正數。

  ***2***試一試

  請你用正、負數來表示出其它幾組相反意義的量。

  寫完後,交流、檢查。

  3.聯絡實際,加深認識

  ***1***說一說存摺上的數各表示什麼?***教學例2。***

  ***2***聯絡生活實際舉出一組相反意義的量,並用正、負數來表示。

  ① 同桌交流。

  ② 全班交流。根據學生髮言板書。

  這樣的正、負數能寫完嗎?***板書:… …***

  強調指出:像過去我們熟悉的這些整數、小數、分數等都是正數,也叫正整數、正小數、正分數;在它們的前面添上負號,就成了負整數、負小數、負分數,統稱負數。

  4.進一步認識“0”

  ***1***看一看、讀一讀

  談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螢幕: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氣溫情況***課件出示***。

  哈爾濱: -18 ℃~-5 ℃

  北京: -6 ℃~6 ℃

  深圳: 15 ℃~25 ℃

  溫度中有正數也有負數,請把負數讀出來。

  ***2***找一找、說一說

  我們來看首都北京當天的溫度,“-5 ℃”讀作:“負五攝氏度”或“負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麼?

  你能在溫度計上找出這兩個溫度所在的刻度嗎?***課件出示溫度計,沒有刻度數***為什麼?

  現在你能很快找出來嗎?***給出溫度計的刻度數,生到前面指。***

  說一說,你怎麼這麼快就找到了?

  ***課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嗎?

  初中數學輔導教學教案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撲克"有趣的再認識,讓學生了解"撲克"與"曆法"之間有趣的聯絡。

  2、2、培養起學生對生活中平常小事的關注。

  3、3、調動學生豐富的聯想,養成一種思考的習慣。

  4、教學重點:

  5、 "撲克"與"曆法"的聯絡。

  6、教學難點:

  7、 "撲克"與"曆法"的聯絡。

  8、教學準備:

  9、 "撲克"、課件

  10、 教學過程:

  11、 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這個你們一定見過吧!***出示:撲克***這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撲克"。誰願意告訴我們,你對撲克的瞭解呢?

  生:包括"大王"有54張、有52張正牌,有4種花色,每種花色13張......

  生:打牌、算24點、欣賞***海寧有個小姑娘,就收集了上千幅各種圖案的撲克,進行過展出***、美國人還用它來抓不他們的敵人***比如伊拉克時的薩達姆***......

  ***教師補充,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師:我呀,覺得"撲克"還有一種作用,而且與數學有關!看看那位同學知道!

  生:......

  新課

  1、師:大家有好多的答案,可是都不太對。"撲克"與曆法有關。***課件出示***

  2、師:曆法是什麼呢?***學生回答,同時課件介紹<四季、12個月、356天等等>***那麼,撲克與曆法有什麼關係那?請學生猜一猜。

  3、生:......

  引導學生說出:桃、心、梅、方4種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4花色=4個季節

  2、還有什麼呢?***教師可以提醒:紅、黑= /大王=***太陽*** 小王= ***月亮******

  同時課件出示:紅=白天 黑=夜晚 / 紅=...... 黑=......發揮學生的自由的想象

  4、現在我在出一些數字我們一起來找一下,看看這些數字與我們的立法和撲克之間有什麼聯絡。***出示課題***

  5、 365 366 12 52 4 91 13

  ***、課件出示提示問題:

  7、 一年有多少天? 一年有多少個月?

  8、 有多少個星期? 有多少個季度?.....

  9、同時出示:撲克牌於數字的對應值。

  10、 A=1 2=2 3=3 4=4 5=5 6=6 7=7 8=8

  11、 9=9 10=10 J=11 Q=12 K=13 大王=1 小王=1

  12、 5、學生自己嘗試練習***尋找撲克與曆法之間的關係***

  13、 ◆1+2+3+4+5+6+7+8+9+10+11+12+13=91

  14、 91×4=364+小王=365+大王=366

  15、 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數

  16、 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閏年的天數

  17、 撲克中的K、Q、J共有12張,3×4=12,表示一年有12個月

  18、 365÷7≈52一年有52個星期。54張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張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個星期。

  19、 ◆桃、心、梅、方4種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0、 4花色=4個季節=4個季度

  21、 ◆1個季度=356÷4≈91天

  22、 1+2+3+4+5+6+7+8+9+10+11+12+13=91

  一種花色的和=一個季度的天數

  1個季度=356÷4≈91天

  91÷7=13個星期

  一種花色有13張牌=一個季度又13個星期

  在學生自我常識、與教師適當的提醒下,各個小組交流反饋。

  各小組進行交流。

  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覺***多種多樣的,可以是不喜歡的。***以及自己的體會。

  四、學生的新發現、新的聯想。

  五、小結

  生活中有很多的數學,他每時每刻都在我們的身邊出現,只是我們大家沒有注意到。今天我們有趣的再認識了"撲克"。我們還有很多的事物可以讓我們這樣有趣的再認識。同學們可以盡情去發現。當你作為一件事物的第一個發現者的時候,你就和"哥倫布"一樣的偉大了!!!

