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達木看山閱讀答案

  柴達木的山給人耳日一新的獨特感受,但我們是否真的領略到柴達木的山的獨特之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柴達木看山》閱讀材料

  自小生長在山村,日夕與山廝磨,山中四時景緻看得都有些麻木了,山的千姿百態也再難引起新奇感。這些年隨俗眾走東嶽西嶽,黃山武夷,那些名山奇景在我眼中,也不過就是石奇一點,峰險一點,鬆怪一點。可再奇再險再怪,古人今人那些佳詞麗句早就將其囊括無遺了,反倒是比喻和想象往往比山本身更讓人著迷。

  但到柴達木看山卻是例外。

  山終於屁顛屁顛地過來了,冷不丁瞧去,一墩一墩的,像是一群半大的孩子,是如今營養過剩胖得有些規模的獨生子女,蹲著坐著,似乎再也挪不動步子,等著你去攙起來,拍拍屁股,拍拍塵土,再撒上一會嬌。可仔細一瞧,不對了,胖則胖矣,卻無肉,山的表皮不見草木,不見泥土,只突著嶙峋而敦實的骨骼,那是壯士耶!如果說泰山華山高挑秀氣適宜跳高的話,那麼這樣的山更適宜舉重。“力拔山兮氣蓋世”,不知道縱橫秦末的楚霸王項羽,是不是也這副壯墩墩的模樣?

  山似乎停住步,不再向我靠攏,只是一一端立著,任我以舉重運動員的挑剔眼神,從它們身邊緩緩經過。說實話,對它們,開初我是沒怎麼放在眼中的,那麼矮,似乎還有些木頭木腦,它不就是東鄰老李家那愣小子麼?它不就是西鄰老張家那胖妞麼?不過人不可貌相,山也不可貌相,愣小子胖妞後來成了碩士、博士,不是讓我大吃一驚嗎?平心靜氣想這山,矮雖矮矣,可要論海拔高程,泰山華山黃山廬山,一干名山其實統統只在它屁股下。它其實高聳於群山之上,卻又不給你那種高不可近的感覺,這才見胸懷呀!如果你是它,尾巴不早翹到天上了?這樣想著,看那愣小子看那胖妞的眼神,不覺多幾分敬意。

  懷著敬意看這山,越看越看出了名堂。一墩一墩的山,粗看尋常,可無數墩的集合,匯成一列一列,逶迤連綿直到天的盡頭,這尋常可成就了不凡,成就了壯觀。而細看這每一列每一墩,那充滿骨感的山體,盡都是那樣的五彩燦然。赤、赭、黃、白、黑,這五彩盡都是從骨子裡生出來的,不靠草木的披掛,不靠泥土的塗抹,本自天然。那種嶙峋,那種奇峭,它給你的那種無以言傳的震撼,真是天地有大美呀!它像什麼,什麼都不像,什麼都不是,就是美,讓你呆若木雞的美。任何比喻其實都是蹩腳的呀,你不禁想起適才把它們比作愣小子胖妞,比作舉重選手,比作……多麼的淺薄啊,真正的大美是無法比喻的,是無需與任何具象相似的,獨特就是美,原初的震撼就是美!

  我想起我的為文來了,為什麼總在前人令人的文章中討生活呢?為什麼總在那裡探求為文的格式呢?為什麼總要在像與不像之間尋尋覓覓呢?太多的文化太多的知識太多的套路遮蔽了心智,你看見的不再是山,只是文化。沒有了心靈與自然的交流,怎麼可能心有靈犀,又怎麼可能發現獨特的美呢?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醉眼看山的時候,想必早已敞開肺腑,把一顆心交給了眾鳥,交給了孤雲。若不是融入自然,他會厭的,山也會厭的。

  其實,所有的山都是看不厭的,只要你的心不再遮蔽。

  哦,相看兩不厭,柴迭木的山!當我篡改李白名句的時候,我還真有點忐忑:我看山可以不厭,可山看我呢?

  《柴達木看山》閱讀題目

  1.從全文看,柴達木的山有哪些特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開頭交代黃山、武夷山有什麼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上下文,解釋文中畫線句子的含意。

  ***1***太多的文化太多的知識太多的套路遮蔽了心智,你看見的不再是山,只是文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當我篡改李白名句的時候,我還真有點忐忑:我看山可以不厭,可山看我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在描寫柴達木的山時主要運用了什麼手法?請結合例子加以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柴達木看山》閱讀答案

  1.①外形粗壯憨實;②晶格謙遜;③本白天然。***意對即可***

  2.通過黃山、武夷山的奇、險、怪襯托柴達木的山給人耳日一新的獨特感受,同時為下文描寫柴達木的山作鋪墊。***意對即可***

  3.***1***創作必須突破文化、知識和套路的遮蔽,做到心靈與自然的交流。

  ***2***我不敢確認自己能否像李白那樣敞開肺腑去看柴達木的山,是否真的領略到柴達木的山的獨特之美。***意對即可***

  4.①擬人。“山終於屁顛屁顛地過來了,冷不丁瞧去,一墩一墩的,像是一群半大的孩子”,表現柴達木的山的敦實可愛;將柴達木的山說成“愣小子胖妞後來成了碩士、博士”,表現了柴達木的山的謙遜、不張揚的品質。

  ②對比。“如果說泰山華山高挑秀氣適宜跳高的話,那麼這樣的山更適宜舉重。”通過對比,表現柴達木的壯實、威力無比。***意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