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教育教學管理論文

  農村初中教育教學管理是一門經世致用的學問,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管理方法探究

  摘 要:物理是一門經世致用的學問,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調動積極的興趣,還要學會去靈活運用。針對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現狀,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與同仁的交流,進行總結。

  關鍵詞:初中物理 教學 管理 農村

  1. 農村中學物理教學現狀

  我們都知道農村條件比城市差得遠,農村孩子也因此勤奮很多,他們知道學習是走出貧困唯一的出路[1]。那農村的教育狀況怎麼樣?農村中學物理教學現狀又如何呢?筆者根據自己多年走訪調研以及教學實踐,發現農村教學由於條件的限制,只能依賴時間換取成績。在這種模式之下的物理學習,更是不容樂觀。概括的說,農村孩子比較難掌握物理這門課程[2]。農村的學生肯吃苦,對於一些通過死記硬背就能掌握的知識點學習的比較好。但是物理是一門綜合課程,特別是新大綱特別強調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農村學生對於這些需要理解掌握和綜合運用的知識點則比較困難。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物理教材設計場景大都來自於城市建設和城市生活,農村學生由於生活體驗缺乏導致視野狹窄,獲得資訊的渠道也不通暢,所以對於一些知識點的理解也會造成偏差。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教師本身,由於教育理念陳舊,知識老化,教育資源短缺,導致農村學校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陳舊,老師對於一些知識點的講解不透徹,也造成了農村學生學習物理的困難。

  2. 針對農村中學物理學習弊端提出改進方法

  同樣是祖國的花朵,為什麼得到的陽光不一樣?筆者同時是從農村走出,面對農村中學教育的弊端,感到十分焦急[3]。為此,筆者帶著這個問題,一邊調研一邊與同仁探討,根據自己教學經驗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2.1 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教師作為學生求學路上的燈塔,引領著學生的學習,在教育行業中對教師專業水平的高要求是不言而喻的。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方案。筆者提出三點自己的方法:***1***自身學習:俗話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教師的成長是教學觀念內化的過程,其教學觀念的轉變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斷學習、培訓,在實踐中鍛鍊提高。***2***交流學習:在自己學習之餘,通過與其他教師的交流中可以相互借鑑、相互學習,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3***經驗積累:總結反思只一個不錯的學習方法,我們在想學生推薦這個方法的同時,還可以用於自我的學習提高。通過及時對自己所學、所聽、所經歷的事情進行反思總結,不僅可以避免下次犯同樣的錯誤,還能夠總結出新的方法,應用到教學實踐中。

  2.2因地制宜實施教學

  目前物理教學相關的論文主要針對城市學校,裡面提到的教學方法、課堂模式等等對農村中學都不很合適。因此,根據已有的方法,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到因地制宜的教學是至關重要的。

  不同於城市學校有便捷的多媒體、開放的實驗室,農村學校條件簡陋[5]。儘管這樣,我們有些抽象的物理知識學習是離不開教具的。教師應當會因地制宜的選擇、製造教具。比如,在學電學這一章節時,可以使用一塊乾電池幾節導線以及一個小燈泡來製作簡易電路。簡便易懂的讓學生認識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此外,農村和自然接觸較多,常見的自然現象也是很好地教學材料。例如,在學習物態變化這一部分時候,可以讓學生觀察冬天晾在外面的衣服,及時結著厚厚的冰還是能幹,進而解釋什麼是昇華現象。同樣可以用霧、露、霜、雪等來闡釋物態變化。

  2.3教學實踐

  教學實踐旨在讓學生多種感官接觸所學到的知識,已達到最佳的記憶學習狀態。教學過程中要求從學生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密切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絡,引導學生不斷深人觀察和體驗身邊的物理現象,並最終用所學知識解釋物理現象,或從現象中總結出物理規律。體驗式學習強調不僅用腦去思考,而且還要用眼看,用手做,用嘴說,用身體去經歷,用心靈去感悟[6]。例如在學習浮力這一部分時,浮力對初中生來說是個難點。不少學生難以理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實驗室中沒有相關的教具。多數教師採用了畫圖講解的辦法,效果仍不理想。筆者經過探索,改用瞭如下的教學方式,獲得了明顯的效果。讓學生從家裡帶來一個大小合適的容器***如臉盆、魚缸***,保證至少每桌一個;到學校衛生室找兩個小藥瓶上的橡皮塞***為保證放人水中後能浮起來,兩個橡皮塞上面都粘有一小塊塑料泡沫***;容器中放入適量水。上課時引導學生做了兩個小實驗。實驗一是***1***用手放入容器中感受水對手的力度。實驗二是通過把粘有塑料泡沫的橡皮塞一和橡皮塞二同時浸沒在水中接觸到容器底後再鬆手,觀察比較兩橡皮塞的運動、浮沉情況***鬆手後,橡皮塞一和橡皮塞二全部向上運動,最終都漂浮在水面上;***2***將橡皮塞一浸沒在水中接觸到容器底後馬上鬆手,橡皮塞二也浸沒在水中,但接觸到容器底後,要使勁按壓上部使其下面凹孔中的水排盡,讓橡皮塞二與容器底密切接觸。觀察比較兩個橡皮塞的浮沉情況***鬆手後,橡皮塞一向上運動,最終仍漂浮在水面上,而橡皮塞二卻沉在水底***。通過這種切身體會的過程來增加對物理的學習。

  2.4活學活用

  物理是一門經世致用的學問,光學習理論知識,靠死記硬背是無法學好的。鑑於教材以城市為背景所設計,筆者會在每一章節的學習結束後根據日常生活中的現象來設計情景問題,專項的對剛剛學過的知識做訓練。此外還可以在課堂上展開討論,讓同學把生活中常見的感興趣的或者奇怪的現象提出來,啟發學生用科學的思維去思考問題,進行討論發言,並探究出科學的解釋。這些方法都能夠讓學生遠離死記硬背,一邊學一邊運用,效果非常理想。

  總結:針對農村中學教學現狀以及在物理課堂特定環境中的漏洞,筆者提出的以上觀點還有待於更多的同仁來作進一步補充。希望以此能夠喚起更多的人對農村物理教學的關注,從外部環境中給予孩子們一份幫助。

  參考文獻:

  [1] 謝深泉. 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問題及對策[J]. 中學物理,2012,18:53-54.

  [2] 劉健智,肖曉蘭. 農村初中物理科學探究課堂教學行為的現狀調查[J]. 課程・教材・教法,2010,06:52-57.

  [3] 梁書科. 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兩極分化現象的思考[J]. 發展,2011,08:153.

  [4] 孫成祥,王京開. 新課標下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與策略研究[J]. 內江科技,2010,12:195.

  [5] 羅功波. 農村初中物理教學情境的創設[J]. 科技創新導報,2013,27:250.

  [6] 羅觀. 改進教學方法 提升農村初中物理教學質量[J]. 新課程***教師***,2010,04:7.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