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長管理論文

  校長是學校的靈魂,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水平的學校。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校長管理能力略論

  校長是學校的靈魂,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水平的學校。因此辦好一所學校校長起決定的作用。一個校長要 管理好學校,必須具有多方面的素質修養。如管理能力、領導 藝術 、知識水平、個性 心理品質、道德修養等等。本文只就校長管理能力的意義、作用,結構及培養途徑三方面作些探討,以拋磚引玉求教於同行。

  一、管理能力對 現代 校長的意義、作用

  能力是一個人完成某項活動必須具備的一種個性心理特徵。它是 影響 人活動效果的基本因素。校長的管理能力,主要指校長有效地開展學校管理 工作所必備的一種個性心理特徵。校長是學校的主要領導者,負責學校的各項 教育 教學活動和全部行政工作,工作紛繁複雜,千頭萬緒,它要求校長必須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這不僅直接影響到學校管理工作的效率、效能和效果,而且也關係到校長自身的形象和威望。一般地說,具備了較強的管理能力,校長在學校裡就會享有很高的威信,就能得到師生的尊重、信賴和擁護;校長作出的決定就能暢通無阻,發出的號召和倡儀就能得到大多數人的響應;校內的人際關係就能融洽,形成團結和諧、積極向上、心情舒暢的工作 環境。因此,能力是校長開展管理活動最寶貴的東西,對於辦好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有重大的意義。

  任何管理者的管理績效都是受主客觀條件制約的。撇開客觀因素,從主觀條件來說,管理者的能力是和領導效能、領導實績成正比關係的。校長管 理學 校也不例外。在同樣的客觀條件下,校長能力不同管理效果大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一個能力強的校長能在不利條件下有信心,有辦法,化不利因素為有利條件,抓住時機開創新局面;反之,一個能力差的校長,即使在有利的條件下也會坐失良機、無所作為,所以校長的能力在校長管理工作中起著決定性的巨大作用。

  二、現代校長管理能力的結構

  校長的管理能力在學校的管理活動中具體表現形式很多,根據分類不同有一般管理能力、心理管理能力和 應用 管理能力等等。由於每個校長的先天素質、後天環境及 實踐方式的不同,校長的管理能力也有很大差異。但是,根據學校特點,所有校長均應具有下列幾種能力。

  1. 科學 決策能力。

  校長是學校的主要決策人,經常要出主意作決策,主意怎樣才能出到點子上,有了多種主意後怎樣才能正確拍板決斷,這通常是檢驗校長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科學決策是為了達到一定目標或解決某一 問題 ,運用科學 理論 在客觀條件的基礎上,確定行動方案的活動。決策正確與否對學校的辦學方向與教育效果均具有重大影響,是關係到管理成敗的大事。決策的目標方向錯了,則工作效率越高,其管理效能就越低,所以,決策能力是校長應具備的主要管理能力。

  校長的正確決策,要以多謀為基礎,只有多謀才能善斷,切忌不謀而斷或謀而不斷,優柔寡斷。決策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正確的決策取決於對實際情況的 歷史 、現狀和 發展 趨勢的全面而又深入的認識和掌握,要能夠在大量的資訊中,透過錯綜複雜的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正確的決策要求決策者有統觀全域性的戰略眼光,既看到得,也看到失,能緊緊把握工作程序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主要環節。正確的決策還要求決策者具有創新的精神和膽略,要有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高度的責任感和不計個人得失的無私奉獻的胸懷。

  校長要正確決策必須把上級指示精神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起來,吃透兩頭,同時要把學校長遠目標與近期打算結合起來,做到工作連貫、系統。

  校長做決策時,切忌主觀武斷,盲目草率。要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群眾意見,遇有重大決策還要聘請有關專家學者 分析 、討論,聽取多方面意見。

  2.協調 組織能力。

  學校工作千頭萬緒,光靠校長一人不行,校長要會用幹部,要知人善任,人盡其才,要建立健全各職能部門,並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作用。要把全體教職工分別組織到各行政系統和黨群系統的各個組織中去,形成和諧的整體,並通過其中的骨幹分子的模範帶頭作用來帶動大家積極地工作。