  初中數學輔導教學教案三

  一、教學內容

  圖形的摺疊是圖形變換的一種,摺疊型問題的立意新穎,變化巧妙,是近幾年中考中的熱點問題,主要考察學生的探究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及邏輯推理能力。體現的是教材中的軸對稱問題,在解決這類問題中,運用的知識點比較多,綜合性強,如軸對稱性、全等思想、相似思想、勾股定理等,是培養學生識圖能力,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

  在教學實踐中,作為一名數學老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傳授給學生數學思想、數學意識、數學方法,在本節中,我力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摺疊圖形的性質,提高學生觀察、歸納、整理數學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及邏輯推理能力。

  根據上述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我設計以下目標:

  二、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掌握摺疊圖形的性質,會利用其性質進行有關的計算和證明。進一步體會表在摺疊,實為對稱.

  2、能力訓練目標:

  提升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及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求: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證明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根據課程標準,在把握中考的基礎上,我確立以下教學重點、難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會利用摺疊圖形是全等形的性質進行有關的計算和證明;會利用對稱點的連線被對稱軸垂直平分的性質解決問題.

  難點: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進行有關的計算和證明,優化學生思維能力.

  下面為了講清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預設的目標,我從教法方面談一談。

  四、教學方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和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為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著重採用講、練、測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講、練、測的有機結合,達到知識、技能、方法的全線突破。

  下面我談一談本節課的教學流程及設想。

  1、巧設情景,設疑引入

  從實際問題出發,向學生提出問題:你能一刀剪出一個五角星嗎?

  由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仔細觀察,並填空,從而引導學生感受從實際操作中獲得知識的體驗,引出性質,這樣獲得的知識,不但保持的時間持久,而且易於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然後用 “你知道這些性質有什麼作用嗎?”設疑,引出性質的運用,分為:***1***求角的度數***2***求線段的長度***3***綜合運用三類。然後歸類探究,在每個探究型別之下,設定一個相對應的具有代表性、示範性的例題,對該型別解題的切入點、方法和關鍵進行點撥,找規律,注重歸類講評和體驗感悟。

  2、運用性質,歸類探究

  歸類一:求角的度數

  1.如圖1,把一張長方形的紙片按如圖所示的方式摺疊,EM、FM為摺痕,摺疊後的C點落在B′M或B′M的延長線上,那麼∠EMF的度數是*** ***

  A.85° B.90° C.95° D.100°

  設計本題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讀題,學會在讀題時就把題中所蘊含資訊全部讀出來,並且標在圖上,或者寫在練習本上,根據問題對資訊進行整合篩選,從而獲得答案。提醒學生養成這種分析問題的習慣,而且這種習慣要貫穿於以後所做的每一道題中,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隨後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感悟和體會這類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利用摺疊的性質求角的度數,當條件中有某些角的度數已知時,綜合題中的其他條件,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間的關係,從而求得未知角的度數。

  利用摺疊的性質,除了可以求角的度數之外,還可以求線段的長度引

  出:

  歸類二:求線段的長

  這道題基礎性強,且有一定的綜合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對應的練習題的設定,在上題的基礎上綜合性又有所提升,既鞏固了基礎知識又提升了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又為綜合運用做好了知識和技能的準備。

  利用摺疊圖形的性質不僅僅侷限於求角的度數、求線段的長度,還可以解決綜合性更強的問題,如:

  歸類三:綜合運用

  典例解析:

  、

  本題的圖形複雜,綜合性強,探究性強,解法多,象這樣的題學生往往不知從何處下手。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在原題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第一問,提醒學生從讀題入手,讀出題中蘊含的所有資訊,並且把讀出來的資訊標在圖上或者寫在練習本上,對這些資訊進行整合篩選,確定解題方法。然後從要求證的結論入手,根據確定的解題方法,執果索因,順藤摸瓜,直到找到已知條件為止。通過寫出分析過程,整理解題思路,根據分析過程,寫出證明過程。整個解題過程可以簡單概括為:讀資訊、定方法、找條件、理思路、寫解題過程五步。使學生有章可循,從而避免學生手足無措,無處下手的現象發生。

  這道題既能檢查學生對前兩道題的掌握情況,又能提升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為了滿足測評反饋的需求,又設定了限時檢測。

  3、限時檢測

  限時檢測立足於對本課時考點的強化訓練,以容易題、基礎題為主,注重知識的點面結合,注重重要題型與解題方法的落實,各種題型合理搭配,體現與例題及其變式題的對應關係,講練配套,具有極強的實效性,追求“題題清”、“節節清”,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優的結果。

  五、課堂小結

  採用這種形式的課堂知識性小結,可把課堂教學所傳授的知識儘快轉化為學生的素質,也是同伴經驗的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數學思想方法的小結,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並且逐步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又可及時反饋資訊,使問題得以及時解決。也為我課後反思提供第一手資料。

  六、板書設計:

  ***一***摺疊的性質 :

  摺疊圖形中摺疊部分在摺疊前後

  1對應角相等、對應線段相等

  2.對稱點的連線被對稱軸垂直平分.

  ***二***運 用:

  1、求角的度數

  2、求線段的長度

  3、綜合運用

  以上我從說教學內容,說教學目標,說教法,說教學程式和設計意圖,說明了“教什麼”和“怎麼教”,闡明瞭“為什麼這樣教”。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如有不合適的地方,請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1.初中健康教育教案大全

2.初中數學教師教學設計有哪些

3.初中數學有理數教學設計

4.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方案有哪些

5.初中數學的教學案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