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計算機基礎小論文

  大學計算機基礎是培養非計算機專業學生計算機思維,提高計算機應用技能,增強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門公共基礎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網路預約系統的應用

  摘要:當今世界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髮展與移動終端裝置的不斷普及,網路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路在改變著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在重新定義著各個行業的運營模式。本文以計算機基礎教學為例,介紹了網路預約系統的概念,網路預約系統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以及使用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網路預約系統;計算機教學

  在當前的計算機技術基礎教學當中,上機操作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學習環節,而機房的電腦機位就成為一個比較重要的學習資源。在正常的授課學期,特別是需要上機操作的課程比較集中的時間段,如何合理的分配這個有限的資源,就成為教育者在工作中無法迴避的重要問題。時代在發展,知識在變化,教學手段不能再像傳統方法那樣,將所有班級的學員集中的安排一個硬性的時間表。順應時代的潮流,給學員更多選擇的自由,讓學員自己做決定,才是新的發展方向。預約,就是自由的體現,而網路技術為實現自由的預約上機器提供了可能。

  1網路預約系統

  預約,即“約定將來訂立一定契約的契約”,是對與誰和就何種事情訂立合同等作出預先安排。預約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朋友間的一個簡單的約定就是預約的體現。可以說預約的歷史與人類歷史同樣長久。生活的方式在不斷變化,預約定義也一次又一次被重新改寫。人類自“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科技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預約”這種古老合同的實現方式也在悄悄的發生著變化。進入21世紀,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無線網際網路的不斷成熟,網路世界已成為了行業間競爭的主戰場。如何最快的適應網路以及如何更好的利用網路資源,已成為各個行業發展重要的研究課題。網路預約系統就是這樣的情景下應運而生。網路預約系統是使用網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開發的一種系統軟體。它的主要功能是方便人們完成一次或多次預約活動,特點是預約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從而減少不必要的花費。對使用者來說,網路預約系統使用起來也十分方便。使用者只需一臺能夠連線網路的計算機,並掌握電腦上網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一些暫時遠離電腦或商務繁忙的使用者,只要他拿出手機輕按幾鍵,便可聯網訪問相應的預約系統並迅速完成預約。網路預約系統的誕生使得預約的方式更加形式多樣。熱線電話預約、自助預約機預約、手機簡訊預約、電腦上網預約、手機上網預約等等途徑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網路預約已應用在教育、醫療、金融、交通、政務等眾多的行業領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筆者所在的教育單位,在工作中就有應用預約系統。

  2網路預約系統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預約系統在我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主要應用於《資訊科技基礎與應用》這門課程,本課程是全體士官學員科學文化必修課,由理論講授和實踐操作兩部分組成,而實踐是掌握理論的必要環節。特別是在校學員除了要學習文化知識以外還必須參加日常的體能訓練,學習任務重、時間緊。所以,學員的實踐部分就必須安排在正課當天的晚間和週六全天的課外時間,而預約系統的使用就將上機時間安排的選擇權交給了學員,更加符合學員實際情況,讓大家的學習更加靈活有效,激勵學員的學習興趣。在系統的選擇上,我們選用了由博斯特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資訊科技實訓中心開放預約系統”,該系統採用了B/S的設計架構。學員開啟瀏覽器可通過點選學校網站主頁中相應的連結跳轉至系統登入頁面,也可以通過選擇自助預約終端機***觸控操作方式***進行預約機時。學員通過分配的帳號登入系統後,可實時檢視預約課程的安排詳表,自助選擇上機教室。該系統通過測試並正式執行已有1年時間。自執行以來,學員普遍反映良好,積極的利用空餘時間,預約自習機時。通過該系統,教員可以有計劃、有針對性地佈置課後實踐練習作業。學員也可更合理、更高效地抓住在校學習的寶貴時間,增強資訊素養,效果明顯。