  為保證決策目標的順利實施,校長不能包攬一切,而要充分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做到教職工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管,職責許可權明確,任務要求具體,檢查指導及時,要求始終一貫,並使學校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做到最佳結合,各部門、各組織、各個人的力量協調一致都得到充分發揮。事實證明,再好的教師隊伍,再先進的教學裝置,如果沒有先進的周密的科學的組織管理,實際效果往往很差。因此必須堅決克服那種機構重疊,人浮於事,職責不明,互相扯皮,有些事沒人管,有些人沒事幹的弊病。

  3.指導評價能力。

  校長要充分利用一切閒餘時間努力 學習 ,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校長應具有能夠指導副校長,以及教導、總務等各職能部門工作的能力,對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和總務後勤工作能夠及時提出指導性意見,正確地評價他們的工作。解決有關方面提出的問題,幫助他們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善於運用交談的方式做群眾工作,使全體師生員工積極而又樂觀地學習和生活。善於在工作中發現典型,樹立先進推動全面工作。

  4.約束控制能力。

  為了保證黨的教育方針和學校預定目標的實現,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學校工作按照正常秩序進行,校長必須對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特別是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約束控制和把握。如:要嚴格按質量標準招收新生,按年齡和 文化程度隨機編班,按各個班級的特點配備教師;按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編制授課 計劃,按進度要求完成每個學段的教學任務,按考核成績決定升級、留級及畢業等。如發現偏差,就要分析原因,採取措施進行調整或糾正。

  5.說服教育能力。

  學校的教職工大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學知識,屬腦力勞動者,他們的勞動主要靠運用知識和智力來進行的,對他們的工作不宜進行嚴密的監督,其勞動成果也難於測定。因此校長必須具備做說服教育工作的能力,憑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化解諸種矛盾,充分調動全校教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之發揮和運用他們的能力。

  6.表達能力。

  校長應具有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口頭 語言要簡明扼要、中肯、生動和幽默,能充分表達意見和說服他人。口才是校長實行有效 管理的 “武器”,具有出色的口頭表達能力,有助於提高和完善校長的 組織指揮能力,疏通協調能力,做好管理 工作。校長要能夠親自撰寫條理清楚,合乎邏輯,詳簡適宜,文字精煉,標點準確的 計劃、 總結 、請示、 報告、 講話稿等學校常用文體。具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有助於校長的各項基本素質不斷趨於完善,有助於推動校長的創造性領導活動的順利開展,從而使校長的管理向更高層次的水平邁進。

  7. 社會 交往能力。

  學校不論辦在何處,都不能和社會分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學校和社會的 聯絡更加廣泛,因此校長不能關起門來辦學,要同社會保持密切接觸,上級機關,駐地單位,兄弟學校,學生家長,社會名流、學者專家,離退休幹部職工,這些都是辦好學校不可忽視的力量,要千方百計爭取得到與學校工作有關的機構和個人的支援幫助。

  三、 現代 校長能力培養的基本途徑

  校長沒有管理能力不行,只具有應付一般常規性工作的管理能力也不行。在現實工作中隨時隨地會發生新的 問題 、新的矛盾,這就要求校長的管理能力不斷提高。提高管理能力的途徑很多,其基本途徑有如下幾個方面:

  1.勤奮 學習 。

  一位哲人說過: “就領導能力而言,天賦所佔的比重甚小,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當上領導之後,通過努力學習才學到手的”。這充分說明領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後天學習才得到的。 實踐證明,後天的勤奮學習、博覽群書是提高領導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因此校長們必須努力學習,借鑑他人之 經驗以形成自己的經驗,取天下之聰明以生我之聰明。學習的途徑有兩種,一是向書本學習,二是向別人學習。

  現在學校校長確實很忙,不可能有充足的時間讀書,這就要有釘子精神善於擠時間。堅持每天讀書,白天沒有時間就夜讀。有位名人說過: “不管什麼題目都可以,只要每天堅持學習半小時就能成為行家。”我們的許多老校長,原來 文化水平低,就是靠長期夜讀,後來才成為行家。另外,讀書要有計劃、有選擇、有 方法 。讀書計劃就是自己規定的每天讀書時間和任務。有了計劃就堅持按計劃進行,雷打不動。讀書沒有選擇,書海無涯、漫無邊際,就收不到效果。作為校長, 教育 科學 、管理科學方面的書要作為重點。

