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學習化學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早點入門,及早掌握化學的學習方法。下面小編整理了分析範文,供你參考。

  篇一

  初中化學,學制一年,而且是中考科目。學時短,任務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早點入門,及早掌握化學的學習方法。是每一個化學教師一直在鑽研的課題。本人經過近十年的化學教學實踐,頗有點滴體會,與大家交流。

  首先,講好化學的第一節課。

  九年級化學的第一節課是緒言,即入門課。對於這節課一定要認真對待,儘管這節課考點只有一個,但是卻給學生開啟了進入化學殿堂的大門。教師在講授的時候,不僅結合日常生活的具體例項講授化學的作用,更有必要利用多媒體展示現代化學的迅猛發展以及化學在高精尖領域的重要作用。

  通過認真準備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我相信,這節課既賞心悅目,又內含豐富。學生一定會從上第一節起,

  就深深的喜歡化學這門學科。為將來學好化學搶得先機。

  其次,做好每一節化學實驗課。

  實驗課是化學課有別於其他學科的亮點之一。在實際教學中,一有實驗,學生就格外興奮。因此,上好實驗課是激發學習興趣的常規教學手段。

  實驗課的課前準備一定要細心周到。實驗時所需的化學儀器和藥品。都要樣樣俱全。有些實驗還要事先反覆

  做,以便獲得一個最佳課堂效果。

  上實驗課時,一定把握好做實驗的最佳切入點。不能讓學生停留在看熱鬧的角度,一定要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掌握化學原理。在做實驗前,一定要把原理講明確。

  教師除了做好演示實驗,還要指導組織好學生的分組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實驗能力。分組實驗前,教師在課堂要做好演示實驗,講清實驗要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有效的完成分組實驗。

  上好課內實驗的同時,也要佈置好課外實驗。如:自制簡易淨水器,石墨的導電實驗,生成炭黑的實驗,自制白糖晶體。這些課外小實驗,既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又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鞏固了化學知識,培養了化學的學習興趣。

  最後,對學生要及時表揚和督促。

  畢竟畢業班的學科負擔重,數語英物的學習任務也很重。時間一長,學習化學的興趣就會減弱,這時,教師就要通過各種激勵手段來保證學生學習化學的持續性。

  篇二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也是發明創造的精神源泉。對於初中學生來說,化學是一門新的學科。對於剛剛接觸化學,學習化學,學生對化學知識很生疏。因此,老師適時引導,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愛上這門課,這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才會化被動為主動,才會有了學習的動力,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是我們化學老師的責任。讓學生喜歡化學,自覺地學好化學。只有有了學習興趣,才能誘發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才能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學習知識,才能讓他們認識到化學有趣、有用、值得學!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自己感興趣的現象、原理、規律等,總是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應設法激趣,以誘發學生的探究動機。而學習興趣的產生與教學有密切的關係。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主要在教師使學習活動有興趣。因此,我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緒言課與化學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初中學生對第一節化學課寄予很大的希望,他們懷著一顆激動好奇的心,睜大眼睛“看”化學。這種好奇正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時機。在緒言課上,對學生進行興趣、意志、態度等情感領域的教育是必要的。緒言課我專門設計了一些趣味實驗,像“色酒變水”、“噴霧顯字”“魔棒點燈”等,讓學生感受化學的神奇,從而引入化學,激發學習的興趣;一個個奇妙的化學變化,無不使學生感到化學的魅力,這是“真實”的魔術。再從學生生活的周圍找材料,使學生感到“化學”就在身邊,自己生活在“化學”的世界裡。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裡,物質是在不斷的發生變化。無論是我們身邊用的,身上穿的,嘴裡吃的等等,從原料-----成品-----損壞----再利用的全過程 ,無一不在變化之中。在緒言課上我會盡量多舉例子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化學的必要性及學有所用的快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化學實驗與化學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的最大特點。實踐證明,

  生動有趣的化學試驗是激起學生興趣的重要因素。一種元素的發現,一個定理的形成,做不做實驗,學生興趣和學習效果截然不同。通過教師演示實驗或組織學生親手實驗操作,能把書本知識由微觀變為巨集觀,把抽象變成具體,變無形為有形,使學生易於獲取多方面知識,鞏固學習成果,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化學實驗是提高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重要途徑。

  ***一***做好演示實驗

  演示實驗是一種最有效的直觀教學方法。有人說,即使講千遍,不如做實驗。要成功地做好演示實驗,最起碼要做到以下三點:

  1、要準備充分。

  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實驗內容和實驗步驟,明確實驗的目的,考慮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觀察什麼,如何觀察。切莫使演示實驗成了“魔術表演”。演示實驗所需藥品和儀器要列個清單,走進課堂前,一一對照,看是否遺漏,小東小西缺一樣都會影響實驗的程序,從而影響學生的情緒。

