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學生戀愛觀的思修論文

  在社會發展的大境下,大學生的戀愛觀、擇偶觀受到了影響,發生了變化。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

  [摘要]新時期越來越多的年輕男女,為了挑到一個如意的伴侶,踏上了漫漫相親之路。這隻相親隊伍中不乏很多在校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在社會發展的大境下,大學生的戀愛觀、擇偶觀受到了影響,發生了變化。本文針對大學生戀愛心理特徵與大學生戀愛觀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希望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婚姻觀。

  [關鍵詞]大學生 戀愛觀 婚姻觀

  中圖分類號:G6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01-0162-01

  一、大學生戀愛心理特徵

  1.性愛的好奇心理。由生理髮育成熟導致的性衝動與性親近要求的產生而形成。

  2.急於求成的佔有心理。與高校聚集著才華、風度、美貌於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圍直接相關。有些男大學生固執地認為:畢業後還沒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別人挑剩下的。

  3.依賴心理。由獨生子女的孤獨感和習慣了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所致,屬於“情感寄託型”的戀愛動機,缺乏獨立意識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補償心理。由功利型的戀愛動機所引發,即希望在所愛的人那兒獲得社會地位、經濟等方面的補償。

  5.遊戲人生心理。其戀愛動機是:滿足與異性交往的慾望,尋求刺激、填補精神上的空虛,甚至發生了婚前性行為,他們見一個愛一個,玩一個丟一個,完全是一種遊離於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費。

  二、當代大學生戀愛觀存在的問題

  由於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當的戀愛觀也出現在了大學生的戀愛當中。表現出思想上的波動、排他、衝動、幻想;同時,大學生還受到了外界周圍環境的影響。

  1.擇偶動機不純。據分析,2%的大學生戀愛動機不純。當代大學生在選擇物件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對方適不適合自己,是不是為了真正的愛情,而更多考慮的是能不能在學習期間、生活上、將來的就業和發展上的幫助。如果發現有利用價值,就會採取一切措施,進行攻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同時有的大學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會的地位去尋找愛情,而且有的大學生同時與多個異性進行交往,不建立關係。

  2.好奇心較重。當代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後期,生理機能基本成熟,心理機能趨於成熟,精力充沛,渴望異性交往。在中學時學習壓力較大,未充分顯示出來,現在主體意識發展了,個體發展必然會在個人生活中得以體現,對異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產生了好奇,想試一試探究異性之間的祕密,在戀愛觀上表現出不負責任的態度,僅僅停留在愛情的表層的好奇與渴望,沒有想到戀愛之後的後果和將來的發展。

  3.道德觀念淡化。長期以來中國的傳統道德對大學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隨著西方思想的傳入,大學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極快,開放的思想對大學生“性”及婚姻問題產生了影響,在這種新思想的影響下,大學生在理智與情感方面處於矛盾的旋渦,性的觀念逐漸開放起來,而忽視了結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現了對“性”的好奇、大膽的嘗試,但在嘗試之後往往面對的是尷尬和無盡的悔恨。

  4.物質至上。隨著社會的發展,功利性、權利性的愛情不僅僅表現在女性身上。當代大學生男女功利性、權利性的色彩都明顯越來越多起來,越來越把自己的將來寄託在對方身上。當然,這種功利性、權利性的戀愛觀形成也與社會就業壓力、主觀個人心理上的成熟有關係。到盡頭。兩個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實感,只有這樣,愛情才會結出美麗、燦爛的花環。

  三、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1.充分認識到戀愛要受法律法規的約束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從法的角度來講,修改後的婚姻法增加了關於禁止重婚的規定,在總則則增加規定夫妻應當相互忠實、相互扶助。在法律責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責任,因一方重婚而導致的離婚的,無過失的一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不難看出,國家法律加大了對重婚的處罰,目的就是規範婚姻關係。對於戀愛中的一些過激行為,大學生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大學生應該意識到,規範和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僅僅是社會主義道德要求,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法律要求。

  2.對愛情有崇高的定位

  青少年大學生考慮愛情的問題是無須指責的,但一定要正確認識愛情。戀愛是一對男女之間基於一定的客觀物質基礎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最真摯仰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生活伴侶的情感。愛情的本質是承擔責任、勇於奉獻。真愛是以互愛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獲得力量和幸福,充實人生,促進成材,構建和諧家庭。馬克思和燕妮的愛情則表現出了彼此的真愛。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就短暫的人生而言,偉大的事業、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義,而愛情則處於從屬關係,當代大學生只有把愛情融入理想,事業才能給自己的人生及愛情賦予真正的含義。那些“以錢取人”、“以貌取人”、“以戀補虛”等戀愛動機不純的青年們是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愛情的。它不但玷汙了愛情本身,而且違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3.加強戀愛過程中的道德責任感

  戀愛與道德有著密切的關係。首先,有許多戀人在一起不是為了將來的婚姻,而是為了精神上的空虛,把戀愛當成遊戲,三角戀、多角戀油然而生,伴隨著兩個人交往,性問題也開始發展,婚前性行為逐漸增多,未婚先育的問題屢見不鮮,而且每年還在增加。大學校園外的旅店、日租房層出不窮。這樣的情況怎樣能與道德無關呢?其次,大學生經不住金錢、權貴的誘惑,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當今最流行的詞彙,而且在一些娛樂場所,大學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錢主義”“享樂主義”成了大學生的最新理念。戀愛與大學生道德影響具有兩重性,積極高尚的愛情對道德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顯著的催化作用。與此,庸俗的愛情使大學生留戀或追求低階趣味,甚至行為越軌。因此,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道德觀念是事業、愛情奮發向上的源泉。

  4.正確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係

  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樹大業的人都能正確處理好愛情與事業的關係。作為青年大學生們更應利用自己的“黃金時期”多多積累知識,培養自己在各個方面的能力。大學生不能因為好奇而過早涉入愛情,更不能以愛情為託詞,來滿足自己尋求刺激的心理。當愛情真的降臨到你身上時,要進行理智的思考,擺正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係。戀愛觀實際是人生觀的反映,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有什麼樣的戀愛觀,加強教育和管理,這樣才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係,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

  5.學會識別愛情,注重保護自己

  在愛的時候,戀人的智商幾乎為零。有許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優雅的動作、高貴的氣質欺騙著無數無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純潔的戀愛動機裡,尤其是女性同學更應該注意,“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愛的她,天下也沒有不勞而獲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運落在你的身邊,你一定要識別它的“真偽”,不要成為愛情的犧牲品。真愛是不需要任何承諾的,有承諾的愛情就預示著即將走到盡頭。兩個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實感,只有這樣,愛情才會結出美麗、燦爛的花環。

  總之,當代大學生在受到外界因素、周圍環境影響的同時,必須培養自身道德,法律規範的修養,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有助於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逐漸成熟、完善;有助於大學生處理好學業與愛情的關係;有助於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環境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有助於大學生尋求自我真正的愛情,盛開幸福的愛情之花。

  參考文獻

  [1] 王洪波,石德時.當前大學生戀愛中不良傾向的分析與思考[J].

  [2] 餘逸群.大學生戀愛心理與戀愛道德教育[.丨].北京青年政抬學院學報.2003***6***:31.

  [3] 孫景豔.對當代女大學生戀愛價值的思考[J].大連大學學報.2001***10***:30.

  [4] 駱文炎.高職生戀愛觀調查與分析[J].教育與職業,2003***23***:183-]84.

  [5] 方國慶.論大學生戀愛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1999***10***: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