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管理論文

  高速公路作為當前國家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術標準較高、通行車輛無干擾、基礎設施齊全是其主要特點。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淺析高速公路管理

  摘要:要想做好公路養護,必須認真貫徹"建養並重、協調發展、深化改革、強化管理、依法治路、保障暢通"的工作方針,始終把公路養護工作作為全域性工作重點來抓,加大工作力度,增加資金投入,狠抓養護隊伍建設,大力開展文明建設樣板路和實施GBM工程,使公路養護質量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為公路交通運輸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關鍵詞:公路養護 管理 建設 質量 環境

  高速公路是現代交通公路中最高等級的公路,以安全、快捷、暢通優越於其他交通方式。確保高速公路的安全、快捷、暢通,為過往司乘人員提供優質文明服務以獲得較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是高速公路營運管理的總目標,提高管理的現代化程度是高速公路立足市場、發展自身的主方向。

  1 公路管理體制現狀

  隨著經濟和運輸業的發展,在高速公路、高等級公路建設步伐也迅速加快,工作重點轉向重點工程建設的情況下,我們堅持“建養並重”的工作方針,加強養護管理,提高養護人員素質,順利的完成了養護工作的各項任務。我們嚴格按照建設標準,確保路況完好的同時,加強公路兩側的綜合治理,拆除公路控制紅線內的違章建築,開挖邊溝實現路宅分家,扭轉了穿村路段的髒亂差的狀況,基本實現了暢、潔、綠、美的實施效果,得到人們的高度評價。在整個公路養護工作中,我們注重了養護資金的投入和日常管理工作的考核,在養路費分成資金中,來安排一定的資金對部分路線實施大中修工程,保證了路況質量的穩定提高。

  2 公路建設管理趨勢

  2.1 公路養護和管理的特點 首先是養護管理工作的複雜性和專業性,需要充分利用的現代化的綜合檢測裝置,在具體的養護管理過程中,注重對新工藝、新技術以及新材料的探索和使用,同時也需要實現專業化和機械化,它所涉及的學科較為廣泛,其技術也較為複雜;第二是養護管理中的時效性、機動性和針對性。為保證公路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需要對出現的病害進行及時和快速的修復,在對公路預防養護的同時,需要採取一定的安全措施,要嚴格按照公路養護的相關技術規範進行養護和操作,對每一個步驟都嚴格把好關;第三是公路養護公路的全面性和廣泛性,保養的路段除道路主要的表面和路基外,還包括公路橋樑、旁邊的綠化帶以及沿線的附屬設施;第四是公路養護管理的強制性,相關的公路管理機構必須要對公路進行養護管理,這是根據我國公路法所規定的,目的是保證公路可以一直處於良好的功能發揮狀態;最後是隨著全新社會發展模式的提出,在保證公路養護和管理效果實現的同時,要求公路的養護管理也必須要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要樹立其相關的服務觀念和環境保護觀念。

  2.2 新形勢下高速公路養護的策略 新形勢下,公路養護部門的職能和任務都發生著很大變化。為了更好地保障高速公路在現代交通業中的重要作用,養護部門應該適應新環境,本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確立養護領域的服務理念,不僅將公路建設重點放在工程施工上,還要切實重視公路使用壽命的延長,將“有路就養,科學管理,技術為重”的養護理念貫穿養路管理的始終。這不但是新形勢下高速公路養護的服務理念,更體現出對養護工作的要求,具體來講就是要做好三個層面的工作:養護要及時,做到預防性養路;養護要系統,做到規劃完整,責任明確;養護要科學,增加養路工程的科技含量,做好高速公路的“再建設”。針對當前我國高速公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公路養護部門應該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以嶄新的服務理念作指導具體養護工作,採取有效的養護策略,提高公路養護的質量。

