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學研究論文

  犯罪心理學研究就是為了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社會中的犯罪問題而去收集資料、並對資料進行分析和解釋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犯罪心理學研究中若干問題的思考》

  摘要:加強犯罪心理學研究為治理犯罪提供理論價值基礎,在治理犯罪以及刑事一體化中的作用舉足輕重。近些年來,我國犯罪心理學的研究雖然有一定的發展與成果,但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弊端。本文首先闡述了犯罪心理學研究在治理犯罪及其刑事一體化的作用,然後對我國犯罪心理學的發展及其存在的弊端進行了分析,最後提出犯罪心理學研究的定位等若干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犯罪心理學 犯罪 刑事

  作者簡介:曲哲,南京政治學院上海校區心理學系講師。

  犯罪心理學研究就是為了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社會中的犯罪問題而去收集資料、並對資料進行分析和解釋的過程。是一門介於犯罪科學與心理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犯罪心理學科學研究具備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研究物件複雜、異質性大;二是研究更受個人因素的影響;三是研究物件的不確定性,偶然性和獨特性更大。具體說來,犯罪心理學的研究物件大致包括犯罪人、一般違法人、虞犯、刑滿釋放人員和解除勞動教養人員、揭露與懲治犯罪的有關人員以及監管矯治罪犯的人員等幾種人的心理和行為。近些年來,我國對犯罪心理學基礎理論以及司法實踐中的應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對我國的法治建設以及司法實踐起到了積極而有效的作用。為犯罪心理學研究提供了重要價值理論基礎,但是我國犯罪心理學研究在發展中仍存在的一些不足。犯罪心理學研究必須從確定研究物件的性質和規律這一目的出發,通過觀察、調查和實驗而得到的系統的知識。

  一、犯罪心理學研究在治理犯罪及其刑事一體化的作用

  大量的犯罪與對策心理問題存在於治理犯罪過程或者刑事活動中,譬如犯罪心理產生與形成原因及其心理髮展變化過程,不同型別犯罪人的心理特點等,犯罪心理學能夠將與犯罪有關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研究,通過心理科學的理論、方法以及成果,全方位的協助和支援治理犯罪及其刑事科學、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在犯罪的治理及其刑事一體化中作用甚大。

  ***一***犯罪心理學研究能夠為實現刑事一體化奠定心理科學基礎

  犯罪活動與犯罪的治理與社會多方面因素有關,各種因素互動作用、相互影響,錯綜複雜,因此,對犯罪活動進行科學有效地治理,從刑法的內部與外部關係之手,實現刑法執行的內外協調,實現刑事一體化,就必須綜合分析與研究與犯罪活動相應的各類心理因素以及問題,認真探究因與罪、罪與罰、罰與效的因果關聯,使刑法運作具備客觀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達到全方位協調的最佳狀態、刑事一體化最佳效應的目的。同時,犯罪心理學研究注重犯罪及其治理具體心理因素和問題以及相關因素的互動作用,對犯罪活動心理因素和問題能夠進行綜合、動態以及系統地分析,為有效治理犯罪,實現刑事一體化奠定了心理科學基礎。

  ***二***犯罪心理學研究能夠提升治理犯罪以及刑事立法、司法的科學性、準確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

  犯罪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產物,犯罪本源當然是指犯罪產生的根本來源,是指不同歷史條件下犯罪產生的共同原因、根本原因或本質原因。對犯罪本源問題的研究和解釋有助於探討犯罪的原始性、本質性、普遍性、偶發性以及隨機性,對建立科學的犯罪學基礎理論意義十分重大。而犯罪心理學研究以犯罪現象與犯罪行為本源為基礎,對犯罪心理的產生與形成原因進行分析,同時依據不同類別的犯罪心理的發展變化規律以及特點進行科學深刻地揭示與掌握,對犯罪活動現象與犯罪行為能夠正確區別與認識,為犯罪人處置以及教育改造措施提供心理科學依據。刑事一體化是當今世界各國刑事法學界發展的基本思路,犯罪心理學的研究通過科學的對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犯罪預防提供心理標準,有利於它們自身研究的提升,從而提升了治理犯罪以及刑事科學與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的科學性、準確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為打擊犯罪與改造罪犯提供了理論與措施選擇

  犯罪心理學的研究的課題主要有犯罪心理結構、犯罪心理結構成因、犯罪心理的發展變化、不同型別犯罪人的心理特徵和行為特徵、犯罪對策的心理學問題等,通過對這些課題的分析研究為犯罪的偵查與起訴,為打擊犯罪與改造罪犯提供了理論與措施選擇,對提升與增強犯罪治理與犯罪刑事司法的科學與有效性有重大意義。

  二、我國犯罪心理學的發展及其存在的弊端

  犯罪心理學在我國的傳播比歐美國家晚。我國在歷史上有過犯罪心理學思想的研究,包括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犯罪心理預防以及審判心理的探討,但是一直沒有成為一門系統的獨立學科,直到20世紀30年代,犯罪心理學才有西方國家傳入到我國,但是由於歷史原理,犯罪心理學發展緩慢,直到改革開放後,我國的犯罪心理學學科才與心理學分支,在短短三十年內獲得了迅猛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弊端,尤其是在實踐應用研究方面問題突出。一是我國心理學研究雖然在揭露、發現、證實和打擊犯罪、有關刑事立法以及刑事司法上等基本理論問題有所建樹,但是關注與投入欠缺,致使犯罪心理學這門學科整體研究的廣度、深度不夠,應用性與可操作性更是不足;二是犯罪心理學在研究時,出現理論與實踐的分離,導致一部分人出現認識偏差,片面的認為犯罪心理學的價值和作用主要是學理,失去了具體實踐功用;三是研究犯罪心理學的一部分人缺失必須應有的心理學基礎理論知識,不能敏感分析出犯罪及其治理中的心理學問題,不能將犯罪現象或者犯罪本源上升到心理學的認識與揭示的高度;四是在犯罪心理學的研究中,一部分人不能充分了解與研究刑事法學等相關刑事學科及其司法實踐,難於將心理學理論知識與有關刑事學科以及司法實踐進行融合。

