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讓孩子喜歡學習的策略

  不少家長整天為孩子不喜歡上學這些問題而憂心忡忡,那麼家長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可以讓孩子愛上學習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家長如何讓孩子喜歡學習

  1、孩子放學回來先吃水果孩子學習了一下午,大腦累了,肚子也餓了。先讓孩子邊吃水果邊休息。孩子大腦工作了一下午,他身體的葡萄糖消耗的差不多了,要及時補充。孩子休息15~20鍾,大腦有了能量,然後就可以做作業了。

  2、在晚飯前做作業作業在晚飯後進行,對孩子的作業效率是不利的。人人都有這樣感覺:在飽餐一頓後,人就懶洋洋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吃到胃裡的食物,需要消化,消化需要血液。這時渾身大部分的血液都流到胃部來加工剛剛吃進的大量食物。這樣一來,大腦處於供血不足的狀態。特別是食量大而又吃大魚大肉的孩子更遭。如果在這個時候做作業孩子不情願,孩子的注意力也不集中,大腦效率也低。

  因此,我提倡孩子作業在晚飯前進行。晚飯什麼時候吃,家長是可以控制的。最好在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家長做飯;如果做作業的時候做飯,孩子聽到嗅到媽媽在做飯,食慾就上來了。如果做不到晚飯前做作業,就要在吃晚飯後多休息一會再做作業。

  3、先做作業,再做其他事每個孩子都有他最喜歡的一項業餘活動。或看動畫片、或遊戲、或體育活動。比如,你的孩子最喜歡看動畫片,可以看,但必須做完作業以後看。

  如果以前沒有這樣的習慣,家長可以和孩子重新達成協議。假設動畫片是在6點播,孩子就要在5點開始做作業。達成協議後,寫在紙上,母子簽上字,貼在門上。孩子每天遵守協議雷打不動。

  4、可以做一會兒、玩一會兒繼續和孩子達成協議:允許孩子做一會作業,玩一會。這可能與家長的教育觀念相牴觸。我先來說說為什麼要做一會、玩一會。當孩子用心做作業時,孩子的大腦神經系統高速地運轉,十幾分鍾後,大腦的葡萄糖就供應不足了。

  如果孩子不主動停止工作,大腦就會形成壓力。大腦為了轉移壓力,就會指使孩子去玩。此時,不是孩子玩,而是他的大腦要孩子玩。我們家長不懂,往往責怪孩子不用功,貪玩,這是不公平的。

  一

  給孩子恰當的關懷和鼓勵

  家長應為孩子提供一個屬於他自己的環境,並適時地關愛、鼓勵孩子,讓孩子養成自動自覺的學習態度。

  偉強家居住面積不大,爸爸就在他的床邊放置了一張小桌子,在桌子的左上角安裝了一盞燈。每天晚上,全家人吃過晚飯,就會各自幹自己的事情:爸爸靜靜地坐在沙發上讀報;媽媽輕輕地做家務;偉強也就會自動走到他自己的書桌前,坐在椅子上做功課。

  適當的時機,爸爸媽媽會走到偉強面前,對他說:“我知道你一定會把功課做好的。你真乖,不用爸媽擔心。”在父母默默的鼓勵和支援下,偉強養成了自動學習的態度。

  二

  幫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家長要指出孩子的優點,讓他知道自己的潛能,對自己充滿自信心。

  小編認識一位很成功的人士,他小時候因入學早,各方面表現都不如意,因此很自卑。有一次他和小朋友在家裡玩拍皮球,比其他的小朋友拍得又多又好。他爸爸對他說:“孩子,你真行!你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孩子。你是班裡年紀最小的,如果你晚入學一年就好了。不過,我們一起努力,解決問題,你會趕上別人的。”經過那一次,他對自己恢復了信心,知道自己有潛能,開始努力讀書了,很快便成為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