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學管理論文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是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途徑。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淺談高中教育教學管理

  【摘 要】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是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途徑。教學工作成效,取決於學校對教學工作的科學管理,教學管理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按照教學規律和特點,對教學過程的全面科學化管理。本文就將面對教學管理中的現狀,談談幾項革新措施。

  【關鍵詞】高中教育 教學管理 理念 方法

  教育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採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教育管理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社會活動,這一活動的根本目的是實現教育目標,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發展。

  1 教育管理之班級管理

  1.1 管理的內容。班集體是學生學習、生活和成長的重要場所,班級管理是以班集體為基礎展開的。因此,建設培養良好的班集體是班級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成果的體現。它包括:班級組織建設;班級制度管理;班級教學管理;班級活動管理等。

  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是一項需要技巧和耐心的工作。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儘快學習和掌握班級管理的技能和技巧,才能把班級管好,才能向高質量的課堂邁進。很多老師希望像一位朋友一樣走進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這樣的關係可能會好一些。但是一段時間下來之後發現,這樣的相處模式很難贏得學生的認同,而且有時還使得整個班級的紀律變得特別糟糕。老師們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實踐和調整,慢慢總結出一些課堂班級管理特點。

  1.2 管理的特點。管理是“這樣一種活動,即它發揮某些職能,以便有效地獲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及物質資源,來實現某些個目標”;管理是“為在集體中工作的人員謀劃和保持一個能使他們完成預定目標和任務的工作環境”;管理是“以最少的時間、金錢、原材料或最少的勞累為代價”來達到目標。成功的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學規範的管理制度之外,更需要從人的情感需要和發展的角度來思考管理的方法。我們的管理在追求“工作認認真真、一絲不苟”的同時、更追求“工作創新有效,和諧共處”的境界,以給我們工作的環境空間營造一種舒緩、寬鬆、和諧的氛圍。在管理中,我們要積極營造一個尊重人、信任人的環境。學校領導與教師交往,做教師的知心朋友;關心教師的生活,盡力提高教師的物質待遇。學校領導給予教師充分信任,放手讓教師發揮創新才能,讓教師愉快地工作、學習和生活,從而增強了教師的自我管理意識,和對領導的信任感,達到了“管”是為了“不管”的更高管理境界。

  2 管理的幾點可提升方面

  2.1 尊重、理解教師。在教學管理中必須樹立質量中心觀念和全面管理觀念,因為提高質量是教學管理的目標。在學校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政府和學校的要求以及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創造性地貫徹執行教育教學計劃,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從而為社會培育合格的公民。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教學,而教學的主力和功臣是教師。教師是知識分子,享受國家公務員的待遇和教學津貼,教育崗位上的教師在領取工資和獎金的同時,也有豐厚的教學津貼,所以,教師的收入高於管理者,這是十分正常的。激勵和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提倡有教學資歷的管理者抽時間擔任兼職教師,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優質地完成教學工作,這是教育管理者的重要責任,也應是教育管理者需要樹立的基本觀念。教師有知識分子和幹部的雙重身份,教師和管理者在同樣享受工資及獎金的同時,應當額外享受超課時的講課津貼,這是正常的,因為尊師重教就是尊教重師。

  2.2 教與學統一。教育管理者必須明確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它們之間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學生管理是教務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務之一,不能有任何脫節,這是教育管理者的基本常識。如學籍管理、學生成績和檔案的管理等。

  3 管理中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3.1 教師隊伍。調動教師“民主治校”參與學校各項管理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主人翁精神。教師的勞動表現為勞動過程的個性化和勞動成果的集體所有,要全面完成教學任務,必須依靠全體教職工的通力合作,要依靠教職工通力合作,就必須發揮教師的群體智慧,暢通訊息反饋渠道,鼓勵教師獻計獻策,例如,前段時間,鎮教委舉行亮點工程活動,我校通過教師們廣泛討論,獻計獻策,學校的亮點工作豐富多彩,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了搞好教學管理工作,作為管理者,要經常性“沉”下去,瞭解教師的呼聲和管理中的熱點,對來自教師中的問題一定要有下文,要有回覆,不能讓教師們感到困惑,要做到“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通過不斷改善工作方法,向民主管理要質量。鼓勵教師博覽群書閱讀增加智慧,閱讀增加精彩,閱讀使人擺脫平庸。尤其現在知識更新換代的資訊時代,要培養出創造性的人才,教師原有的知識水平根本不能滿足現代的教學發展,因此,要鼓勵教師多讀教育雜誌,教學名著,學習現代課堂教學的特點,基本觀點和操作模式,讓廣大教師穿過時空的隧道,進入資訊時代,使廣大教師掌握教育思想的動態變化。

  3.2 科學有效的學生管理。教育系統的一切管理活動,都是為教育教學第一線服務的,學生管理也不例外。科學有效的學生管理,有助於維護正常的學校教育教學秩序和學生生活秩序,保證教育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科學有效的學生管理,能夠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更自覺地投入到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去,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會大幅度滑坡,國家的教育目標就難以實現。從某種意義上講,科學有效的學生管理,是教育教學活動正常進行的支撐,是實現教育目標的基石。

  結語:管理是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存在和發展的最有力保障。而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教學工作的管理和加強。因此,切實抓好教學工作,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是學校首要職責,頭等大事。管理是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要求,實現學生,教師,教育同步提高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周豔麗.淺談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J].教育與職業,2007***23***

  2 孫玉慶.教學管理.宿遷日報,2009.03

  3 付鵬.高中教育管理初探.宿遷日報,2009.09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