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旅遊管理論文範文

  隨著我國旅遊業的不斷髮展,該行業需要從業人員既懂旅遊業務知識,又具備較強的英語表達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而事實上這樣的人才在現實生活中相當匱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旅遊管理論文,供大家參考。

  旅遊管理論文範文一:民辦本科院校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研究

  隨著現代高校教育多元化發展的不斷推進,民本高校得到越來越好的發展,由於民本高校自身的特點,其專業教育與普通高校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民辦本科院校旅遊管理專業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以民本高校的特點為立足點,與旅遊管理專業特點及社會實際需求相結合,對相關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科學選擇,從而對旅遊管理專業人才進行更好的培養。本文就民辦本科院校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研究。

  1不同型別本科院校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其區別

  1.1獨立學院培養模式

  對於該類校園而言,通常情況下都是從比較知名的一些公辦院校中脫離出來的,其旅遊管理專業在培養目標以及培養模式方面均具備十分明顯的公辦院校特點。另外,該類院校教師大多數也都是來源於公辦院校,其教育理念很難快速得到轉變,所以,在培養方式方面也類似於公辦院校。

  1.2公辦院校培養模式

  對於公辦院校內旅遊管理專業而言,其最初創辦都是作為其系科內的一個專業,在專業課程設定方面通常也比較側重於原本學科,大部分旅遊專業不能夠形成自身特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常對理論課程教學都比較重視。該模式所培養的學生大部分都具備比較雄厚的理論知識,然而其實踐操作技能相對而言都比較弱。

  1.3民辦院校培養模式

  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民辦院校主要包括兩種,即企業投資與自籌資金。對於這兩種辦學模式而言,其旅遊管理專業既具備自身劣勢,同時也存在自身優勢,其劣勢就是民辦高校教育存在欠缺,對人才培養也要求儘快看到效果,因此學生所學的知識必然不夠全面,並且知識也不夠系統化;其優勢就是民辦高校辦學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可依據市場需求對自身培養方法隨時進行調整,從而能夠使自身特色得以較好地形成。

  2民辦本科院校旅遊管理專業教學特點分析

  第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將價值戰略理論作為依據,明確自身目標市場。對於價值戰略而言,其屬於一種競爭理論。對於民辦本科院校而言,從資歷及辦學經驗方面而言,其與公辦院校間有明顯差距存在,從資金方面來看,民辦院校也不具備優勢。所以,在民本高校旅遊管理專業教學方面,為了能夠提高其競爭力,應當積極尋找當前市場的空白,對於其他模式院校未注意到的市場應當積極開拓。對於民辦本科院校旅遊管理專業教育而言,其市場即中專及高職技能,還包括接近公辦本科理論,在深度及廣度方面,均應當積極擴充套件知識面。第二,以行業辦學為依託,使理論及實踐實現良好融合。對於旅遊管理專業而言,其理論和實踐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絡,民辦本科院校面對旅遊市場對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具有較高要求,其不但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求其應具備相關的實踐操作技能。對於理論知識方面而言,民本院校不必與公辦院校競爭,然而應當具備一定的基礎;對於實踐操作方面而言,應當高於高職及中專院校。所以,在民辦本科旅遊管理專業教學中,應當加強與旅遊行業之間的聯絡,對旅遊主管部門的相關指示應當密切關注,對旅遊行業的發展動態進行了解,加強行業之間的聯絡,對行業內相關有效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對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進行充分培養。第三,將市場作為導向,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確立。當前社會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其十分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將市場作為導向,因而在辦學方面也應當做到這一點,對於旅遊管理專業而言,其與市場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絡,因而應當更加重視這一方面。所以,對於民辦高校旅遊管理專業而言,應當將市場作為導向,深入調查當前市場,並且深入進行分析,對於市場所需人才要求應當明確,從而將自身人才培養目標確立。第四,對創新及不斷更新予以重視,從而使目標及市場之間能夠保證協調配合。對於民辦高校旅遊管理專業教育而言,在自身人才培養目標明確之後,在培養模式方面也應當進行創新,並且對於市場發展動態應當隨時進行關注,在對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若出現與市場需求相關內容不適應,應當適當調整,從而使創新及更新能夠實現有效結合,從而使專業培養方向始終保證能夠面向市場,進而使培養的人才保證能夠與市場需求相符合。

  3民辦本科院校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3.1缺乏完善的課程設定

  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在民辦本科院校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兩者之間有很大差距存在,相關課程設定需進一步進行完善。這主要是因為當前旅遊行業發展速度比較快,然而課本知識的更新速度卻比較慢,實踐教學的進行必須要與理論知識相配套。對於相關理論知識而言,其主要依據課本,並且不斷進行補充更新,而實踐技能教學必須要對理論依據加以重視,並且通常情況下將行業實際情況作為出發點,其所導致結果就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者之間有一定差距存在,並且和市場之間也有一定偏差存在。所以,當前在設定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方面仍有待於繼續完善。