  三、犯罪心理學研究中若干問題的思考

  ***一***明確犯罪心理學學科性質與定位

  犯罪心理學研究既要為刑事科學以及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犯罪的預防提供著心理科學的理論依據,為刑事司法實踐提供著具體的方法與技術,同時能夠在刑事司法中具體的方法、技術體現,並能夠應用於刑事案件的偵查、起訴、審判以及罪犯心理和行為的矯治等環節,使其兼備了學理和具體方法、技術兩個方面的功用。從以上犯罪心理學的功能看,犯罪心理學應該是是刑事科學的一門基礎理論學科,是刑事科學中的一門實際應用學科,是介於刑事科學和心理科學之間的一門邊緣交叉學科。我國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必須明確其學科性質和定位,大力增強基礎理論研究與提高學科理論水平,加大研究與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研究和解決,使犯罪心理學研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研究解決犯罪及司法實際存在的一些問題上下功夫,從而發現與探索新問題與新方法,不斷開創新領域,充實和豐富犯罪心理學的學科研究。

  ***二***掌握犯罪心理學研究發展方向

  我過犯罪心理學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犯罪心理學研究越來越注重犯罪心理學研究結果的應用性和普遍適用性,強調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研究不但應具有較高的內部效度,還應具有較高的外部效度。其研究方式、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手段也不斷體現科學性的特徵。正逐漸形成完整的、獨特的犯罪心理學學科體系與專門的研究方法,系統化的犯罪心理學的學科知識結構已有雛形。犯罪心理學研究的目的在於應用,如果脫離應用就毫無價值,就失去自己生存的價值,因此,犯罪心理學的發展不能搞理論上玄而又玄的所謂“創新”,甚至出現連專業人士都看不懂,既不需要實證、又無實用價值的空談理論。因此,犯罪心理學應該向以下幾個方向發展:一是在刑事一體化視野中開展犯罪心理學研究;二是開展犯罪心理學方法論的研究;三是總結回顧我國犯罪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和幾次爭鳴的意義;四是以應用為本,以服務於司法實踐為目的,選擇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課題;五是加強犯罪心理學基本理論的建設,夯實理論基礎;六是加強對現實犯罪問題的心理學研究,使之緊密聯絡實際;七是加強對犯罪偵查心理、犯罪人心理矯治、犯罪心理預測的研究。

  ***三***增強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綜合性研究

  近幾十年犯罪心理學研究的成果表明,犯罪心理學學科不能夠完全準確地解釋和預測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現象的發生及其規律,必須在犯罪心理學研究基礎上,綜合運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其他學科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主要方法開展研究,才能對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活動的規律釋義明晰。因此,犯罪心理學必須增強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綜合性研究。一是加大對犯罪心理學與心理學領域內的各分支學科的交叉協作研究,從各分支學科角度去分析討論罪犯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矯治的措施和方法,讓犯罪心理學融入到心理學各分支學科間形成的動態化體系結構中,達到相互補充和相互促進的目的,從而促進犯罪心理學的發展;二是增強犯罪心理學與心理學領域外的諸學科的交叉協作研究。犯罪心理學研究必須以心理學領域外各學科的知識結構為基礎,其分析研究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的生理學、社會學、文化學的發生機制,從而全面掌握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的產生及其發展規律,能夠從多學科的角度來解釋、分析犯罪心理和犯罪行為的產生根源。

  ***四***增強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多元化與現代化研究

  當前犯罪心理學研究方法逐步走向科學,並不斷完善,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研究也應該走向多元化。一是運用多種方法研究和分析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現象的發生和發展規律;二是在犯罪心理和犯罪行為研究中採用科學的實驗設計;三是注重將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兩類研究方法結合起來。同時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犯罪心理學研究手段和技術越來越先進,犯罪心理學研究也要融入現代化,譬如錄音、錄影、照相裝置以及各種專門的現代化研究儀器,訊號發生器、面部表情測試儀、自動記錄儀、眼動儀、測謊儀等都可以為犯罪心理學研究服務。

  總之,犯罪心理學不斷的發展進步,其研究方法逐步走向科學性與實用性,對犯罪心理和犯罪行為研究有著極為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犯罪心理學的研究理論能夠科學描述、解釋、預測以及控制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從整體上為社會控制減少犯罪服務。

  參考文獻:

  [1]鄭志丹,朱芳琴.犯罪行為的生成機理探析.知識經濟.2011***4***.

  [2]尹樂坤.淺析犯罪心理分析技術與方法.科技創新導報.2012***9***.

  [3]何為民,羅大華,馬皚.犯罪心理學研究中運用量化方法引起的理論思考.遼寧警專學報.2006***4***.

  [4]吳巨集梅.心理學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陝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綜合版***.2003***1***.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