  2、要操作規範。

  演示實驗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學生獨立操作的依據和榜樣,對學生的實驗技能起著示範作用。教師操作應按規定進行,有條不紊。試劑的取用要適當,多了浪費,少了現象不明顯或造成實驗失敗。

  實驗中產生的現象要明顯,必須使全班每個學生,特別是最後一排學生都看得清楚。現象不明顯,學生看不到,必然影響課堂紀律,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如何使現象明顯,每個學生都能看得見,教師確實需要事先動一番腦筋,如教師可根據產物的顏色選擇放在實驗儀器後面的襯托物,以幫助學生觀察。

  3、要注意安全。

  演示實驗要絕對安全。發生事故,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哪一方受傷都會造成不良影響。製取有毒氣體,一定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對易燃、易爆要更加小心。

  ***二***分組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學生多動手實驗,可以使學生獲得生動的感性知識,從而更好地理解、鞏固所學化學知識,形成化學概念,促進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並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應多為學生創造一個動手參與、動腦思考的課堂氣氛,儘可能地將一些演示實驗變為學生的小組實驗。還可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提出改進實驗的思路和方法,變被動為主動,充分調整、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化學課的興趣。

  放手讓學生參與的做法激勵了學生積極思考的意識,增強了化學實驗思維能力,拓寬了學生知識面,變被動、機械的學習為主動靈活的學習,學生動手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生們普遍反映這種實驗解題比過去只按書本背幾種混和、分離、鑑

  別、加什麼試劑、有什麼現象的死背硬記更有意義;做這樣的實驗,不但覺得學得開心,而且知道怎樣做,做後記得也牢,同時也改變了過去實驗只能按課本“照方抓藥”,個別人動手大家觀看的現象。

  在學生做實驗時,教師應現場指導,耐心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並結合實驗採取及時提問、出思考題等手段,啟發學生積極思考、解答疑難,使他們的注意力更為集中,觀察現象更仔細,實驗的興趣更濃厚。 同時,在做實驗過程中,教師必須及時防止和糾正在實驗操作上的錯誤,訓練學生正確地進行實驗。

  三、化學口訣與化學學習興趣

  學習需要技巧,需要適當的學習方法。同樣,學習化學也不例外。在學習化學過程中,很需要將一些複雜的記憶性內容簡化,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掌握要點,這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在初中化學的教學中,很注重將一些知識點用口訣來幫助學生記憶。讓他們覺得學習化學,也是件簡單又快樂的事情。如把複雜的製氧步驟歸納為:如把複雜的製氧步驟歸納為:查裝定點收離熄,為此,諧音為“茶莊定點收利息”。再如將複雜難記的化合價歸納為:一價鉀鈉氯氫銀,二價氧鈣鎂鋇鋅,三鋁四矽五氮磷,二三鐵、二四碳,一至五價都有氮,銅汞二價最常見。還比如有關學習能否發生複分解反應條件的判斷中,很多同學對於是否會產生沉澱,難以判斷。根據課本附錄的溶解性表格,大多數的同學覺得記得很麻煩,所以我在這個問題的解決上,想到了參閱很多資料,整理出容易記的口訣:鉀鈉銨硝均可溶、硝鹽遇水無影蹤,氯鹽不溶中有銀,硫酸鹽不溶中有鋇,碳磷酸鹽只溶鉀鈉銨,溶鹼有四位鉀鈉銨和鋇,微溶有四種氫氧化鈣,硫酸鈣,硫酸銀,碳酸鎂。我發現運用口訣配合教學,學生很感興趣,樂意接受,也更容易接受。

  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化學興趣,是我們化學老師所肩負的重要使命,也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和關鍵。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因此,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高度認識和重視興趣在學生學化學中的動力作用,千方百計地培養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化學課的興趣,使學生能自覺、持久、主動地學習化學。

  篇三

  學生的心理素質決定其學習活動與學習效果。心理素質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個方面。一個人即使智力很高,如果智力因素不能與非智力因素相結合,就不可能獲得較大成就。心理學和教學實踐都表明,對大多數學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並不懸殊,而導致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存在較大差異。在非智力因素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因素中,興趣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習興趣是一種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的意識傾向,能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鑽研問題,開闊眼界。可以說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對於作為基礎學科且又乏味枯燥的化學來說,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其學習動力呢?下面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一、上好緒言課,激發學習興趣