  3.2學生的外語能力較低

  隨著現代社會旅遊行業快速發展,當前其已經成為社會上的一個重要產業,旅遊專業人才表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國際化發展趨勢,所以,當前旅遊業對相關專業人才有著越來越高的外語能力要求,然而從當前我國實際情況來看,旅遊專業人才外語能力大多都比較低,特別是小語種專業人才嚴重缺乏。當前,旅遊業內外語導遊大多都是外語專業人才,對於旅遊管理專業學生而言,其所掌握的外語主要就是英語及日語,並且口語能力相對而言比較低,在實際交際過程中有一些問題存在,而對於其他一些小語種知識,基本上都是空白。

  3.3缺乏民辦院校特色

  對於民辦院校而言,雖然其具備自身辦學地位,然而大多數旅遊管理專業創辦人員及領導均來自公辦院校,並且沒有相關經驗,也就更加無法進行創新,在開始辦學時不可避免地會依照公辦院校辦學模式進行。另外,當前民辦院校辦學時間相對而言比較短,很多院校內旅遊管理專業仍在不斷探索,所以,在教學方面未表現出明顯的民辦院校特色,仍需進一步發展。

  3.4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不符合時代發展

  目前,在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很多民辦院校已經越來越重視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設定。隨著近幾年旅遊管理專業教育不斷髮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實踐課程數量也得以不斷增加,學生實踐能力得到一定程度提升,但是對於不同企業而言,其自身特點不同,在實際操作方面其要求也存在一定差異,並且由於在時間上存在一定滯後性,很多學生在畢業之後所從事的工作和校園內的實踐技能訓練之間存在一定差距,學生所掌握的技能在畢業時可能與市場實際需求已經不相符,導致學生無法較好適應實際工作需求。

  4民辦本科院校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4.1重視理論結合實際能力的培養

  在旅遊管理專業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理論能力與實踐能力共同培養加強重視,對實踐操作技能進一步強化,在實際教學中可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首先,在設定課程內容時應當加入實踐課程。比如,在對“賓館餐飲管”等課程中,可使理論結合實踐,從而交叉進行,可實行一週理論一週實踐的模式,也可選擇邊理論邊實踐模式。其次,集中進行實踐訓練。在計劃教學周之內,可集中兩週或者三週時間實行技能培養,或者可選擇假期使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從而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使其實踐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最後,學科考察方式。在學生進行實地考察過程中,可在學生學習的同時對其實踐技能進行培養,這種方法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還能夠使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提高,使實踐效果能夠得以有效增強。

  4.2提升學生語言能力

  對於旅遊行業而言,其大部分崗位均需要人與人之間直接進行交流,因此要求相關專業人才應當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不但要具備較高的中文語言能力,而且還應當具備一定的外語語言能力。由於大部分學生均具備一定中文語言基礎,加強中文語言能力訓練並且使其提高相對而言也就比較容易,其中關鍵就是提高學生外語語言能力,特別是對於一些小語種,要較好地掌握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在設定教學課程方面,應當在外語課方面加大比例,尤其是應當適當增加外語口語課程,對學生語言交際能力進行鍛鍊,也可在集中實踐過程中對學生口語進行強化訓練。另外,可增加小語種課程,使學生進行選修,這樣不但能夠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起到一定推動作用,同時對小語種人才培養也十分有利。

  4.3選擇多種方式聯合辦學

  第一,民辦本科院校可與國外聯合進行辦學。在旅遊管理專業實際教學過程中,在設定課程時可結合國外教學目標,特別是對於教學計劃中的相關外語國家。在國內教學過程中重視對理論及實踐進行培養,在國外留學期間可重點對外語加強訓練。第二,可選擇校企聯合辦學模式。學校可與旅遊企業進行聯合,從而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對景區的現有條件進行利用,從而對學生實踐操作技能進行鍛鍊,同時應當對行業動態進行了解,對教學內容隨時進行調整,此外,也可依據聯合企業特點,對企業所需相關人才直接進行培養,從而使企業人才需求能夠得到滿足,也能夠使學生實踐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4.4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隨著當前社會上旅遊行業不斷髮展,對相關專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特別是對於一線服務人員,要求其必須具備吃苦耐勞精神以及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當前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由於沒有接受過磨鍊,在真正進入社會之後對於角色轉變無法很好地適應。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除培養學生專業技能之外,對學生素質教育同樣應當加強重視,應當開設一些必要的基礎公共課程,比如《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另外,在對學生進行培養過程中,應當對學生灌輸思想道德修養理念,從而使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生活習慣。特別應當注意的是,在培養學生過程中應當進行挫折教育,使學生敢於面對失敗,使其在失敗之後能夠重新振作,從而對其不怕失敗的精神進行培養。

  5結語

  在當前民辦本科院校旅遊管理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民辦學習特點有個清楚的認識,並且要充分了解民辦本科院校旅遊管理專業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對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科學有效地培養,對培養學生理論能力結合實踐能力加強重視,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選擇多種模式實現聯合辦學,通過這些方式對學生進行合理有效地培養,從而使學生的專業能力及實踐能力均得到有效提高,促進學生進一步良好發展。