  校長的活動範圍主要是在校內,與社會和兄弟單位聯絡較少。但如果不走出校門,不主動去學習兄弟單位領導的經驗,坐井觀天,自成一統,也不可能提高管理能力。因此,校長要忙中偷閒,走出去,同一些學校、一些單位建立交往關係。要利用節假日參觀考察一些管理較好的學校,要積極主動地參加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學校管理 研究 活動及各種型別的領導幹部培訓班。要勇躍參加報刊、雜誌上有關管理方面問題的討論。通過這些方式,互相交流經驗,切磋管理方法、技巧,虛心向人家學習,才能開闊眼界、豐富知識、提高管理能力。

  2.掌握現代科學技術。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新興的管理科學, 應用 理論 迅速 發展 。先進的現代應用工具,像 “電腦辦公系統, 電子 計算 機”已進入學校家庭。因此,領導的工作方式,工作特點也將發生顯著變化。老經驗、老模式已不能適應新 時代 的要求。過去一個校長不知道什麼是決策學、行政學、系統論、資訊理論,光靠嘴勤、腿勤、眼勤照樣能工作。今後,再這樣,即將落後於形勢的需要,甚至會被形勢所淘汰。因為整個社會處於高 科技 狀態,用人腦幾年處理不了的資訊, 計算機瞬間即可完成。別人都用電腦辦公,方便快捷,而你若還是隻用腦,顯然是不行的。所以從現在起,校長要提高管理能力,必須學習現代管理理論,掌握現代科學技術,把管理建立在先進的科學技術的基礎之上。只有這樣,校長才能在錯綜複雜的事物中,儘快找出最重要的和具有決定意義的東西,從而使決斷、處理問題避免武斷性和盲目性,提高有效性和科學性。

  3.積極參加社會實踐。

  劉少奇同志說過 “革命者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須參加革命的實踐。絕不能離開革命的實踐。”同理,學校校長要提高管理能力,也不能離開親自的實踐。事實上,任何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大多都是在長期的管理活動中習得和提高的。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檢驗管理能力的高低,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發現不足,再根據不足進行有針對性的實踐煅煉,改進不足,從而提高管理能力。校長參加實踐的方式很多,可以通過日常工作、決策、指揮、協調以提高自己的決策能力。也可以通過各種具體工作,如主持會議,處理突發事件等以提高自己的組織能力、調停能力。還可以深入第一線進行調查研究,傾聽群眾呼聲,摸清各方面情況,以便科學地 分析 問題和有效地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實踐中要注意的是,一要踏踏實實,實事求是,決不走過場。二要持之以恆,不能一陣風,這樣才能切實提高校長的管理能力。

  4.善於總結經驗。

  校長要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必須不斷總結經驗,才能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總結經驗,首先要總結成功的經驗。成功的經驗往往是較高管理能力的具體運用。我們及時總結它,並把它上升為理論使之條理比,系統化,有利於把握管理 規律 ,提高領導工作的效能。其次,要總結失敗教訓。俗話說: “失敗是成功之母”。通過找出失敗原因,制定彌補措施,避免失誤的對策,有助於校長更快地提高管理能力。現實中有的校長只喜歡總結成功的經驗,不喜歡總結失敗教訓。聽彙報只聽好的,作報告只談成績這是不對的。值得注意的是,總結經驗要實事求是,不能誇大成績縮小缺點,或只談成績不談缺點,也不能讓總結流於形式,走過場。再者總結經驗要虛心接受群眾監督,有的缺點和錯誤往往自己是看不到的,只有通過群眾監督批評才能知曉。當然,校長還要自覺接受來自於上級和同級的監督。校長應把來自各方的監督都當成是對自己的鞭策,真誠地傾聽上下左右的評論,這樣,才能使自己更瞭解情況,更瞭解自己,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