  有趣,是初中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形成和發展的前提。有趣即化學教學富有趣味性,它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化學知識以特殊的方式變得富有魅力;二是傳授和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生動活潑,引人入勝。有趣並不等於興趣,因為有趣不屬於人的個性心理品質,而僅屬於對形成興趣起作用的物件和動作的品質。鑑於有趣對初中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形成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化學教學中應努力挖掘化學教材中現有的和潛在的趣味性,力求採用趣味性強的、激發情緒的啟發式教學,使學生產生愉悅的學習情緒,為他們學習興趣的形成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由生動活潑的緒言課揭開學習化學的序幕,俗話說,“好的開始等於成功的一半”。經驗告訴我們,第一節化學課尤為重要。因此,把第一節化學課上得生動、有趣,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培養起來。

  二、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中學化學實驗包括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兩部分。

  演示實驗生動、鮮明,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保證課堂演示實驗的成功,教師每次實驗前都要做好充分準備,努力做到操作規範,速度適中,便於觀察。為避免學生只看實驗,覺得好奇、好玩而忽視學習,學生每次觀察實驗都要有明確具體的觀察提綱和真實詳細的實驗現象記錄,逐步培養觀察能力。另外,對於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有的現象不明顯,這就需要教師開動腦筋不斷改進實驗方法,使實驗現象鮮明生動。在學校實驗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把一些觀察性較差而方法較簡單的實驗改為學生實驗,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邊講邊實驗。

  化學實驗不僅要做好演示實驗,還要上好學生分組實驗課。如果說學生觀察教師的演示實驗生動有趣,那麼,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就更加富有趣味性。但要上好學生分組實驗課,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首先,要制訂明確可行的教學目標。根據布盧姆的教育理論,可將學生的分組實驗課的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目標確定後,師生雙方要圍繞目標,完成教與學的任務。

  其次,要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

  教師對實驗內容要反覆預試,掌握與實驗成功有關的條件和關鍵,同時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擬訂出上課時向學生交待的實驗注意事項,做好巡迴指導計劃,準備好儀器、藥品和器材,並將其放置有序。

  再次,要加強課堂上的組織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控實驗程序。

  最後,實驗結束後,教師一定要做好小結。通過實驗小結,指出問題所在,鼓勵做得好的學生。事實證明,有的學生學習基礎差,但動手能力強,化學實驗做得很好,教師要及時發現這些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這樣,他們的學習熱情就會倍增。

  三、用新穎的教學方法,穩定學習興趣

  雖然化學實驗生動有趣,但化學原理和計算卻顯得枯燥乏味。為了鞏固化學實驗培養起來的學習興趣,採用新穎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學生的興奮感和愉快感,而且在這種氣氛下學生能牢固掌握知識。在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可以採取自學輔導法、對比論證法、邊講邊實驗法、對抗賽法、聽題判斷法和化學遊戲法等多種啟發式教學方法,這些方法都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以對抗賽法為例,每單元結束或臨近期中期末考試複習時,都可以用此法,使枯燥乏味的複習變得生動活潑,而且這種方法複習的效果比題海戰術好得多。如每學完一單元,教師事先擬訂好題目寫在投影片上,佈置學生課下準備,課上組與組之間進行對抗賽,教師播放投影片之後,看誰答得又快又準,在小黑板上記下各組的得分。參與激烈的競賽和角逐,學生的興奮勁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這種方法能考查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使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的應變能力得到提高,學習興趣濃厚,知識掌握牢固。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發展學習興趣

  化學教學要真正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能力,還應該重視興趣廣泛性的培養和興趣永續性的協調。一方面利用化學知識與物理學、生物學、數學、美學等學科的密切聯絡,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興趣的廣泛性。還可通過對一些科學家事蹟的介紹,讓學生了解科學家正是由於興趣廣泛,博覽群書,善於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才攻克了一個個科學難關,從而懂得興趣廣泛性的重要。另一方面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教師可收集大量的趣味化學片斷、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生活、化學史、化學趣味實驗等,通過講座、表演、比賽等方式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

  為了搞好課外活動,首先應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摸清他們最感興趣和對一些知識的需求,以此選取活動內容,制訂活動計劃。

  五、用成功的體驗,堅定學生的信心和意志

  所謂成功,即行為者達到了預定的目標或獲得了預期的結果。行為者一旦取得成功便會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成功意味著學生在學習上獲得進步和好評。因此,教師的表揚與肯定顯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對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一次好成績的取得,教師的一句表揚和讚賞,或是一種信任目光,都會給他們以無窮的力量,使他們興奮不已。教師不僅要鼓勵成績優秀的學生更上一層樓,更要注重發展後進生的潛在能力。教師應儘可能地給他們提供成功的機會,充分信任、尊重、愛護他們,善於發現,善於引導,對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教學方法表揚和鼓勵,以堅定他們克服困難的自信心。

  總之,在教學中,興趣的激發和培養、興趣的永續性和廣泛性是互相聯絡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們有機結合起來,巧妙運用到具體教學工作中,就能使學生不僅掌握知識,還能發展智力,提高能力,從而輕鬆地把化學這門課程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