  3使用網路預約應注意的問題

  在實際的工作當中,發現系統的執行也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系統執行的早期,會有部分學員對發放的上機卡使用流程不熟悉,提交預約申請後未能來上機,但沒有及時取消此次申請,對後續其他學員預約造成不便。需要提醒學員們根據自己時間安排,如果不能來上機,請儘早取消預約,釋放有限的預約機位。當前預約的方式還只能使用有線網路中的計算機進行預約,這樣的缺點是預約的地點相對受到限制***必須依附於聯網的佈線範圍***,需要在後續的開發中繼續升級,開發出方便學員使用和學校管理的移動終端裝置,這樣便可以更加靈活的進行預約與取消的操作。

  4結語

  科學技術的發展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每一天,而作為當今網路時代的產物,網路預約系統在教育教學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方便學員的日常學習的時間安排、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減輕了教員的工作負擔,節約了寶貴的時間。當然,預約過程中還是會遇到各種新的問題,隨著教學過程中需求的不斷變化,系統的功能也需要不斷完善。如何以最快的速度適應新的需求,也是預約系統在使用當中不可迴避的一個話題。

  參考文獻

  [1]袁靜.計算機技術在高校中的應用[M].

  [2]李曉玲.體育教師個人資料管理的計算機應用[J].津州示範學院學報.

  範文二:實踐教學計算機基礎論文

  1分層教學法

  在分層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認真掌握新生計算機基礎現狀,可通過設定計算機技能考試等方式對新生計算機使用情況進行排查,考試可模仿計算機等級考試的模式。包括筆試和上機考試,學生根據自己考試成績被分為三個層次,如a、b、c三類。然後教師根據不同層次安排適合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例如在office教學課堂上,教師可給a組同學先介紹Office基礎知識及基本操作,然後重點給這部分的學生新增些office上機實踐操作內容;;而對b組學生,在講述office相關基礎理論和操作知識後,可給這部分同學加些比較簡單的習題來練習;對於c組基礎較弱的學生來講,教師可額外增加幾節輔導課,不但向傳授計算機及網路基礎知識,還要監督指導這部分學生練習基本的Office操作技能,同時,還要鼓勵和幫助這部分學生多嘗試上機操作,提高上機操作熟練程度,為其他計算課程的學習提供基礎。

  2創新教學模式

  現階段,高校因課程設定、課堂教學模式等原因,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往往不理想。為提高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大學教師首先要從革新教學模式上入手,傳統的教學模式過於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如今最棘手的問題就是摒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不能再單調乏味的進行理論知識說教,這樣調動不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教學效果。教師可將多媒體技術等教學手段引入課堂,結合文字、視訊等資源,將計算機教學中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全方位來感受教學內容,並被吸引,促進學生動手實踐操作。目前,有些高校在嘗試講練結合這種教學模式。此模式的優勢是學生通過了解計算機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巧,會激發學生開始動手嘗試,高校機房為學生提供實踐環境,教師操作主控機,並通過主控機上的“課堂控制”軟體及時監督、講演等,學生通過教師示範後,可立嘗試上機實際操練,這樣不但教學效果顯著,同時教師也可展示操作比較好的學生供其他同學學習,這種講練結合的教學模式,不但能幫助學生儘快接受和吸收新知識,也便於教師及時發現問題並及時與學生溝通以解決。

  3課程體系創新

  21上世紀,計算機網路技術不斷髮展,人才的越來越被社會各界所重視,尤其是對創新人才的需求更為突出。而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更要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如在大學資料庫開發教學中,因學生學校期間資料庫開發的理論知識和操作能力關係到學生在校成績與學籍以及入職後的工資,然而在校學到的知識在幾年後應用根本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因此教師應積極調整“資料庫基礎”教學內容,以滿足發展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專案管理器與資料庫應用系統開發作為課程教學重點,這兩項內容不是教學大綱必修內容,因此要求教師充分利用教學時間完成這兩部分的教學,有助於學生在掌握原有知識的基礎上不斷進步,提高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提高高校教學與社會實際需求的關聯,增強了高校教學的實用性。

  4結語

  在計算機應用日益廣泛的今天,社會對大學生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校畢業生的電腦實踐水平甚至對畢業生就職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各大學要重視自身計算機基礎教學,逐步摒棄傳統的“只談理論、不注重實踐”的模式,要加強對學生實踐操作教學,這樣高校才能培養出理論知識紮實,同時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創新性人才,更好地適應社會不斷髮展的要求。