  2.3 公路工程建設管理體制深入改革的方向 加強招投標全過程的規範化。很多的不法建設都是在這一環節上出現了問題,因此在這一環節上我們應該嚴格把關。對招投標制度的規範化是公路工程建設管理體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所以在此階段一定要狠抓落實,以避免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徹底使那些不符合要求的施工隊伍沒有空擋可鑽,但同時,在此項工作中也有不少的業主方為了節省建設資金的投放,致使在施工階段嚴重的偷工減料,寧願選擇低於成本價的投標檔案,而不能保證整個工程的質量,所以說不能以偏概全的說產生這種不良的現象責任全在施工方,對招投標制度規範化所針對的人群絕不是單一方面的,因為它也可能是產生豆腐渣工程的原因之一。所以,在進行招投標的全過程要嚴格秉承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不應公開的專案做到滴水不漏,應公開的專案做到透明化,我們要依據科學的評標辦法,真正找到滿足要求的有實際資質的施工單位來實現對該專案的承建,對該單位的基本人員素質、機械裝置投入、以往的業績信譽等各方面都做詳細的實地調查。

  2.4 提高養護科技水平,加強監管力度 我們要多借鑑國外先進的公路養護技術,公路養護也需要專門的技術依託,不是簡單的修修補補,要及時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裝置充實到高速公路養護器材中。比如建立高速公路狀況的動態資料庫,如面管理資訊系統和橋樑管理資訊系統;使用先進的計算機監測系統協助檢查並全天候監控公路狀況,養護技術的改革主要是走機械化、自動化養護的道路,擺脫以往較為落後的人力養護,提高高速公路養護還要做到預防性養護,可能需要龐大的路基、路面、積水性、橋樑承載能力等資料整合系統,這對路況檢測可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這種預防措施更需要養護人員不斷提高養護知識水平。

  要加強監管力度。這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要提高公路養護部門管理者的素質水平,對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和錯誤進行預期,實踐證明,決策對於一個部門、一項工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組織員工進行計劃制定和責任落實,養護工作也需要管理層恰當決策;二是要加強政府、社會對高速公路行業的監管、監督,促進具體養護施工過程中的科學性,避免虛假、怠工現象,通過政府強制、社會輿論,促進公路養護部門在履行養護責任。

  2.5 在符合公路自身特點的前提下,建立符合形勢發展要求的公路養護管理執行新機制 目前制約公路養護質量和發展的根本問題是:養護人員多,養護資金投入不足,養人不養路情況嚴重,只有打破傳統的、無競爭的養護管理組織形式,才能使有限的養護資金髮揮最大的效益,逐步將市場機制引入到養護管理體制中,徹底解決養人不養路現象。

  對策和建議:一是利用公路部門的行業優勢,消除職工的後顧之憂,搞好多種經營的開發,解決人員分流和資金問題。二是選擇養護生產單位,進行公路養護生產作業。積極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公開招標或內部競標的方式。三是公路管理機構要從行政管理轉變為合同管理,實施養管分開。繼續推行大道班管理,逐步將其培育成有較大規模的養護實體。四是組建養護公司,使其成為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企業法人,將公路養護推向市場。

  3 結語

  經濟的飛速發展帶來了高新技術的一次次改革與創新,不斷推動著整個社會進入一個高速執行、高價消費的新紀元。而與此同時,對於公路行業的迅猛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 尤其是近些年來,全國公路網的不斷密集更是使“門對門”的便捷服務不再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保證道路的便捷與暢通就是保證經濟高速執行的開始。而猶如雨後春筍般的公路工程建設參與者的大批量出現,對其相應管理者來說可謂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如何能真正將各公路工程建設的整個過程規範化、法制化,才能真正使問題產生的根源得以解決,所以儘快建立和健全一個更好的更有序的建設管理體制則愈來變的迫在眉睫。

  公路工程建設管理體制的改革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它是建設工程參與者甚至是整個國家的首要任務之一。而如今要想真正為每一步計劃都落到實處,實現對公路工程建設中各項可預見風險的高效管理。我們要使作為建設工程參與者的各方在工程實施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從實處規範建設市場的標準化,必須將各項管理規程納入法制化管理的軌道,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實現規範化管理。

  參考文獻:

  [1]丁惠民.公路養護管理改革的新思維[J].山西交通科技,2005***3***.

  [2]趙寶平.我國公路養護機制改革措施綜述[J].交通標準化.

  2009***7***.

  [3]李美榮.高等級公路養護管理模式探討[J].內蒙古公路與運輸,2009***8***.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