  旅遊管理論文範文二:高職旅遊管理專業建設研究

  摘要:我國旅遊業發展迅速,作為人才培養基地的高職旅遊管理專業必須從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教學團隊培養、實習基地建設等方面進行探索,以培養與新時期旅遊業發展相適應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專業建設;旅遊管理;高職

  1專業定位

  旅遊管理專業立足亳州,為旅行社、景區、酒店賓館等企業培養具有旅遊和酒店服務業良好的職業素質,掌握導遊技能及旅遊景點、休閒農莊、酒店賓館等服務崗位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2專業建設目標

  2.1總體目標

  根據專業定位,以培養具有紮實業務能力、濃厚文化底蘊和一定涉外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課程體系和課程改革,加強雙素質雙結構專業教學團隊建設和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逐步建成特色專業。

  2.2具體目標

  ***1***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結合社會人才需求和就業崗位要求,完善“崗位主導、工學交替、校企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與知名旅遊企業和酒店深度合作。***2***課程體系與教材建設:建成具有工學結合特色的課程體系,完成專業課程實訓教學指導書的編寫,並與企業合作開發教材,以滿足教學的需求。同時抓好精品課程建設提高教學質量。***3***“雙師”教學團隊建設:進一步加大教師引進、培養和聘用力度,使專兼職教師的比例達到1:1。同時加大教師培養力度,努力培養省學科帶頭人,並使“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80%。形成素質高、教科研業務能力強、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改革創新精神的專兼結合“雙師型”教學團隊。***4***實踐基地建設:加大專業投入,逐步充實完善現有實訓室。進一步加強與行業、企業聯絡,建立滿足教學需求、合作緊密、實習教學效果良好的校外實踐基地。

  3重點建設內容

  3.1構建人才培養模式

  依據旅遊業人才需求及崗位職業資格標準,結合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建立以“產學合作、工學交替”為教學模式。經過調研分析,旅遊管理專業構建以思想、人文素質與職業素質、旅遊企業服務技能、旅遊企業管理技能為主要內容的3個教學模組。依託建立的校外基地,通過校內實訓、下旅遊企業***景區、旅行社、酒店等***綜合實習、頂崗實習,加強實踐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3.2課程體系與課程建設

  ***1***依據崗位能力需求和職業標準,開發課程體系:結合地區旅遊對人才的需求及職業資格標準,組織旅遊企業相關崗位管理人員進行共同研究分析,明確培養崗位、工作任務、任務領域及能力需求,再根據能力要求進行歸類,形成適宜於“工學交替、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圍繞旅遊管理學生應具備的“職業能力”,設定了崗位針對性強、職業技能性突出的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包括通識教育模組課程、專業素質模組課程、崗位技能模組課程。而且根據市場需求,對教學內容不斷進行調整。***2***依據崗位能力需求,加大核心課程建設:在做好課程標準開發的同時,依據崗位需求,重點將《旅遊交際禮儀》、《餐飲服務與管理》、《導遊業務》、《前廳客房》4門課程建成“基於工作過程、任務驅動”的優質核心課程,制定課程標準,完成課程設計,創設學習情境,完善網路資源,從而帶動專業其它課程建設,推進專業課程改革與建設。

  3.3加強教學團隊建設

  雙師素質教師、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是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同時也是實現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未來三年發展的關鍵。具體規劃如下:①培養院級專業帶頭人1名。帶頭人能夠帶領團隊完成人才培養方案的確立和編寫工作,組織教師進行課程體系改革,帶領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進行課程建設,積極申報院級、省級教學科研課題。在課程開發、工學結合方面帶頭做出成績。②培養5-6名骨幹教師。著重在課程開發、校企合作和專業理論知識等方面的培訓和提高,使骨幹教師在課程建設、教學科研等方面發揮骨幹作用。③完成5名兼職教師的聘用和培訓工作。經過對兼職教師的培訓,使其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能夠指導學生畢業設計和頂崗實習,將行業發展趨勢和發展動態及時納入教學內容。完善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④派遣專任教師到旅遊企業鍛鍊,每年每人不低於1個月的時間,使其綜合素質與實踐教學能力有大幅度提高。

  3.4實訓基地建設

  ***1***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建立一家校內旅行社,通過引進先進的旅行社資訊管理系統建設全真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旅行社建立有外聯、計調和財務等部門,為學生、班級開展旅遊等提供組團和導遊等服務,在服務中提高學生導遊業務能力和旅行社管理能力。建設模擬訓練客房、餐廳,為學生的課內實訓提供場所,在實訓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客房、餐廳的服務技能,從而達到校內工學結合的目的。建設形體訓練房,為滿足旅遊和酒店企業對學生形體禮儀的要求提供校內實訓基地。***2***建立適宜專業教學的校外實訓基地:進一步與旅行社、星級酒店、景區等加強聯絡,按照互惠互利原則,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以滿足專業經常性實習的需求,共同為旅遊高技能人才培養而努力。

  作者:劉田 單位:亳州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廣成.旅遊產業新政下的高職旅遊教育發展探討———以無錫為例[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4***.

  [2]劉青.高職旅遊教育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旅遊縱覽***下半月***,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