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戶籍管理論文

  高校戶籍管理屬於一種較為傳統的戶籍管理模式,這種戶籍管理模式在高校的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篇一

  關於高校戶籍管理的思考

  摘 要:我國高校戶籍管理在中國傳統的二元制戶籍制度中屬於城鎮戶口的一個組成部分,隨著近年來高校擴招、畢業生人數迅猛增長及就業方式的多元化,高校學生戶籍管理中出現了不少新情況、新問題。高校戶籍管理模式面臨著新的問題,亟待尋求改革和創新,以適應新的戶籍制度改革的需求。

  關鍵字:戶籍管理 高校 改革

  高校戶籍管理是高校安全保衛的基礎工作,高校戶口屬於城鎮集體戶口,與高校的人才培養管理目標緊密相聯,通常由高校協助公安機關進行管理。

  一、高校戶籍管理的特點

  我國高校戶籍管理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週期性、時效性強。秋季的新生入學戶籍的申報以及夏季畢業生離校戶口的遷移是每年高校戶籍管理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基礎工作,具有一定的週期性。而畢業生的派遣遷移更是時間要求緊迫,往往在拿到畢業分配名冊的一週內要求遷移完畢,這些就要求我們要掌握好其中的時效性。

  2、管理與服務並重。戶籍檔案最早的建立是公安機關便於對所轄人口的進行管理和控制。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和進步,高校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這種管理的功能逐漸弱化,戶籍檔案更多地是為廣大師生員工提供服務。

  3、辦理的實效性高、週期長。身份證和暫住證的辦理是戶籍管理中一項最基礎的工作。對於學生和員工來講,持有有效證件可以方便辦理任何事情。因此有效證件的辦理,是戶籍管理中一項實效性最強的工作。但由於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存在著公安、高校的戶籍兩級管理,其辦證週期也會比一般居民的辦證週期長。

  二、高校戶籍管理存在的問題

  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國家各項戶籍政策的不斷出臺,高校的戶籍管理越來越落後於形勢,現行的高校戶籍管理也面臨著許多新的情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模式簡單。由於高校是一個大的“流動人口集散地”,高校部門為了簡易行事,把遷移至學校的學生戶口在大一入學時都遷入學校專門設立的學生集體戶口。在成百上千的大學生居民身份證看到的是同樣的地址和門牌號碼,這樣的居民身份證在管理和使用方面都很難發揮有效作用。

  2、部分畢業生離校後戶口仍在校保留,使高校戶口管理部門很無奈。前幾年,公安部、教育部聯合出臺了高校畢業生戶口可以在學校保留兩年的政策,那麼這部分留戶口的畢業生學校是把他們當成學生來管理,還是當成社會人來管理呢?因為他們不可能住在學校,也不參與學校的活動,學校就很難對他們進行有效管理,當然也就不能把他們當成學生來管理。如果把他們當成社會人來對待,學校就沒有義務對他們進行管理,就不應當承擔社會的責任。那麼他們要結婚要生育怎麼辦,誰來負責?如果有人在社會上出了問題,責任應當追究到哪裡?戶口管理並非是一個簡單儲存的問題,還要為學生們出具各種證明及提供其他一些需要的服務,譬如,辦理出國手續,開具結婚證明、未婚證明等。戶口管理物件身份不明,管理許可權就無法界定,這就使得高校戶口管理工作處於一種尷尬局面。

  3、造成大量人戶分離的現象。戶籍管理制度中要求人戶一致,而現實情況是,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寧肯沒有戶口,也要找到最能發揮自己特長、實現自己價值的工作,導致人戶分離,從而與管理相違背。這種人戶分離現象日趨增多影響了戶籍管理作用的充分發揮,不利於公安部門的有效管理,同時也給高校戶籍管理工作增添了新的難度。

  4、學生及家長對於戶籍管理政策的不瞭解。現今大中專院校學生入學後是否遷移戶口,可根據本人意願決定。但是現實中,很多學生及家長擔心如果戶口不遷至學校,會影響到在校期間的生活和學習等。

  三、對高校戶籍管理的思考

  如何更好地進行戶籍制度的改革,為促進人才培養和流動服務?這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在現階段我國戶籍制度改革和高校戶籍管理改革思路的基礎上,這裡對現行高校戶籍管理模式提出以下對策性建議:加強高校戶籍政策的宣傳,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渠道,加大高校戶籍政策的宣傳力度。如在學校設立的保衛部門的網站中闢出專欄將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公佈,也可用留言的方式進行政策的問答;新生的“入學教育的宣傳手冊”中、以及錄取的“入學須知”中加以宣傳。這樣,既方便了家長和學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高校戶口遷移的壓力,有利於高校戶籍管理的改革;建立健全學生資訊管理系統,隨著戶籍管理工作中人口資訊數字化、網路化程序的推進,必須加快人口資訊計算機管理系統建設,提高戶籍管理效率;強化學生公民身份證制度,隨著全國第二代身份證的全面落實,以公民身份證及暫住人口的形式管理為基礎的高校戶籍管理制度正在形成,並在實踐中逐步完善,這一新的管理形式在高校戶籍管理中,不僅更加便捷、高效,也順應了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和時代進步的步伐,並可以節省資源,減少遷移產生的錯誤及人力浪費。藉助公安機關的戶籍網路資訊資源,配合即將推行的IC卡身份識別辦證系統,合理、充分地有效利用現有的豐富的資料資源,更好地適應戶籍管理社會化服務需要,為高校戶籍工作改革和提高管理服務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援;學生戶口與學校保衛部門脫離,隨著我國各項戶籍政策的不斷完善,直接由公安機關對高校的學生戶籍進行管理,是高校戶籍管理髮展的正確途徑,對高校戶籍管理有權而缺位的公安機關應當歸位,高校保衛部門僅對師生的戶籍資訊作最基本的收集。

  四、結語

  高校是選拔人才、培養人才、輸送人才的最重要的場所,高校的戶籍管理和改革理當成為我國戶籍制度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提供積極的經驗。高校的戶籍管理將被更科學、更高效的管理所取代,這是社會進步、戶籍管理完善的必然結果。

  參考文獻:

  [1] 陳凌雲,高校學生戶籍管理改革芻議[J],雲南警官學院學報,2007.4

  [2] 王彥,淺談高校學生集體戶口的管理[J],江蘇教育學院學院學報,2006.22

  [3] 朱芳,加強高校戶籍制度改革以促進人才流動[J],杭州電子工業學院學報,2003.2

  [4] 戴璐,高校戶籍管理的育人功能及改革探究[J],茂名學院學報,2010.4

  [5] 司馬利奇、胡建軍,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探析[J],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