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產品管理論文

  工業生產活動所創造的﹑符合於原定生產目的和用途的生產成果。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工業工程在電子產品生產管理中的應用

  【摘要】本文首先介紹了工業工程理論,然後分析了電子產品生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後,提出應用工業工程理論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實際問題,比如減少無價值作業流程、降低人為錯誤造成產品缺陷。通過對比改善前後的效率,發現通過實際應用,工業工程在生產過程管理者取得了明顯改善效果。

  【關鍵詞】工業工程;電子產品;生產管理;效率

  ABSTRACT:The article describes IE orginal and leads to huge performance and improves productivity.Then,for current problem during production,through IE method improving productivity and reducing manpower cost and improving machine OEE & material quality,canceling non value added process.At last,we get obvious performance,this is the predicted target of the paper.

  KEY WORDS:Industry;Engine;Electronics product;ProduetsManagemen;Productivity

  1.引言

  目前,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電子企業都將生產基地建在中國,我國電子企業和產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國際市場的嚴峻挑戰。同時,電子產品市場日益激增,要求生產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快速作出反應,滿足消費者需求,以提高市場競爭力。而應用工業工程方法能夠有效降低成本,縮短生產時間,取得很好的實際效果。

  2.工業工程技術概述

  2.1 工業工程內涵

  工業工程的內涵是有判斷地綜合利用人類在社會發展和科技實踐中獲得的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知識,提出一個能經濟地利用勞力、資本和知識資源的最優化配置,以期實現預期目標的一種學科。

  2.2 工業工程發展

  從19世紀末至二次大戰結束40年代中期,工業工程得以誕生和發展。從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工業工程從早期應用工作研究解決現場效率提高發展到企業整體的設計、改善,包括工廠設計、物料搬運、人機工程、生產計劃、貯存控制、質量控制等。從本世紀70年代末到今天,工業工程所面臨的問題既前所未有的複雜又提供了新的技術和手段,全面應用於生產、服務、行政、文體、衛生、教育的各種產業之中。今後工業工程的研究、應用發展趨勢,集中在降低製造業整體效率、質量的提高和成本;物流工程與管理控制;人因工程及效率改善;環境與資源設計與控制;安全、健康與衛生;現代製造與資訊化工程。

  2.3 工業工程管理方式

  工業工程的方法基本上分為三塊,第一個領域是意識,即理解用工業工程思維方法去想問題;第二個領域是方法,利用工業工程理論解決不同的問題;第三個領域是實踐,工業工程是管理和工程相結合的學科。必須在企業中實踐才能理解這個方法具體是怎樣用的,怎樣才能有用。 ***下轉第178頁******上接第176頁***

  2.4 工業工程功能

  工業工程能夠實現對企業新產品開發、技術更新、培訓教育、成本控制以及業務發展等進行規劃。並對產品設計與實施全過程進行管理,包括製造、資訊管理、結構組織、物流等。同時,可以藉助各種評價工具對產品進行系統評價,包括產品設計、質量可靠性、規劃方案等。通過對產品的分析評價,並以評價結果為基礎,改進產品生產工藝、優化組織結構、創新工作方式,達到不斷創新的目標。

  3.電子產品生產管理分析

  3.1 生產流程

  一般的生產流程如圖1所示。

  3.2 電子產品生產效率低的原因分析

  ***1***生產線人員積極性不高

  電子生產企業的作業員工報酬水平一般都處於所有企業中靠後的位置。電子產品,特別是生產工廠,基本是勞動密集型的企業,生產線充滿了作業人員。作業速率非常快,作業人員要高強度高注意力地工作,每天重複進行上千次動作,工作枯燥容易乏味,產生厭惡心理。

  ***2***生產線管理模式落後

  電子生產企業中,大型的皮帶線一旦建成,在頻繁更換產品的種類時,需要改變和調整生產線的執行引數、夾工具等等,需要耗費很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其造成效率大幅度下降。

  ***3***生產系統流程不夠緊密

  實際流程圖如圖2所示。

  工人工作效率較低,每天生產二十四小時,三班兩倒制,每班生產十二小時,工作時間中需要分析有效生產時間及損失時間。

  4.運用工業工程優化生產管理

  4.1 人機結合

  通過人機操作分析得到合理的人機配合,便能有效地提高人員的效率及機器的利用率。

  改變前後效率比較,如圖3所示。

  圖3 改善前後比較圖

  圖5 改善前後比較圖

  圖6 改善統計圖

  4.2 人員效率改善

  改善措施如圖4所示。

  結果如圖5所示。

  4.3 區域性自動化

  根據作業流程圖,可做如下改善,如圖6所示。

  4.4 裝置管理優化

  在製造過程中,提高主要裝置的工作效率,可以明顯降低投資成本,改善後的結果如圖7所示:

  圖7 改善前後比較圖

  5.總結

  通過對流水線的整改可以發現,應用工業工程產生的效率和效益是很大的,通過開展工作研究和時間研究,定能尋找到更經濟、更合理的工作方法,從而減少各種浪費,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率,確實值得各個企業深入去做,而不是敷衍了事。本文運用工業工程方法,改善生產線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範中志.工程基礎[M].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8.

  [2]易樹術,郭伏.基礎工業工程[M].械工業出版社,2006.

  [3]胡宗武,工業工程――原理方法與應用[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2.

  [4]齊二石,等,編.現代工業工程與管理[M].天津大學出版社,2007.

  [5]文放懷.生產效率改善工具[M].廣東經濟出版社,2005.

  [6]張文,聶雲楚.高效率生產方式[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